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年底了,職場上的你無非關注三件事,年終獎,跳槽和來年的加薪。
現在的經濟環境并不好,好多公司都發不起工資,也有很多的公司關門干不下去。我們踏實干好自己的工作,寒冬不是深淵,而是我們成長的階梯。
作為一個有理想有目標的職場人,不管身處什么位置,我們都要盡力做出點事情來,展現自己的價值。
所以別再想著跳槽,至于第二年的漲薪還是要去嘗試一下的。
01 跟老板談加薪的理由
A:這么多年,我對公司忠心耿耿,一直在這個崗位上勤勤懇懇。我不爭不鬧,給多少拿多少,要不是物價漲得快,我還不好意思提漲薪。以為我是“老黃牛”就好欺負嗎?辛苦了這么多年,怎么老板你的眼里從來就沒有我呢?
B:為什么同一個部門我的工資最低?那個‘誰誰誰’,干的活還沒我多!”
C:老板,作為一名優秀的員工,我覺得工資太低了,我決定辭職。”“那……祝你有更好的前程!走好,不送。
D:老板,我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驢多,不加薪沒天理啊!
就這樣理由去跟老板談加薪?那還是算了吧,還不如不談,因為你沒有方法,這樣抱怨的腔調,有哪個老板會同意?
02 從不主動找老板談加薪
心里沒底,不好意思,思維固守,基本就這三個原因。
不好意思談加薪遲早會害了你。我們有些人的性格比較內向,總認為只要自己干得好,老板就會看得見,不好意思談錢。
無論你天生外向還是內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風格,但前提是你必須學習如何說服別人。那些無法說服別人接受他們想法的人在職業生涯中都會受挫、貶值。
根據調查發現:
60%的員工從來不問老板加薪的事。
大部分人都渴望老板主動加薪,但是主動加薪這事,只有38%的人遇到了。
丹佛大學研究顯示,主動要求加薪的人,在退休時和從沒開口的人相比,能累積多出8%的退休金。所以,想增加收益,主動開口絕對必要.
《安靜,就是力量》作者蘇珊·凱恩(Susan Cain)建議,內向者應該和主管建立一對一的關系,在一個私下、自在的環境中,與主管分享3~5年的職涯計劃,讓他從中理解你的優勢和貢獻,才有機會肯定你的價值。
有些人總是心里沒底,怕去談完后,老板反而對自己有看法,以后的工作就會很尷尬,沒加成薪反而讓老板認為自己就想著利益。其實這種想法主要是因為自己沒有自信,也覺得自己的工作還沒有達到老板的要求,如果是這樣,我們一定要干一單大的才去找你的老板談加工資這樣可以事半功倍。
對于思維固守者,認為沒必要去談,自己牛了,別人自然會看到,殊不知現在這個時代那還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
你不表現,別人就超過你好多步,去跟老板談判,是自我能力的一種體現。
01 請問你都給公司帶來了什么價值和利潤?
老板就是個商人,他們最看重的就是利潤
2018年末,我國中小企業虧損5.6萬戶,企業虧損面為15.2%,比上年末縮小0.1個百分點,比上年末擴大3.4個百分點,比同期規上企業虧損面(15.1%)高0.1個百分點,比大型企業虧損面(13.7%)高1.5個百分點。其中,中型企業虧損面16.5%,小型企業虧損面15.0%。
老板也有老板的心酸
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1、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上升,企業盈利能力下降
2、社保剛性上升,企業擔憂用工成本加重
3、企業稅費負擔依然偏重
如果我們不能直接的給企業帶來價值和利潤,老板是不會輕易給我們加薪的,老板的難處也很多,中小企業也不是那么容易存活下來的。
人工成本的增長與盈利能力的下降都是老板必須考慮的實際問題。
02 請問你有什么大的能耐,還要用跳槽來要挾?
老板會認為這是一個沒有企業認同感的人,這樣的人隨時有大的利益的誘惑,根本不會考慮企業,老板是不會認同的。
無論是職場新人還是資深員工,以跳槽當理由要挾或暗示老板加薪的行為危險系數是極高的。這個說法如不經過修飾而直接提出,加薪與否就已經不是重點,而成了員工以簡單粗暴的方式“逼迫”老板證明自己對公司的價值。
姑且不論員工是否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物或者為公司做出多少貢獻,在情緒上首先就已經觸了老板的逆鱗。
某網站曾作過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3%的網友認為用跳槽來要挾老板加薪是個可行的方法;75%的網友認為可以用這個理由嘗試著向老板提出加薪,但這個理由要慎用,且說法一定要委婉;更有11%的網友告誡,如果有這個方法提出加薪,就隨時隨地做好走人的準備吧!
