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鑒別茅臺酒真假的方法如下:生產廠家鑒別茅臺酒廠沒有和其他任何廠家聯營,也沒有把它的商標許可權與任何廠家共享,更沒有設立過一廠、二廠和分廠等。凡是注明為聯營廠、一廠、二廠,分廠生產的“茅臺酒”,完全可以肯定是假的。注冊商標鑒別茅臺酒全瓶貼“貴州茅臺酒”注冊商標,是用進口100克鋼板紙印制的,500毫升容量酒瓶的商標紙規格為90毫米×125毫米。內銷酒商標的圖案分三部分:中間是一條從右上方到左下方
感官鑒別茅臺酒真假的方法如下:
茅臺酒廠沒有和其他任何廠家聯營,也沒有把它的商標許可權與任何廠家共享,更沒有設立過一廠、二廠和分廠等。凡是注明為聯營廠、一廠、二廠,分廠生產的“茅臺酒”,完全可以肯定是假的。
茅臺酒全瓶貼“貴州茅臺酒”注冊商標,是用進口100克鋼板紙印制的,500毫升容量酒瓶的商標紙規格為90毫米×125毫米。內銷酒商標的圖案分三部分:中間是一條從右上方到左下方的60毫米寬白色斜帶,上下分別有兩條黑色細線和四條黑色粗線,把紅色的“貴州茅臺酒”五個字夾在中間。斜帶和左上角的相接處有13毫米寬的金色條,條上有“中外馳名”四個黑字。左上角為一紅色色塊,中間有直徑為35毫米的套金色邊的白圈,圈內有從上至下的環形麥穗,金色齒輪和紅五角星圖案。斜帶和右下角的相接處有一條細金線。在右下角的紅色色塊上,有“中國茅臺酒廠出品”八個白字,白字下有“53%VOL,500mL”的標明酒度和容量的黑字。酒瓶背面說明的規格為65毫米×85毫米并以紅色套邊,套邊四周留有寬10毫米的白邊,出廠日期為藍色阿拉伯數字。商標印刷精美,色彩準確,切邊均勻。 假“茅臺”的商標和背貼都是用普通紙張印刷的,商標規格為 100毫米×140毫米,背貼規格為133毫米×85毫米。各種圖案配色混亂,層次不清晰,顏色偏淡,規格不一致,所用字體也與真商標有明顯區別,出廠日期字跡有紅色的,也有其他顏色的。
茅臺茅臺酒的酒瓶是乳白色玻璃瓶,封口為大紅色螺紋扭斷式防盜鋁蓋,頂部有“貴州茅臺酒”五個白字,瓶口無內塞。整瓶酒外包一張優質正方形皮紙,裝在彩盒中:外包裝彩盒用的是進口白版紙加細瓦楞。盒上字體和色澤與商標、背貼上一致。 目前茅臺酒已使用了三層防偽,一是圓形五星齒輪麥穗或飛天的鐳射標志,二是意大利引進的防盜蓋,三是從美國3M公司引進的水印反射標簽。 假“茅臺”的封口用深淺不同的紅色膠帽,有透明無字的,也有假造“茅臺”兩字的,瓶蓋有白色的,也有紅色的。蓋子也壁紋各異有黃色扭斷式鋁蓋,也有塑料蓋外套扭斷式黃色鋁帽的。內塞有螺旋式、帶腰線、平頂等幾種。外包裝盒用的是不合格的劣質皮紙或其他材質。
茅臺酒是用小麥制曲,經八次發酵,貯存二三年后方可出廠的。它的獨特感官指標是酒液無色透明,飲時醇香回甜,沒有懸浮物及沉淀,酒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經久不散。 一桌飯菜再隨意的酒席,只要有一瓶茅臺酒上桌,立馬檔次就顯得大不一樣。茅臺酒一開,先給人一種莫名的激動,隨之便是奇香溢滿室,異芳舉座驚。聞香之后,再蕩香入杯,細觀其色,微黃顯透明,純凈無沉淀。舉杯輕搖,對著日光或月光,則可看到細細的酒花沿杯而生,又復歸于滅。有人將其歸納為開封驗其真、蕩香觀其色、咂香品其味、空杯嗅其香等四部曲。
假“茅臺”多為用高梁酒、白干酒、配制酒等冒充的,很難具有茅臺酒的色、香、味特點。
品茅臺酒,有三式,一為抿、二為咂、三為呵。三式要絲絲入扣,從容而渾然一體,用心、凝神而又輕松愉快,充分調動味覺、嗅覺神經,去捕捉、體味、感悟每一個酒分子香味,組成一個完美的品酒程序,從而獲得綜合的美感享受。
抿,是將酒杯送到唇邊,輕巧地、緩緩地呷一小口,在嘴里細細抿品。
咂,是輕咂嘴巴,于慢慢品評中將酒咽下,自然發出咂或嗒之聲。
呵,是在咂的基礎上迅速哈氣,讓酒氣從鼻腔噴香而出。
作為歷代釀酒工人經驗和智慧的總結,這品酒三式,是茅臺酒的品酒師們天天的作業,高明者能從中說出酒的酒精濃度、是哪年哪輪的陳釀、由哪些類型的酒勾兌而成。 空杯留香,是茅臺酒區別于其他名酒的又一特點,不僅毫不遜于口感,對不善飲者而言,甚至勝于口感??毡嵯?,與咂香品味,相得益彰而各有其趣。一杯酒干過之后,攜口中余味,將酒杯移近鼻子,先凝神屏氣,輕吸慢嗅,然后深深吸氣,吸入肺腑,仿佛進入了另一番全新的境界。
“五糧液”的歷史你知道嗎?
