現代職場到底喜歡什么樣的新人?不同行業、不同體制、不同性質的公司選人、用人的角度、需求不同,對好的新人的認定標準也有所不同,但是有一個共性的標準,那就是歡迎“既懂專業知識又具有一定職業素養的新人”。
要做一名受歡迎的職場新人,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樣的新人是不受歡迎的,以及企業選人、用人的標準是什么,才能清晰的分析出什么是最受歡迎的職場新人。
1、HR經理“黑名單”——缺失了素養的新人不受歡迎
①理論與實際脫節。喜歡夸夸其談,理論與實際工作脫節,需要實際操作時,往往困難重重,卻不知為何。
②不夠成熟穩重。對突發事件措手不及。行動過分急躁,每每如此,給上級留下不可凋教的印象;對工作的價值和目的分不清,給上級一種整渾渾噩噩的感覺。
③過高評估自己或自信心不足。自信有很好的工作能力。但稍微涉及職責以外的其他方面,就極度缺乏自信心。出現失誤耿耿于懷,信心全失,更無法從中領悟出正確的方法。
④考慮問題不夠嚴謹、全面。分不清主次,對工作匆忙做出決定,往往貽誤很多機會。
⑤不能很快融入企業文化。與周圍環境不能相融,特立獨行,不能與同事、領導融洽相處。
⑥遇事猶豫不決不夠果斷。需要獨自處理的事情,常常猶豫不決,不能當機立斷而影響工作效率。
⑦辦事拖沓延誤不守時間。需要定時完成的工作,總是找借口拖后,不能按時保質完成,而且不能改進。
⑧恃才傲物或過分謙虛自認卑微。自認為在某一方面有別人無法比擬的特長,便對其他任何人視而不見,一副“非我不可”的態度;總有一種自我貶低的傾向,做起事來畏畏縮縮,在領導面前更是覺得自己相形見絀。
⑨缺乏創造力,因循守舊。工作中總是重復同一種方式,缺乏自我獨立創造的能力,不能推陳出新。
⑩缺乏團結協作精神。
2、企業選人的標準及如何選人——古今中外選人與用人之道的啟發
諸葛亮在“將苑”(又名《心書》)提到知人之道有七焉:
其一:“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用是非考察其志向和主見);
其二:“窮之以辭而觀其變” (隨機應變);
其三:“咨之以謀而觀其識” (遠見卓識);
其四:“告之以難而觀其勇” (臨危不懼);
其五:“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品性);
其六:“臨之以利而觀其廉”(廉潔);
其七:“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定期限時守信)。
知名企業的選人與用人之道的啟發。微軟:積極向上、具有創造力和活力的是杰出員工??煽诳蓸罚哼x人大前提,是“熱情”。應聘者首先要對行業和產品有熱情;其次是團隊工作能力;再次才是領導能力。麥當勞:對新人要求有三:要做、想做、能做;IBM:新人素質,考慮四點:一是服務意識,能否從客戶的角度出發去想問題;二是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溝通能力;四是團隊合作精神、職業操守與商業道德等等。
通過古人以及知名企業的用人標準,不難悟出選人及用人主要基于應聘者本身的是素養。素養是什么?是知識、技能,以及有助于個人或團隊獲得成功的行為價值觀的混合體。它是在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已經成為一種價值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對人的態度、對人的行為等起穩定作用的素質才能叫做素養。素養要經過多年的修煉,才能最終成為人們的另外一種自然特性,它就如同是一個人職場新人的名片。
3、合格新人的標準——什么樣的新人是最受歡迎
“既懂專業知識又具有一定職業素養的新人”是受歡迎的新人,一位剛人職場的新人除了要的扎實的專業知識。更要具備:會經營自己、對企業的忠誠、有團隊合作精神、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執行能力等職業素養。
1、會經營自己——擁有職業生涯規劃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并非都能如愿。了解自己、有堅定的奮斗目標,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定位,能按照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計劃,對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研究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經歷及不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才有可能實現成功的愿望。
2、專注本職工作——對企業忠誠
當代忠誠觀≠傳統忠誠觀。現實的忠誠標準應該是:服務期的長短;是否為小利而離職;是否專注于本職工作;是否以企業利益為重等。對企業忠誠這是企業對人才的基本要求,“德才兼備”才是好的人才,足見德比才更重要。試想一個對企業沒有忠誠度的員工,企業不惜花時間、金錢、人力去培養他,結果呢,當培養的差不多了,準備重用時,他卻離開了公司,或自己另起爐灶,或到了你競爭對手那里,這樣一定會對公司造成工作上的被動和經營上的損失,企業還能把他作為重點培養的新人嗎?
3、不做獨行俠——有團隊合作精神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叭齻€和尚”是一個團體,他們沒水喝是因為互相推諉、不講協作;“一只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三只螞蟻來搬米,輕輕抬著進洞里。”現在已經不是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了,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個人能精通的只有那么一小塊了,你一個想法他一個想法,交流一下就是兩個想法了。團結起來才會有力量,才能集思廣益,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這樣才是理想的團隊。
4、融入企業文化——適應能力強
每家公司都有許多成文的以及不成文的管理制度和規則,林林總總,名目繁雜。這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新人要想快速融人公司的環境,并能在公司里左右逢源,如魚得水,就要對這些規則了如指掌,爛熟于心,嚴格遵守。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這些規則,往往會覺得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初來乍到新人只有無條件遵守的份兒,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都不要逞英雄,天真地想去改變它們,否則就會成為“除舊革新”的殉葬品。
5、歸零空杯從頭學起——學習能力強
古時候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聽說某個寺廟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便去拜訪。進門后,他跟大師的徒弟說話態度十分傲慢。老禪師卻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為他沏茶。可在倒水時,明明杯子已經滿了還不停地倒。他不解地問:“大師,為什么杯子已經滿了,還要往里倒?”大師就自語地說:“是啊,既然已滿了,我干嘛還倒呢?”禪師的本意是。既然你已經很有學問了,干嘛還要到我這里求教?
這就是“空杯心態”的起源,在我們的工作中,類似的例子卻每天都有發生。
舊茶不去,新茶無法注入。這是禪宗的灑脫;
舊茶之曾經存在。豈能遺忘?這是凡人執著。
空杯是一個姿態,—個張開雙臂、準備承受的姿態??毡菗]手告別,是尚未開始的擁抱。新人人職后,學歷代表過去,也就是清空過去,從零開始。只有學習力才能代表將來,尊重有經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
6、沒有任何借口——執行能力強
執行力“就是按質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個人執行力的強弱取決于兩個要素:能力和工作態度。能力是基礎,態度是關鍵。所以,我們要提升個人執行力,一方面是要通過加強學習和實踐鍛煉來增強自身素質。而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態度。做事情沒有任何借口,只有行動才會有結果。
無論對于什么樣的職場,要達到事業的成功美滿自然還有更多的技巧,然而永遠不要忘記,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咻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不斷改變自己,提升素養,才能把自己從一個職場菜鳥修煉成杜拉拉式的職場“白骨精”。邁出職場新人的完美第一步,做一名受歡迎的職場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