01 良性談判
想要讓老板加薪,我們必須懂一些談判技能。
談判其實就是一種交流,自己和對方都感覺到滿意的談判就是良性談判,讓對方采取己方所期待的行為,就是談判。
1,讓雙方都能感受到 ,對方尊重自己方各方面的利益
2,讓雙方都能感覺到 ,對方的做法很公平
3,雙方都確信,對方會遵守協議條款
這些是前提,我們找老板談加薪之前,首先要確定的是,不是超越自己能力范圍的薪酬,就是不要獅子大開口,談一些跟自己差異較大的要求,這樣對于老板是不公平的。
自己的要求會帶給雙方一個提升,比如,加薪后的工作及職位的提升,更大的責任更多的任務,對于自己和公司都會得到利益點。
而且我們都會以此作為原則執行下去,不能因為中途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就消極怠工,混公司的工資,這樣的就是及其不誠信,導致原來的良性談判變成一個惡性結果。
心懷誠意,就是良性談判的開始。
02 邏輯清晰
要想讓老板理解你的主張,說話和行文都要符合邏輯。
做到符合邏輯,也就是有邏輯性,就能增強說服力,從而讓對方采取己方所期待的行為。
如果你聊了半天,老板都不知道你到底想說什么?就是缺乏邏輯的表現。或者你總是繞彎子,讓老板去猜,那就基本沒戲了。
A 有了明確的主張就象一篇文章有了論點,主張再多,也只是簡單的羅列出來而已,要想做到邏輯性,還必須具備第二個具體要素,能夠恰當地陳述能支持主張的論據。
B 論據包括:既成的結果和未實現的目標。
為什么同一個部門我的工資最低?那個‘誰誰誰’,干的活還沒我多!”這種話不是論據,它支持不了你加薪的主張,它既不是既成的結果也不是未實現的目標。
它只是跟別人的對比,而這種對比豪無意義,它成為不了你邏輯性里的強說服力,沒辦法讓老板認同。
在抱怨的時候,不如多研究一下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做出成績來,有了既定的結果,才是王道。
或者你給老板一個規劃,設計出你的遠景目標,將來這個目標會實現什么,它能給企業帶來怎樣的效益,這就是未實現的目標,是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持論點的。
C 真邏輯性 提出主張 陳述論據 論據能夠正確的支持主張。
請注意,還有一點就是有了足夠的論據,還要保證這些論據是可以支持主張的。我們常常列舉了大量的論據,結果卻沒有一個可以支持主張。
比如:我比去年進步了?我學會了如何更好的處理工作上的問題等等,這些再多也沒有用,它的結果只是對于自己的自我成長,那是你自己應該對自己負責的事,并不能由企業買單,如果你一直不成長,不是談加薪這么開心的事了,有可能會被辭退,因為你一直不進步,就意味著退步。企業留著一個一直退步的人是不可能的事。
D 依靠直覺 提出主張 沒有論據
我們一直不會談判的原因之一,就是去談的時候完全是依靠直覺,想到啥就說啥,只認為自己就應該加薪,說不出理由,也就是論據,或者是論據亂七八糟,雜亂無章。
E 很重要的一點,判斷的人是對方,要從對方的角度來檢驗主張和論據的關系,使對方產生共鳴。
也就是說你的論據一定是要能打到老板的那個點上的才有用,拿一些不痛不癢的論據,根本沒有讓老板產生共鳴,所以你對老板要有一定的了解,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觀察老板的喜好,投其所好未嘗不可。其實也就是換位思考,如果你站在老板的角度,你是否會同意一個你這樣的員工提出來的要求?