五糧液宜賓,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區。聚居此地的各族人民依托世代承傳的習俗和經驗,曾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釀制出了各具特色的歷史美酒。目前有史可考的,諸如先秦時期僚人釀制的清酒、秦漢時期僰人釀制的蒟醬酒、三國時期鬏鬏苗人用野生小紅果釀制的果酒等,都是當時宜賓地區少數民族的杰作,無不閃爍著古代中國人對釀酒技術的獨到見解和聰明才智。特別是到了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589年),彝族人采用小麥、
五糧液
宜賓,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區。聚居此地的各族人民依托世代承傳的習俗和經驗,曾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釀制出了各具特色的歷史美酒。目前有史可考的,諸如先秦時期僚人釀制的清酒、秦漢時期僰人釀制的蒟醬酒、三國時期鬏鬏苗人用野生小紅果釀制的果酒等,都是當時宜賓地區少數民族的杰作,無不閃爍著古代中國人對釀酒技術的獨到見解和聰明才智。
特別是到了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589年),彝族人采用小麥、青稞或玉米等糧食混合釀制了一種咂酒,從此開啟了采用多種糧食釀酒的先河。咂酒因其飲酒的方式而得名,釀時先將糧食煮透、晾干,再加上酒曲拌勻,盛于陶壇中,用稀泥將壇口密封,并用草料覆蓋,讓其發酵,十余天即成。飲用時,揭開泥封,往罐內注水,飲酒者每人持一根竹管直接從罐內吸飲,一邊喝一邊加水,直到沒有酒味為止。
在唐代,戎州官坊用四種糧食釀制了一種“春酒”。唐代大詩人杜甫大約在公元743年到了宜賓,當時的戎州刺史楊使君在東樓設宴為他洗塵。杜甫嘗到了春酒和宜賓的特產荔枝,即興詠出“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的佳句。春酒后來便改名為“重碧酒”了。
在五糧液的釀制工藝成形過程中,最為重要、最具影響的當數“姚子雪曲”。它是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宜賓紳士姚氏家族私坊釀制,采用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蕎子五種糧食。 “姚子雪曲”是五糧液最成熟的雛形。
到了公元1368年的明朝初年,宜賓人陳氏繼承了姚氏產業,總結出陳氏秘方,五糧液用的就是“陳氏秘方”。此酒兩名,文人雅士稱之為“姚子雪曲”,下層人民都叫“雜糧酒”,這就是而今五糧液的直接前身。保留至今的明朝老窖,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現仍在使用。
1909年,陳氏秘方傳人鄧子均將酒帶到一個家宴上。晚清舉人 楊惠泉品嘗了以后說:“如此佳釀,名為雜糧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雖雅,但不能體現此酒的韻味。此酒是集五糧之精華而成玉液,更名為‘五糧液’是一個雅俗共賞的名字,而且顧名可思其義?!弊源宋寮Z液美名問世,悠悠盛名,已將達一個世紀。
五糧液酒廠有舊糟坊的老窖遺物,為明代所遺,迄今已有300余年歷史。清初,敘州城有4戶酒坊,在二坎子有溫德豐糟房(后改為利川永)、馬家巷有張萬和糟房南門有德盛福糟坊、東門有長發升糟房,各有三個酒窖,其中以溫德豐糟房酒窖最早,產酒最佳美。清雍正年間酒窖增至52個。1840年至1937年糟坊達14家,酒窖125個。1949年,只剩9家糟坊,酒窖76個。1952年在利川永、長發升、張萬和等糟房的基礎上建成現酒廠,繼承傳統工藝,恢復和發展五糧液生產。
五糧液五糧液酒無色,清澈透明,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綿,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至好處。酒度分39度、52度、60度三種。飲后無刺激感,不上頭。開瓶時,噴香撲鼻;入口后,滿口溢香;飲用時,四座飄香;飲用后,余香不盡。屬濃香型大曲酒中出類拔萃之佳品。五糧液素有“三杯下肚渾身爽,一滴沾唇滿口香”的贊譽。向有“名酒之鄉”美稱的四川省宜賓市,是宜賓五糧酒的故鄉。1928年,“利川永”烤酒作坊老板鄧子均,又
五糧液
五糧液酒無色,清澈透明,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綿,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至好處。酒度分39度、52度、60度三種。飲后無刺激感,不上頭。開瓶時,噴香撲鼻;入口后,滿口溢香;飲用時,四座飄香;飲用后,余香不盡。屬濃香型大曲酒中出類拔萃之佳品。
