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4月9日是“國際愛鼻日”,為使廣大患者對鼻部疾病有正確的認識,防止嚴重的并發癥,北京大學某醫院耳鼻喉科于當日舉辦大型健康講座,告訴大家春季防過敏性鼻炎的知識。
專家小傳
朱麗,主任醫師,北京大學某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世界內鏡醫師協會中國協會專業委員會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總干事,世界中醫藥學會耳鼻咽喉口腔分會理事。
春季是鼻部疾病的高發季節,尤其是過敏性鼻炎困擾著許多患者,他們鼻癢、流鼻涕、打噴嚏,自己難受的同時,也使得工作無法專心投入,外出游玩也是掃興而歸,在與朋友、同事交流時徒增了不少尷尬。可以說過敏性鼻炎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每年3—5月,我院耳鼻喉科有將近1/3的病人是來看過敏性鼻炎的。但在診斷過程中,我發現病人普遍對它存有認識誤區。
治不治無所謂。在很多人看來,過敏性鼻炎只不過是發作時有點痛苦而已,過后仍和健康人一樣,治不治無所謂。事實上,過敏性鼻炎若不及時治療,有可能誘發鼻竇炎、鼻息肉,長期治療不當,還會導致中耳炎、嗅覺喪失,甚至誘發哮喘。
把過敏性鼻炎當感冒。有些人在春秋季出現鼻癢、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癥狀時,誤以為是換季穿衣、飲食不當引發的“頑固性感冒”或“熱傷風”,加上覺得去醫院看病麻煩,于是常自行服用感冒藥物,結果導致用藥不當,病程延誤,并出現并發癥。
濫用滴鼻劑。有些患者因長期鼻塞,單純應用滴鼻劑(局部減充血劑)治療,而且應用比較隨意,一天累計可達5—10次。由于這類滴鼻劑通常具有較強的血管擴張反跳作用,是引起藥物性鼻炎最常見的原因,因此療程不宜超過一周,每日滴鼻次數不能超過三次。
過早停藥。許多患者只在犯病時用藥,癥狀稍一緩解就停藥,導致過敏性鼻炎時好時壞,甚至愈來愈嚴重。建議應在耳鼻喉醫生的指導下減量或停藥。
當心4大并發癥
過敏性鼻炎是機體在接觸某種物質致敏后,當再次接觸此種物質時,發生在鼻黏膜的一種過敏反應。過敏性鼻炎患者應到醫院獲得正確的診斷及治療,防止并發癥的產生。常見的并發癥有以下幾種:
1.變應性鼻竇炎:由于鼻竇黏膜與鼻腔連續,且組織結構相同,鼻內變態反應很容易波及鼻竇,由于竇口黏膜水腫,導致鼻塞引流不通暢,且竇腔內漸生負壓,此時患者多有頭痛,如伴有感染,可繼發鼻竇炎。
2.支氣管哮喘:變應性鼻炎患者哮喘的發病率大大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在2005年已經宣布,過敏性鼻炎與哮喘應該當作同一種病治療。
3.分泌性中耳炎:過敏時咽鼓管發生腫脹,空氣由咽腔進入鼓室困難,造成鼓室負壓,中耳滲出性液體產生。
4.過敏性咽喉炎:患者可出現咽喉發癢、咳嗽,或有輕度聲嘶,嚴重者可出現聲帶黏膜水腫,導致呼吸困難。
致病因素非常多
引發此病的因素很多,因此患者不要盲目自行服藥,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找病因后,對癥治療。常見誘發過敏性鼻炎的原因如下:
遺傳和體質。根據統計,雙親皆有過敏史時,孩子患病率高達75%,父母一方有過敏史的孩子,患病率亦可高達50%,因此遺傳占有相當重要的因素。
花粉漂浮。春季3、4、5月份是樹類花粉漂浮季節,秋季7、8、9月份是雜草類花粉漂浮的季節,故春、秋兩季是過敏性鼻炎的高發季節。
常年性過敏原。塵螨、真菌、動物毛等在環境中常年存在,是導致常年性過敏性鼻炎的致病因素。
環境的改變。花粉的飄揚、灰塵的多少、氣溫濕度的高低、是否有特殊物性化性的氣味等,皆有可能誘發過敏。
食物。像蛋類、牛奶、海鮮類、堅果、各類水果都可能引發過敏。
內分泌的改變。例如有些女人在懷孕后才發作,月經來時或停經會使過敏變得厲害,這都可能是內分泌改變所造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