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電商平臺集體向內容平臺轉型。以天貓為代表的平臺推動電商內容化,使消費信息在觸達用戶過程中實現“軟著陸”,是整個電商平臺“新零售”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蘊含巨大機遇與挑戰。
一邊是玩轉多年的營銷,一邊是目標明確的品牌訴求,在內容的平臺上,這兩者是“水火不相容”還是可以“合而為一”?今天,我們以不久前的天貓525表白季為例,提出幾個問題,并嘗試尋求背后的答案。
榜妹采訪到阿里相關人士,對方認為,新零售時代,對于品牌來說,電商營銷不僅是節點大促的流量,而且是品牌在電商平臺上整個生意的管理,有銷售,更有品牌傳播的需求。
一問:
面對優質內容,品牌與營銷能否各取所需?
如今,整個電商行業都在被內容所驅動,消費者對于平臺的訴求早已不僅是單純的購買,同時還將獲取消費資訊和樂趣列為重要目的。
過去幾年,電商平臺以外,諸多微信公眾賬號以各類優質的內容,獲得了粉絲的高認同高粘合與高信任,在這樣的基礎上,微信公眾號再通過內容引導用戶的“買買買”,帶來了令傳統電商平臺側目的效果——內容,原來還可以這么值錢。
就比如在天貓525活動中的圖文、視頻內容所起到的助力效果。
據榜妹了解,天貓美妝#525我愛我#整合營銷傳播活動從2月14日和3月14日“敢愛敢懟”開始就倡導年輕人大膽地表白態度。換言之,也是在嘗試推翻俗套的“我愛你”,通過打出“我愛我”自戀宣言,以激起個性的90、95后心中的情感共鳴。
二問
平臺造節,內容能否hold住多品牌整合營銷?
從傳統的說明文般的廣告語境,轉向有故事有情節的傳播內容,一方面對品牌提出了要求,同時也對內容生產者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將各種風格不同的KOL進行包裝組合,共同發聲,直接意味著內容能否hold住多品牌的營銷。
我們同樣觀察了天貓525的活動,發現其中6大品牌各具特色,產品差異化明顯。
例如,御泥坊,希望主推品牌全新升級之后的黑面膜;嬌蘭,推出了注定將成為“歡樂頌”爆款的小黑裙唇膏;SK-II則主推明星產品——限量櫻花版神仙水。如何在6天之內從淘外的微博、微信到淘內的各個傳播渠道,迅速玩出6種不同的花樣,實際上也是一種考驗。
天貓美妝給出的答案有些出人意料,活動沒有局限在單個商家或是達人,而是以525愛自己為主題,讓6位KOL一方面集中圍繞主題發聲,又巧妙利用每位達人不同的特點與口氣,結合不同的品牌需求,有總有分。KOL們不僅僅是投放渠道,而是成為了品牌故事的主角,充分展現個性特色,引導粉絲成為潛在或直接消費者。
6大品牌分別對應專屬KOL,并通過他們發聲,進行自戀宣言的傳播:
御泥坊 & Yangfanjame——“不care,就愛毒舌黑臉的自己”
嬌蘭 & 化妝師MK——“不care,就愛妖精般的自己”
施華蔻 & 大餅穿搭札記——“不care,就愛如此百變的自己”
丸美 & MsRunning阿素——“不care,就愛追求完美的自己”
薇諾娜 & 周小晨 X 敢姑娘——“不care,就愛不懼敏感的自己”
SK-II & 深夜發媸——“不care,就愛偶爾清新的自己”
5月 19日-5月25日期間,6大時尚類KOL依次發起#525我愛我#話題故事。通過有規劃的組織,每個kol都體現了一個不斷“自戀”的過程——一路走來慢慢發現自我,不懼他人的眼光,成為自己眼中最自戀的那個人。
三問
從引爆到瘋轉再到收官,
電商轉化是否鏈條過長?
內容的轉型中,電商平臺不再滿足于將影響力拘泥于原有單一的平臺,開始向平臺以外的社交平臺擴展,希望以相同的內容,傳播到更多平臺。
對于品牌而言,這樣的傳播大大擴展了影響力,品牌的傳播力顯然得到了提升,但“擴散”的太開,會不會使得電商轉化的效果大打折扣,是很多商家關注的話題,畢竟,“有了面子還要有里子”。
對此,阿里內部人士認為,為了最大限度保證轉化,電商內容與泛導購的融合,例如將電商營銷場景快速“植入”以頭條、直播為代表的各類社交平臺,需要多元的內容形式也需要精準的分發能力。
先來看一組天貓525播放量近400萬的視頻。
#525我愛我#話題短視頻
微信內容傳播關鍵詞:
KOL定制短視頻+話題熱點
專業性測評+情感共鳴+粉絲參與感
6組KOL在微信微博的推文中將自己的自戀態度故事和熱點相結合,配合圖文及短視頻進行深度種草,并號召粉絲互動分享自己的自戀宣言,引發數十萬級傳播;微博話題#525我愛你#總曝光量高達2700萬,參與互動討論25萬。
與此同時,活動期間,微淘話題/淘寶頭條/頭條專輯/頭條問答/清單攻略/愛逛街等各個渠道配合發文,總篇數近百篇,此外,在站內主會場專題頁還同步上線了525互動商城,直接從話題導向商品購買。
最大限度的保證品牌在傳播的同時,營銷轉化步步緊跟。
清單攻略/淘寶問答示例
525互動城頁面
除了線上,為了配合線上互動城,增加消費粘性,5月25日當天,天貓在上海舉辦了一場525自戀派對。6大品牌方到場,在現場裝置了展示臺,6位KOL現身與粉絲進行游戲互動及產品測試。
四問
品牌與營銷所屬部門不同,
能否在內容大旗下合而為一?
隨著內容的推廣,“全域營銷”、“新零售”被越來越多的被提及,越來越多的商家里感受到,原本各自為戰的品牌部與電商部,開始合而為一。電商案例,從原本的品牌市場部門對接,或者是電商部門對接,開始走向電商?品牌的形式。
阿里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傳統的企業架構中電商通常作為垂直部門存在,而未來,電商是最有可能成為橫向發展支撐企業經營的大數據部門。因為,電商講究的“效率”,它兼顧了廣告、渠道、交易、以及消費者運營數據的獲取和管理,這種多位一體的效率讓電商足以成為一個品牌的支撐平臺,作為大數據平臺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