五糧液素有“三杯下肚渾身爽,一滴沾唇滿口香”的贊譽。向有“名酒之鄉”美稱的四川省宜賓市,是宜賓五糧酒的故鄉。1928年,“利川永”烤酒作坊老板鄧子均,又采用紅高粱、大米、糯米、麥子、玉米五種糧食為原料,釀造出了香味純濃的“雜糧酒”,送給當地團練局文書楊惠泉品嘗,他認為此酒色、香、味均佳,又是用五種糧食釀造而成,使人聞名領味。從此,這種雜糧酒便以五糧液享于世人,流芳至今。蜚聲中外、譽滿神州的四川宜賓五糧液酒廠所產的交杯牌、五糧液牌五糧液(由“荔枝綠”——宜賓元曲而來),在中國濃香型酒中獨樹一幟,為四川省的六朵金花(瀘州特曲、朗酒、劍南春、全興大曲、五糧液、沱牌曲酒)之一。它以“香氣悠久,滋味醇厚,進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的風格。。宜賓五糧液,噴香濃郁,醇厚甘美,回味悠長,以優質糯米、大米、高粱、小麥五糧為原料釀制而得名。它是宜賓酒廠用“五糧配方,小麥制曲,人工培窖,雙輪低溫發酵,量質摘酒,按質拼壇,分級儲存,精心勾兌”的獨特技術和悠久的傳統工藝精釀而成,不僅在國內馳名遐邇,而且遠銷國外。
五糧液及系列產品的商標表面光潔度好,色彩均勻,做工精細,各主體字的字體勻稱,字跡清楚;商標上的凈含量、原料等小字部分非常清晰。而假冒五糧液及系列產品的商標表面色彩黯淡,印刷品表面油墨沒有光澤,紙張粗糙,小字部分絕大多數比較模糊。
王糧液
五糧液瓶蓋主要有塑料蓋、三防蓋、高防改進型瓶蓋,顏色為大紅色,色澤鮮明,光潔度好,蓋身平整光滑,印有“五糧液”字樣,三防和高防改進型蓋有金屬拉環。真品金屬環色澤為金黃,做工精細,字母清晰,上下扣邊,紅條光滑。假冒的五糧液瓶蓋色澤黯淡,光潔度差,做工粗糙,字母較模糊,金屬環口下扣邊不光滑。五糧液系列產品的瓶蓋有金屬扣斷蓋、紅色塑料蓋及紅色金屬蓋等,金屬蓋光潔度好,字體清晰正規,鎖口平整光滑,假冒金屬蓋文字不正規且粗糙,色澤較暗,光潔度差,鎖口不平整光滑。
真酒“五糧液”黑邊框包金字套色整齊、凹凸感強;假酒套色不好,白字套在黑色邊框外,凹凸感差。
真品倒過來拿不會漏酒,而假酒由于塑封不好,倒過來拿有時會漏酒。
真品塑料封口光澤好,字跡清晰,而假品則不然。
假酒把標準號標錯,低度酒套高度酒標準號,或高度酒套低度標準號。
真五糧液防偽紙撕口整齊劃一;假五糧液撕口不齊、破損厲害,呈鋸齒狀。
洋河大曲洋河大曲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產于江蘇省泗陽縣洋河鎮,因地故名。洋河鎮是一個古老的集鎮,地處江蘇省宿遷市的宿城、宿豫、泗洪三縣區交匯處,面臨徐淮公路,背靠京杭運河,酒業興旺。地處白洋河和黃河之間,距南北運河不遠。自古以來,洋河鎮就是個水陸交通暢達、商業繁榮的地方。據史書記載,在宋代時就已有“酒戶”釀酒。相傳,明代萬歷年間,從山西來此地販酒的白姓商人發現這里盛產糯高粱,還有適宜釀酒的好泉水,便在
洋河大曲
洋河大曲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產于江蘇省泗陽縣洋河鎮,因地故名。洋河鎮是一個古老的集鎮,地處江蘇省宿遷市的宿城、宿豫、泗洪三縣區交匯處,面臨徐淮公路,背靠京杭運河,酒業興旺。地處白洋河和黃河之間,距南北運河不遠。自古以來,洋河鎮就是個水陸交通暢達、商業繁榮的地方。據史書記載,在宋代時就已有“酒戶”釀酒。相傳,明代萬歷年間,從山西來此地販酒的白姓商人發現這里盛產糯高粱,還有適宜釀酒的好泉水,便在洋河鎮開設釀酒糟坊,產出了醇香、甘美的好酒,名噪一時。自此以后,洋河鎮逐漸成為一個酒村鬧市。
洋河大曲古語云:“水為酒之血,曲為酒之骨”。故“名酒產地必有佳泉”的論斷是有科學根據的?!八疄榫浦?,曲為酒之骨”。名酒“洋河大曲”產于江蘇省泗陽縣,就是用當地“美人泉”的水釀制而
成的。詩人稱贊“洋河美人泉,佳釀醉神州”。
據說清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途中,曾為洋河酒特地在附近的宿遷宮停留。他品嘗洋河大曲,贊不絕口,竟為此一住七天之久,留下御筆:“洋河大曲,酒味香醇,真佳酒也”,并指定其為向皇室的貢品。
新中國建立后,政府撥出???,在幾家私營釀酒作坊的基礎上,建立了國營洋河酒廠。幾十年來,洋河酒廠幾經改造、擴建,現已成為中國著名的名酒廠家。
原料:是大麥、小麥、玉米、豌豆。
洋河大曲“聞香下馬,知味停車;酒味沖天,飛鳥聞香化鳳;糟粕入水,游魚得味成龍;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毖蠛哟笄埔簾o色透明,醇香濃郁,余味爽凈,回味悠長,是濃香型大曲酒,有“色、香、鮮、濃、醇”的獨特風格,以其“入口甜、落口綿、酒性軟、尾爽凈、回味香、辛辣”的特點,聞名中外?!把蠛哟笄本哂芯埔呵宄和该鳎瑲馕斗枷銤庥簦肟谌峋d,鮮甜甘爽,酒質醇厚,余味圓凈,回香悠長等特點,為濃香型美酒。
洋河大曲
“聞香下馬,知味停車;酒味沖天,飛鳥聞香化鳳;糟粕入水,游魚得味成龍;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fonts>
洋河大曲酒液無色透明,醇香濃郁,余味爽凈,回味悠長,是濃香型大曲酒,有“色、香、鮮、濃、醇”的獨特風格,以其“入口甜、落口綿、酒性軟、尾爽凈、回味香、辛辣”的特點,聞名中外。
“洋河大曲”具有酒液清澈透明,氣味芳香濃郁,入口柔綿,鮮甜甘爽,酒質醇厚,余味圓凈,回香悠長等特點,為濃香型美酒。
“洋河大曲”分:“甜、綿、軟、凈、香”是洋河大曲的特色?,F洋河大曲的主要品種有洋河大曲(55度)、低度洋河大曲(38度)、洋河敦煌大曲和洋河敦煌普曲四個品種。
洋河大曲
產品特點
你知道瀘州老窖的神話典故嗎?
