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14日,硅谷大俠埃隆馬斯克懷揣創業掙得的1.8億美元,將其中的大部分投入到一個當時幾乎無人能夠相信獲得成功的行業:火箭發射,成立了SpaceX公司。當時,各國的航天機構仍然主導著這個行業,而且航天硬件大多都是可消耗的,除了 NASA 的航天飛機和固體火箭助推器等少數例子。SpaceX成立之初,就連馬斯克也曾經坦言,“很少有人相信我會成功。”
然而20年過去了,今天的SpaceX已經成為全球火箭發射市場上的一個無法忽視的存在:該公司已經為最終擁有30000顆互聯網衛星的星鏈計劃發射了超過1000顆衛星,正在大力發展太空旅游,并且是美國唯一的空間站載人發射任務提供商,正如馬斯克所設想的那樣,SpaceX 現在定期發射和回收火箭,同時為從私營公司到美國宇航局和美國太空部隊在內的廣大客戶運送有效載荷。
那么,20年來,馬斯克和他的SpaceX公司如何改變了太空飛行行業?
SpaceX再次讓大型航天夢想成為主流
有些人可能記得上世紀50年代早期,德裔美國火箭科學家沃納·馮·布勞恩( Wernher von Braun )曾經與迪士尼等實體合作,希望在未來推廣空間站和載人太空旅行。后來,由于阿波羅計劃耗費了太多的預算,加之NASA的預算被大幅削減,美國宇航局轉而開始以低成本的低地球軌道載人發射為目標,開始布局空間站建設,并且最終研發成功了航天飛機,盡管航天飛機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飛行機器,但是它離NASA設想的低成本發射相去甚遠。
2002年,當馬斯克成立SpaceX公司時,就設想了其最終目標將是在短期內將人類送往紅色星球火星,并且在那里實現規模化定居。馬斯克為此打造的運載工具名為星艦飛船。20年過去了,雖然星艦飛船迄今尚未完成哪怕一次載人軌道飛行測試,距離真正的載人火星之旅似乎遙遙無期,不過,人們已經看到了星艦飛船的成功的低空飛行測試,在未來數月的時間里,我們將真正看到星艦飛船實現軌道級的飛行,特別重要的是,星艦飛船的研發過程再次激發了人類實現大型航空航天目標的宏大夢想。
將億萬富翁置于太空探索的前沿
航天工業是一個燒錢的事業,馬斯克對此深信不疑。
如果說SpaceX成立20年來對人類航天工業所做的貢獻,那么,將億萬富翁置于太空探索的前沿陣地,恐怕也是他不可沒滅的“功勛業績”。
馬斯克之后,目前,包括前世界首富杰夫貝索斯、億萬富豪理查德布蘭森都分別成立了自己的太空探索公司,并且先后已經實現了載人的亞軌道飛行。不僅如此,包括日本億萬富豪前澤友作在內的多名有錢人,也紛紛“慷慨解囊”,為這些億萬富豪的還不怎么成熟的載人發射技術買單,把載人航天事業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對此,馬斯克功不可沒。
SpaceX的發射網絡直播和預約觀看
馬斯克非常善于營銷,這從SpaceX的每次發射可以看出。這位網紅級的航天大咖將每次的獵鷹9火箭發射任務提前公布,并且通過網絡預約觀看,將SpaceX令人震驚的發射頻率和成功率,以及令人驚艷的發射實況效應最大化,為SpaceX贏得了比金錢和利益更為重要的東西。
另外,馬斯克還對獵鷹9的發射直播進行了多項重大創新,包括在火箭的各個重要環節設置攝像頭,實時傳回影像,從而將一次原本就讓人激動的火箭發射,變成為一場充滿浪漫色彩的視覺盛宴。要知道,在如此昂貴的火箭上增加哪怕一個硬件,都將大大降低火箭的安全性能,馬斯克的此種做法,如果不是對自己的技術自信,恐難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NASA是SpaceX的重要合作伙伴,而NASA有一個傳統,就是對每一次發射任務進行現場和網絡直播,這導致在獵鷹9火箭發射NASA的載荷時,兩個機構的網絡直播進行“打架”,并且每次都是SpaceX贏了,畢竟,在很多人看來,SpaceX更像是一個網紅。
SpaceX為太空飛行帶來了新的風格
馬斯克不僅改變了太空飛行的潛規則,甚至就連宇航員所使用的太空服,也是引領了潮流,令人刮目相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宇航服都給人一種笨重、不合身的感覺,不過,當SpaceX的宇航服亮相之時,所有人幾乎都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件衣服看起來太薄了,幾乎不像是一件太空中的宇航員所使用的衣服,因為它看起來太合身了,就跟我們普通人的一套冬季服裝差不多。
當然,雖然看起來單薄,似乎有些讓人擔心,不過,馬斯克隨后通過SpaceX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打消了人們的疑慮:美國宇航局的宇航員Bob Behnken 和 Doug Hurley,穿著這身合體的衣服,完成了SpaceX歷史上首次載人飛行任務,馬斯克用事實說話:航天服也可以合身。
SpaceX的這套航天服是由傳奇服裝設計師何塞·費爾南德斯設計的,他曾經為《神奇女俠》、《金剛狼》、《蝙蝠俠大戰超人》和《美國隊長:內戰》等大片設計了服裝。
SpaceX降低了航天發射的成本
在獵鷹9火箭問世以前,航天發射的成本是極其高昂的,以當時美國宇航局租用的聯合發射聯盟的Atlas V 火箭為例,其每次發射費用不低于1億美元,而NASA當時租用的俄羅斯的聯盟號載人飛船的每張“船票”也是高達8500萬美元,馬斯克的獵鷹9火箭問世后,將航天發射的成本降低到一個幾乎令人無法相信的價格,以載人航天發射為例,SpaceX的船員龍飛船的每張船票價格僅為5000萬美元,而拼車發射一顆衛星的價格更是低至數百萬美元,以至于俄航天局一度非常憤怒,認為馬斯克破壞了航天發射市場的潛規則。
當然,SpaceX之所以能夠以如此低的成本進行火箭發射,其最核心的競爭力是火箭重復利用技術。2021年12月,獵鷹9火箭的一級助推器實現了第100次成功回收,這種技術不僅顯著降低了航天發射成本,而且在全球航天發射領域內,也是獨一無二的。
2019年,馬斯克在國際宇航大會上曾經預言,當星艦飛船研制成功后,單次火箭的發射成本將可以控制在200萬美元以內,而未來前往火星的載人飛行“船票”也將最終能夠控制在數十萬美元以內。
20年,當年的馬斯克從一個年輕的高富帥變成一位沉穩練達的航天大咖,而SpaceX也從一個初生牛犢成長為一個令全球航天市場望而生畏之翹楚,并且正在以令人激動的夢想引領人類航天文明的發展方向。未來20年,馬斯克和他的SpaceX將實現人類殖民火星的宏大夢想,這是馬斯克作為一名企業家的成功,更是人類文明的新的里程碑,正像馬斯克所說:人類終于成為一個跨行星物種,可以從容應對行星級的災難,延續文明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