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辦公室單身妹子K姑娘閑聊,聊及她和前任分手的事情。
K姑娘是個拆二代,前男友家境普通,這點在他們戀愛之前K姑娘就知道了,所以分手的原因絕不是因為K姑娘嫌貧愛富,畢竟真嫌貧愛富倆人也不會認真談那么多年了。
K姑娘說,前男友長得很帥,人也努力上進,對K姑娘也不錯,沒有家暴出軌等橋段,而且他們談了四年,從高中到大學,倆人分手后,身邊共同的同學朋友直呼可惜。
但是K姑娘一點兒也不覺得可惜,她只慶幸自己跑得快。
K姑娘說回想起大學時有一次倆人一起坐公交,K姑娘無意中問了一句,“等我們結婚后,要是有一天我和你媽媽起了沖突,你會怎么辦?”
戀愛中的小姑娘嘛,問這個問題很正常。畢竟真要談婚論嫁的話,婆媳關系肯定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不曾想前男友不假思考直接脫口而出,“我媽媽那么好的人,是不可能跟你吵架的,如果你們倆吵架,一定是你的問題。”
前男友那種篤定而不容置疑的結論,讓K姑娘心里拔涼拔涼的。
K姑娘很清醒,倆人尚在熱戀期,男友就這種“我媽絕對全對,要錯也是你錯”的態(tài)度,等日后真的走入柴米油鹽醬醋茶了,激情褪去,婆媳之間偶爾爭執(zhí)或者矛盾的時候,男友肯定不聽解釋,也不想了解事情原委,絕對偏聽偏信、堅定無比地站在自己媽那邊,細思極恐……
K姑娘說,在日常相處中,男友總是有意無意地說,“我媽把我培養(yǎng)大吃了很多苦,非常不容易,我以后一定要對她特別好,補償她吃的那些苦……”
這話聽著雖然有點怪,但是畢竟男友孝順嘛,K姑娘表示理解,而且人家沒有綁架自己一起“補償性孝順”,自己也不好說什么。
男友還會說,等以后賺錢結婚成家了,自己每個月要給媽媽多少錢,讓媽媽好好享受晚年生活。
K姑娘說,“可以啊,你給你媽媽多少錢,我也要給我媽媽多少錢。”
男友看著K姑娘,一副不可思議的神情,他心里估計在盤算著——“你家不是很有錢嗎!”
K姑娘說,自己家家境比男友家好,她并不是一定要拿多少錢回家孝敬父母,反而是父母肯定不忍心她婚后消費降級,心疼閨女的父母肯定免不了各種貼補她的小家庭。想到自己的結婚要“扶貧”,而且男友還是那種自家父母苦大仇深的心態(tài),男友婚后一定會省吃儉用,以報答自己吃苦了一輩子的母親……想到這些未來必然發(fā)生的事情,K姑娘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
后來因為一些瑣事,K姑娘就和彼時的男友提了分手。男友以為她只是在耍小性子刷存在感,以為她“鬧鬧就完了”,他哄哄就好了,不曾想K姑娘是認真且深思熟慮的。
談了四年分手,K姑娘當然會難過痛苦,但是她很清楚,明知那個人是不對的,難道還不趕緊及時止損抽身而退嗎?
這屆年輕的小姑娘,真是人間清醒。
步入婚姻,一定要遠離那種覺得自己或者覺得自己父母“苦大仇深”的人。
我想起我一個讀者H的故事。H和先生的狀態(tài),和K姑娘的故事差不多。因為H父母早期在北京投資了幾套房,所以H家早就實現(xiàn)了財富自由。H的先生則是那種拼命上進的小鎮(zhèn)男孩,辛辛苦苦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中進了北京某985高校,畢業(yè)后進入大廠上班。
先生的上進努力和細心溫柔打動了H,倆人沒多久就談婚論嫁了,H的父母看過準女婿后,回家后意味深長地跟H說,“你們倆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步入婚姻你也許會很辛苦”。當時H戀愛正上頭呢,哪里聽得進去。
婚后不久,H就覺得哪里不對勁兒,她覺得先生過于緊繃了,每次她讓先生陪自己去旅游和逛街啥的,先生特別不感興趣,他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加班。每次H讓先生放松點兒,先生說自己來自農(nóng)村,家里還種著幾十畝地,他現(xiàn)在好不容易進了大廠,他說真的很想賺大錢,想讓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
H的先生甚至酸溜溜地說,“你看你父母都環(huán)游全世界了,我爸媽此刻還在家里掰玉米呢。”H聽了感覺有點怪異,但是當時她只是笑一笑,事情也就過去了。
后來有一次,H和先生在網(wǎng)紅豪華酒店吃人均1299的自助餐,H正興高采烈地夾起一塊帝王蟹往嘴里送,先生突然嘆了一口氣,“這么高檔的酒店,我爸媽連門都沒進來過呢,這帝王蟹我媽估計聽都沒聽說過,我得努力掙錢買個房把我爸媽接過來享福……”
先生的嘆息里帶著那種掩飾不住的失落,讓H心里一驚,瞬間嘴里的帝王蟹味同嚼蠟,H突然懂了爸媽當時意味深長的話,開始懷疑自己為愛而不顧一切進入婚姻是不是正確的選擇。
像H的先生這樣“苦大仇深”的人其實不在少數(shù),他們身上充滿了強烈的使命感和報恩心理。每天頂著苦大仇深的臉負重前行,感覺全家族的希望都落在自己身上,絲毫不敢懈怠和放松,自己吃到好吃的就念及家里的父母沒吃過而充滿了負罪感,對待老家的父母總是充滿了“補償性孝順”心理,這種用力過猛的人,讓身邊的人都跟著緊繃著,仿佛你吃個網(wǎng)紅店是錯,買個奢侈品更是錯。
“苦大仇深”的人想憑借自己一己之力去改變家族的命運,并以此為枷鎖束縛住了自己和身邊的人。他們覺得自己吃苦了一輩子的爸媽有著天然的“吃苦正確”,所以當你和他爸媽產(chǎn)生沖突時,錯的不是你又能是誰呢?
想到這類人,我本能就覺得沉重,和這種人一起生活,估計就連呼吸都是壓抑的。
人活一世,佛曰眾生皆苦,沒有誰的生活格外輕松的,無論原生家庭如何,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局要破,各人苦各人渡。
能夠輕松上陣、舉重若輕的人未必是因為ta多幸運、原生家庭多么好,其實是因為ta的內(nèi)心比較強大,ta決定了自己前行的態(tài)度。
無論男女,碰上這類“苦大仇深”的人,趕緊麻溜躲得遠遠的啊!
不過我倒是不擔心,畢竟,這屆年輕人,清醒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