瀘州老窖傳說公元225年,諸葛亮屯軍瀘州古城江陽,適遇瘟病流行。他叫人采集草藥百味,制成曲藥,用城南龍泉水釀制成酒,令軍民飲之以避瘟疫。到了宋代,這里的釀酒業已經相當繁榮了。制作方法瀘州曲酒的主要原料是當地的優質糯高粱,用小麥制曲,大曲有特殊的質量標準,釀造用水為龍泉井水和沱江水,釀造工藝是傳統的混蒸連續發酵法。蒸餾得酒后,再用“麻壇”貯存一、二年,最后通過細致的評嘗和勾兌,達到固定的
瀘州老窖
傳說公元225年,諸葛亮屯軍瀘州古城江陽,適遇瘟病流行。他叫人采集草藥百味,制成曲藥,用城南龍泉水釀制成酒,令軍民飲之以避瘟疫。到了宋代,這里的釀酒業已經相當繁榮了。制作方法
瀘州曲酒的主要原料是當地的優質糯高粱,用小麥制曲,大曲有特殊的質量標準,釀造用水為龍泉井水和沱江水,釀造工藝是傳統的混蒸連續發酵法。蒸餾得酒后,再用“麻壇”貯存一、二年,最后通過細致的評嘗和勾兌,達到固定的標準,方能出廠,保證了老窖特曲的品質和獨特風格。基本特點
瀘州老窖特曲是我國享有盛譽的名酒之一,素以“醇香濃郁,清洌甘爽,回味悠長,飲后尤香”的獨特風格,聞名古今,暢銷中外。此酒無色透明,窖香濃郁,清洌甘爽,飲后尤香,回味悠長。具有濃香、醇和、味甜、回味長的四大特色,酒度有38度、52度、60度三種。華羅庚題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而今無憂,特曲是嘗;產自瀘州,甘洌芬芳?!?/fonts>
瀘州老窖特曲酒,所以具有獨特的風格,關鍵在于發酵的窖齡長,是真正的老窖。老窖的特點是在建窖時有特殊的結構要求,經過長期使用,泥池出現紅綠彩色,泥性成軟體,并產生奇異的香氣,此時,發酵醅與酒窖泥接觸,蒸餾出的酒也就有了濃郁的香氣,這樣的窖就可稱為老窖了。隨著窖齡的增長,釀出的酒其品質也不斷提高。百年老窖釀成的酒才被認為是合乎理想的佳品美酒。據史載,瀘州曲酒廠最老的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窖齡,風貌依舊,令人神往,游人莫不以一睹為幸。
瀘州老窖
1996年,國家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在報呈國務院審批的鑒定中高度評價瀘州老窖:“其生產仍保持了傳統工藝,以糧糟拌曲藥在窖池發酵烤出的酒,酒質特好,成為中國濃香型曲酒的發源地,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歷史價值”。瀘州老窖是天地同釀的美酒,是大自然母親的乳汁。1573國寶窖池是瀘州老窖釀酒文化的搖籃?!扒昀辖讶f年糟”,老窖釀酒,格外生香。1573國寶窖池,精選了城外五渡溪優質黃泥和鳳凰山下龍泉井水摻和踩揉建成。釀酒行家都知道,窖的年代越久遠,越是顯出其價值,越能出美酒佳釀。如果掬一捧“中國第一窖”的窖泥在陽光下細看,那顯現出的五顏六色會讓你驚嘆不已,這便是悄然而逝的數百年歲月的神奇造化。經過幾百年的連續釀酒,這些無數次經過酒液浸染、飄逸著濃郁窖香的老窖泥,已成為獨有的富含各類有益微生物的龐大體系,經中科院發酵研究所檢測,四口明代老窖池中含有600多種有益微生物數量,在全國各窖池中列居首位。窖泥以發酵液(黃水)為物質交換的載體,使養分、微生物在窖泥和糟中相互交換,暗暗生香,默默發酵,從而實現窖泥自身的新陳代謝。這種代謝,400多年來從未間斷,使窖泥充盈著生命力旺盛的微生物,并形成特殊的生態體系,其生命活動代謝所產生的復合窖香氣就越濃郁,釀糟發酵產酒,酒質就特好。到目前,保存完好、至今仍連續使用100年以上的瀘州老窖池也有1619口。成為全國“老窖”最多,“窖齡”最老的惟一的老窖池群。享譽海內外的瀘州老窖特曲(大曲)和國窖1573就釀造于這蘊涵著中國文化與民族文化的老窖池中。中國第一窖,集科學、文化、歷史和經濟等眾多價值于一體,成為中國釀酒界乃至世界文明史的一大奇跡。