03 邏輯金字塔
美國著名的談判專家,貝勒大學的教授弗瑞德的名言:
只要對方有所需求,哪怕是要向你借洗手間或衛生紙,都可以用來當作談判的籌碼,千萬不要以為事小就不去運用。
邏輯金字塔是一種思維框架,同時也用于談判。
塔頂稱之為主信息,我們的主信息就是要傳達加薪這個核心信息。
下面是關健信息,以3-5個為宜。也就是我們支持傳達加薪這個信息的證明
關健信息以下又有子信息,子信息用來證明關健信息的,即一層一層的證明,論證。
在運用這種結構談判時,有兩種思路:
1, 自下而上
在我們做了很多自己認為對工作很有提升及價值的事情后,由于比較雜,我們需要分組來提煉所干的事,對于這些事要多問幾次,SO WHAT?”那又怎么樣,從而推倒出上一層的信息,我們因為某種技能的提高,那又怎么樣了?當然是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了,增加了投入產出比,為公司的效率提升做出了貢獻,那又怎么樣了?當然是自我價值得到了提升,需要顯示在薪金上面,最后推倒出,加薪這個核心信息。
從子信息提煉出關健信息進而再到主信息。
2, 自上而下
要對上層信息多次詢問WHY SO?為什么要這么做?我們確定了要加薪的這個主信息,發展下面的增強說服力所必須的關健信息,以及每一個子信息,就是確定一個主信息后,再去想相關的論據來證明這個主信息。
主張已經明確,我們再來整理思路。
加薪是主信息,((為什么要加薪?)(因為)我們發展關健信息是本年度超額完成了目標銷售額,(為什么完成了銷售額)(因為)子信息是,為達到完成目標銷售額,管理銷售團隊時運用了新的管理思路,培養了一支得力的銷售團隊。
兩種邏輯思路都可行,一般更建議先通過自下而上法,提出假說性質的結論,再使用自上而下法,這樣可以避免“不重疊不遺漏”關健信息子信息沒有相同的,同時也沒有漏掉任何重要的支持我們主信息的點。
04 BATNA 最佳替代方案
談判時需要準備的最佳替代方案只有一個,最佳的意思就是,所有替代方案里,最好的一個。
我們得想到萬一談判沒有談好,老板并不認同,我們的論據沒有選好,沒有讓老板產生共鳴,這個時候需要有一個次優策略,BATNA的好壞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談判代表的談判力。
談加薪時的BATNA
如果談判決裂,我們正好有另一家公司獵頭的邀請的信息,可以選擇去新的公司工作,也就是說如果談不好,我們就決定離職去新的公司,也許新的公司開出的條件會更高,那么我們就可以較強硬的姿態與老板進行談判,當然最重要的一點不能透露有獵頭來挖的消息,以免陷入上面講的老板比較介意的事,這只是我們確定自己談判BATNA的一個籌碼。
如果沒有外面的機會,那么最佳的BATNA應該就是除了錢以外的任何機會,比如,負責更有前景的項目的機會,比如橫向上的業務技能的擴展機會。這些都要想好,不要等到 談判當時去臨時去想,因為談加薪就兩個結果,要么加,要以不加。加,皆大歡喜。不加,退而求其次。
加薪這個問題,其實真正是考察員工溝通能力的過程,也是工作能力的一種體現,老板在與你的溝通談判中,會充分了解到你的幾種能力,溝通能力,談判能力,總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如果表現得好,不只是讓老板給你加薪,更加讓他看到你的優勢,不管市場環境如何的變化,唯一不變的是能力,再差的環境也需要有能力的人,如果你有學會了這幾招,去跟老板過過招,讓他感受一下,你的談判能力的提升。
前提,良性談判思想準備。
開篇,邏輯清楚。
中場,邏輯金字塔。
結尾,最佳替代方案。
如果成功,那么一舉兩得,又加了薪又得到了老板的欣賞。如果沒有成功,那說明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還沒有到位,加強專業能力的打造,加強談判能力的訓練。
我始終相信,談判是一種雙贏的結果,才會持久的繼續下去,如果只是靠一時的忽悠,最終并沒有達到老板期望的結果,也只是一時的勝利。
而能力很強,但缺乏談判的思維,也許老板要很久很久才能發現到你的好,而那些又有能力又能談判的人已經比你更快的跑到了前頭。
機會就是這樣的,如果它找過你,而你沒能抓住,它就跑去能夠抓住它的人那里去了。
學點談判技能去抓住屬于我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