瀘州老窖與人間歡樂與共,與大眾勞作同行。珍貴希缺的糧、曲、水是釀造瀘州老窖酒的原料“三絕”,構成了瀘州老窖釀造文化的基礎。水是酒之血,糧是酒之肉,曲是酒之骨。不少研究表明,高梁在所有糧食作物中最適合作白酒釀造原料,更優于雜糧,而瀘州特產糯紅高粱更是高粱中的精品。糯紅高粱皮薄紅潤、顆粒飽滿,桿矮而粗壯結實,穗大而籽粒豐碩沉淀,屬天然栽種、雜質含量低、營養成分高,淀粉含量為62.8%,其支鏈淀粉比額超過90%,大量的支鏈淀粉,特別利于出酒和糊化,富含的單寧、花青素等成分,其微生物酚元化合物可賦予白酒特有的芳香。制曲是釀酒工藝中的重中之重,酒曲使醣化和酒化兩個過程緊密結合,形成固態復式發酵法,比自然發酵和谷麥芽發酵更加先進和科學,酒的品質的提高也發生了巨大的飛躍。瀘州老窖“久香牌”大曲藥,由“制曲之父”,元代的郭懷玉大師所創,又經歷代傳承與創新,以其獨特的品質被稱為“天下第一曲”,2004年2月12日獲國家檢驗檢疫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瀘州老窖酒釀造之用的龍泉井水,清冽甘甜,呈弱酸性,有利于糖化和發酵;水的硬度適宜,能促進酵母的生長和繁殖,屬于優良的釀造用水。經過龍泉井水釀造的酒,格外醇香濃郁,清冽甘爽,飲后唇齒流香。瀘州老窖集人間智慧,寓人性追求,是中華文化理念的凝結。瀘州老窖博大精深的釀酒工藝譜寫了人類釀造史上寶貴的文化篇章。
瀘州老窖的“以糟養窖,以窖養糟”的造酒規律,巧妙地調和釀酒過程中糧、糠、水、糟、溫度、窖泥的比例和關系,是瀘州老窖人日積月累、代代相傳的大智大慧。釀酒師眼看糧糟,鼻聞酸度,手摸濕度,幾分鐘就能精確判斷出配料是否達到最佳效果。他們巧妙調劑釀酒過程的動態平衡,保證窖窖釀出上乘美酒,出神入化,有庖丁解牛之神奇,有匠人輪扁之巧妙。經歲月歷煉,代代相傳,留下了不勝枚舉的可歌可泣的釀造絕技:回馬上甑、續糟混蒸、分層蒸餾、加回減糠、低溫入窖、嘗評勾調,瀘州老窖的釀造技藝是陰陽調和的智慧。陽者為可見之糟、水、糠、窖泥微生菌種等有形之物,陰者為不可見者之理、氣、神、智。陰陽鼓蕩,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瀘州老窖美酒在陰陽和合鼓蕩交融蘊孕之中達于出神入化。瀘州老窖釀酒的智慧,就是把握陰陽調和的智慧。所謂“說千道萬不離陰陽。酒中陰陽,深隱厚藏。陰陽運動,因利制用。謹熟陰陽,無愧內行?!睘o州老窖的釀造技藝是五行共生的智慧。瀘州老窖窖池是陰陽五行共生、共長、共濟、共促、共成的宇宙縮影。陰陽相將,不根而生芝菌;燥濕相育,不母而生精華。陶煉五行,火之道;流行無窮,水之道;八卦環轉,天地之道;神物乃生,變化之道。瀘州老窖人造酒就是秉五行之道,有中生無、無中生有,共生共存,生生不息,造酒之道達于精深。瀘州老窖釀酒的智慧,就是把握五行共生的智慧。瀘州老窖美酒凝結了瀘州老窖人共生的理念,共生的理念指導瀘州老窖人造出了千年美酒。正是“說千道萬,不離共生。酒中五行,深隱厚藏,調和鼓蕩,共生綿長。謹熟共生,無愧內行”。飲瀘州老窖美酒,可以深悟中華文化之智慧,得中華文化之根性,乃人生之盛事。
山西汾酒的歷史起源你了解嗎?
汾酒古埃及有酒神奧里西斯,古希臘有下酒神狄奧尼索斯,古羅馬有酒神巴克斯,中國有黃帝、儀狄、杜康,都被認為是酒的發明者。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酒是先于人類產生于這個星球上的。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有了酒精就有了酒。酒精的生成過程是極其簡單的:糖或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即可轉化為酒精。再加上同時產生的衍生物便可以合成灑。這一過程在自然條件下即可完成。所以,當地球上誕生了含糖或含淀粉的植物時,在合適溫度、必要水分
汾酒
古埃及有酒神奧里西斯,古希臘有下酒神狄奧尼索斯,古羅馬有酒神巴克斯,中國有黃帝、儀狄、杜康,都被認為是酒的發明者。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酒是先于人類產生于這個星球上的。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有了酒精就有了酒。酒精的生成過程是極其簡單的:糖或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即可轉化為酒精。再加上同時產生的衍生物便可以合成灑。這一過程在自然條件下即可完成。所以,當地球上誕生了含糖或含淀粉的植物時,在合適溫度、必要水分、發酵菌的作用下,酒就產生了。
秋高氣爽之時,樹上的果實成熟,掉在低洼的地上或某一個樹洞里,那些粘在果皮上的發酵菌,在果實含有的糖分中大量繁殖起來,同時產生了大量的酶素,糖被酶分解轉化為含有酒精的液體,這就是原始的酒。這些散發著濃郁酒香的果實,引來了大批的動物。大象、猿猴、長頸鹿它們吃飽后,一個個醉得東倒西歪,甚至倒地大睡。《清稗類鈔?粵西偶記》載:“粵西平樂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灑多至數石。飲之,香美異常,名曰猿灑?!薄蹲咸臆庪s綴?蓬櫳夜話》載:“黃山多猿猱,春夏采花果干石洼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聞數百步?!边@就是指自然發酵而成的酒。盡管作為物質的酒生成了,但化學反應并未就此結束,制造它的天然酵母菌很快就會被一種名為醋菌屬的細菌所取代,從而很快把酒變成臘。
元代詩人元好問在《蒲桃灑賦》中曾記述過葡萄酒進入人類生活的情況:“貞佑(公元1213——1216年)中,鄰里一民家避寇自山中歸,枝蒂已干而汁流盎中,薰然有酒氣,飲之良酒也,蓋久而腐敗,自然成酒耳?!痹诳聽柨俗巫迕耖g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傳悅:很早以前,有個正在遷移的小部落,經過一天奔波之后,晚上在一個山口草地住下來,人們又渴又累,爭著從馬背上取下大塊的肉和羊皮袋中的馬奶食用。有一個牧民打開了自己裝有半袋子馬奶的羊皮袋,突然,有一股清馥的香氣撲鼻而來,使他感到一陣清爽。他趕快把伙伴們叫來,把袋中的馬奶倒在幾只里。他們被這種香氣四溢的馬奶所吸引,一個個都大口喝起來,這就是最早的馬奶酒。酒的生成是因為羊皮袋掛在人腳附近,在馬急行時,騎馬人的腳不停地踢打在奶袋上,奶在袋子中運動,撞擊變熱加快了發酵,這樣就使奶變成了“酒”。
你知道郎酒的來歷嗎?
郎酒美酒必有成因,關于郎酒的來歷、成名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古時候,在川黔交界的赤水河畔,有一個聰明能干的男青年李二郎,愛上了美麗靈巧的姑娘赤妹子。赤妹子從小失去父母,在她舅舅家長大,而舅舅是個圖利貪財的人,見李二郎孤苦一人,家境貧寒,靠幫主家牧羊為生,不同意將赤妹子嫁給李二郎, 但又不便于干涉拒絕。于是,他想出一條妙計:“誰要娶赤妹子,必須拿出一百壇美酒作為訂婚之禮。”李二郎明知是刁難自己,但
郎酒
美酒必有成因,關于郎酒的來歷、成名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古時候,在川黔交界的赤水河畔,有一個聰明能干的男青年李二郎,愛上了美麗靈巧的姑娘赤妹子。赤妹子從小失去父母,在她舅舅家長大,而舅舅是個圖利貪財的人,見李二郎孤苦一人,家境貧寒,靠幫主家牧羊為生,不同意將赤妹子嫁給李二郎, 但又不便于干涉拒絕。于是,他想出一條妙計:“誰要娶赤妹子,必須拿出一百壇美酒作為訂婚之禮?!崩疃擅髦堑箅y自己,但由于鐘愛心切,便私下對赤妹子說:“你只要真心愛我,就耐心等待著,我一定要招一百壇美酒來接你成親!”
從此,李二郎放下牧羊鞭,不分晝夜地在赤水河邊挖呀、刨呀,尋找泉眼。他挖斷99把鐵鍬,99把鋤頭,撬斷99根木棒,挑斷99根扁擔……,真誠的心意,艱辛的勞動,終于感動了龍王三太子,使亂石灘中冒出了清澈透明的泉水。李二郎用此泉水釀酒,但酒的香味不濃。一天,龍王三太子為了進一步考驗李二郎,就變成一個年老體弱的老頭來到李二郎的酒坊,向李討酒御寒。李二郎爽朗地說:“我釀酒是為了取赤妹子成親,既然老人要喝,只要不嫌,盡管喝夠”。老人見他心地善良,對赤妹子忠心不二,便裝醉倒地把喝下的酒吐于泉中。李二郎趕快扶起老人回屋休息。老人似醉非醉地說:”你那泉水猶如酒泉,再刨尺把深,釀出來的酒就更美了?!袄疃陕犃死先说脑挘镐z來到水泉,鍘刨幾鋤,只聞泉水香味撲鼻,李二郎大喜,立刻回去問問老人何故,然而老人已不知去向。
李二郎,從此用這甘醇芬芳酒泉水釀出了瓊漿美酒,送到赤妹子舅舅家,招回了赤妹子,使有情人終成眷屬。
成婚后,赤妹子幫其夫李二郎精心釀酒,使美酒名揚四方。后來人們為了紀念李二郎,把他挖泉釀酒的地方,取名叫二郎灘;把這酒泉取名郎泉;把他釀造的酒取名郎酒。傳說歸傳說,但如今對岸的貴州地方還有郎酒的遺跡。優美的神話傳說,更為名酒添光增色,吸引著中外飲客。但郎酒到底是什么原因成名,人們還得尋究其源!
郎酒郎泉水釀瓊漿液,天保洞藏酒生香。這就是郎酒成名之處。郎泉在云霧飄渺的普云山麓,泉水穿山過隙,蜿蜒流經幾十里,到古藺郎酒廠門前噴出成泉;泉水清涼爽口,甘美純凈,含有多種微量礦物。天保洞是普云山上的天然巖洞,有上下兩層,共有8000多平方米。洞內常年氣溫在18。C——22。C,洞口洞內的溫差相距甚小。將酒儲存在這天然酒庫中,可促進酒體柔軟、香化、老熟,因而其酒醬香、焦香、酯香、醇香協調,酒液柔和,
郎酒
郎泉水釀瓊漿液,天保洞藏酒生香。這就是郎酒成名之處。郎泉在云霧飄渺的普云山麓,泉水穿山過隙,蜿蜒流經幾十里,到古藺郎酒廠門前噴出成泉;泉水清涼爽口,甘美純凈,含有多種微量礦物。天保洞是普云山上的天然巖洞,有上下兩層,共有8000多平方米。洞內常年氣溫在18。C——22。C,洞口洞內的溫差相距甚小。將酒儲存在這天然酒庫中,可促進酒體柔軟、香化、老熟,因而其酒醬香、焦香、酯香、醇香協調,酒液柔和,香味增多。郎酒要放在洞中存放3年以上,才勾兌出廠,故質優而味醇。
古井貢酒有哪些產品標準?
古井貢酒“古井貢酒”標準為什么需要成為專門的國家標準產自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鎮的古井貢酒,據考證始于公元196年,曹操將家鄉亳州特產“九醞春酒”及釀造方法晉獻給漢獻帝,自此,該酒便成為歷代皇室貢品,古井貢酒由此得名。1800多年酒文化歷史,孕育出古井貢酒濃厚的文化品位和獨特的名酒風范。早在1963年古井貢酒便以“色清如水晶,香純如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的獨特風格奪得第二屆全國白酒評比會金獎
古井貢酒
“古井貢酒”標準為什么需要成為專門的國家標準
產自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鎮的古井貢酒,據考證始于公元196年,
曹操將家鄉亳州特產“九醞春酒”及釀造方法晉獻給漢獻帝,自此,該酒便成為歷代皇室貢品,古井貢酒由此得名。1800多年酒文化歷史,孕育出古井貢酒濃厚的文化品位和獨特的名酒風范。早在1963年古井貢酒便以“色清如水晶,香純如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的獨特風格奪得第二屆全國白酒評比會金獎,獲得“國家名酒”稱號,隨后又于1979年、1984年和1989年連續三屆蟬聯金獎,并于1988年榮獲第十三屆巴黎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被譽為“酒中牡丹”,暢銷海內外。
1998年,“古井貢”被確認為“中國馳名商標”。通過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措施,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證其地理標志的唯一性和永久性。首先,原產地域標志是一個地域的名稱,屬于這個地域共有,不能由某個特定企業或個人獨占,從而有效地解決了產權歸屬問題。其次,地理標志具有唯一性,不得轉讓和買賣,在時間上具有永久性。最后,地理標志不僅是一個簡單的識別標志,而且也是一種質量標準。由于原產地域產品標志不僅從屬于人的創造力和勞動,同時還從屬于地域、氣候等自然條件,所以原產地域標志能夠保證原產地域產品特征的唯一性,更方便于產品質量管理。
中國正處于經濟體制的轉型時期,經濟法律、法規體系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健全。作為亳州市的拳頭產品古井貢酒在生產和銷售上,特別是在古井貢酒的冠名權上存在諸多問題。許多古井鎮以外的白酒廠家看重了“古井鎮古井貢酒”這一含金量極高的“出生地”名稱,將非古井鎮產白酒冠以“古井貢酒”以次充好,敗壞了古井貢酒的聲譽。此外,部分白酒生產廠家為了一己之利,冒充古井貢酒的牌子低質低價出口到港澳及國外,擾亂了國內外市場,這必將影響古井鎮特產古井貢酒的發展速度及規模。
古井貢酒有哪些獨特風格?
古井貢酒古井貢酒作為濃香型大曲酒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口感和理化指標等方面又具有自身獨特的風格。古井貢酒的呈香、呈味的酯類物質,在種類和含量上普遍多于其他濃香型大曲酒。通過目前的定量分析,古井貢酒所含有的80多種香味物質的種類比其他濃香型酒多15-30種,并且這些香味物質的含量是其他濃香型酒的2--3倍。同時,在古井貢酒中還擁有一個完整的有機酸丙酯系列,這是其他濃香型大曲酒所沒有的。另一方面,古井貢酒
古井貢酒
古井貢酒作為濃香型大曲酒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口感和理化指標等方面又具有自身獨特的風格。
古井貢酒的呈香、呈味的酯類物質,在種類和含量上普遍多于其他濃香型大曲酒。
通過目前的定量分析,古井貢酒所含有的80多種香味物質的種類比其他濃香型酒多15-30種,并且這些香味物質的含量是其他濃香型酒的2--3倍。同時,在古井貢酒中還擁有一個完整的有機酸丙酯系列,這是其他濃香型大曲酒所沒有的。
另一方面,古井貢酒含有適量的醇類和高級脂肪酸酯,這使得它入口綿甜、醇香清怡、口感飽滿,并且在醇甜柔順中透出幽香。特別是新發現的5-羥甲基糠醛物質,其適當的含量與酒中的醇類、酯類、酸類、醛類、酮類、酚類共同形成了古井貢酒幽香淡雅的濃香型獨特風格。
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能夠生產出優質的白酒。
古井鎮位于亳州市西北部,處于黃淮海平原南端,是在古老的華北地臺的基礎上,由河流沖擊而形成的平原,接受了連續而廣泛的沉積。古井貢酒原產地域保護范圍下伏地層為:第四系松散沉積物,地表為河流泛濫沖擊層,其下為沖擊--洪積,沖擊--湖積等成因的松散沖擊。上部為黃泛沖擊層,呈棕黃、黃褐色且富含有機物,利于微生物繁殖,往下逐步變為青黃色、棕黃色、灰黃色亞粘土層和淺黃色亞砂土層,砂層之沉積富含鍺、鋅、鍶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酸堿度適宜白酒釀造。
俗話說“水為酒之血”、“名酒必有佳泉”,古井貢酒釀造用水,即是千年古井水系。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水是一種極好的溶媒,對釀酒的糖化快慢、發酵的良差、酒味的優劣,都有很大的關系。經北京鈾礦地質研究所對古井的水質進行檢驗分析,結果發現古井鎮地下水富含鍺、鋅、鍶等多種有益微量元素,完全符合國家優質礦泉水標準。含這種礦物質的礦泉水正是釀制古井貢酒的最佳水質。可以說,沒有古井的水是絕對釀造不出正宗的“古井貢酒”的。
嚴格的生產管理制度和高超的白酒勾兌水平,保證了古井貢酒質量的穩定和提高。
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歷來非常重視古井貢酒生產各工序環節,有一整套嚴格的生產技術管理制度和生產技術標準。同時,該公司也非常注重釀酒技工的培養,有一批熟悉釀酒各工序、環節要領,能通過眼看、鼻聞、口嘗就能判別酒曲、酒坯好壞的新老技工,和技藝高強、有著強烈事業心的勾兌師和全國評酒員。正是這一切才使得古井貢酒能一脈相承,代代相傳。近年來,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加大了科研投入,購買了先進的酒類分析儀器,成立了專門的技術研究中心,并引進了先進的國際質量管理體系,這都更有力地保證了古井貢酒質量的穩定和提高。
西鳳酒的歷史淵源你知道嗎?
西鳳酒本酒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遠在唐代就已列為珍品,是中國八大名酒之一。鳳翔是民間傳說中產鳳凰的地方,有鳳鳴歧山、吹蕭引鳳等故事。唐朝以后,又是西府臺的所在地,人稱西府鳳翔。酒遂因此而得名。史載此酒在唐代即以“醇香典雅、甘潤挺爽、諸味協調、尾凈悠長”列為珍品。蘇斌任職鳳翔時,酷愛此酒,曾有“柳林酒,東湖柳,婦人手(手工藝)”的詩句,后來傳為佳話。同時西鳳酒因以下典故而聞
西鳳酒
本酒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遠在唐代就已列為珍品,是中國八大名酒之一。鳳翔是民間傳說中產鳳凰的地方,有鳳鳴歧山、吹蕭引鳳等故事。唐朝以后,又是西府臺的所在地,人稱西府鳳翔。酒遂因此而得名。史載此酒在唐代即以“醇香典雅、甘潤挺爽、諸味協調、尾凈悠長”列為珍品。蘇斌任職鳳翔時,酷愛此酒,曾有“柳林酒,東湖柳,婦人手(手工藝)”的詩句,后來傳為佳話。同時西鳳酒因以下典故而聞名。
殷商晚期,牧野大戰時周軍伐紂獲得成功,周武王便以家鄉出產的“秦酒”(即今西鳳酒,因產于秦地雍城而得名)犒賞三軍;爾后又以柳林酒舉行了隆重的開國登基慶典活動。
春秋時期雍城(鳳翔)附近三百余“野人”殺吃了秦穆公的幾匹良馬,被當地的官吏抓獲,押往都城以盜治罪,秦穆公制止并赦免了他們所犯之罪,且將軍中秦酒賜予“野人”飲用,以防“食馬肉不飲酒而傷身”。后來秦晉韓原大戰爆發,秦穆公被晉惠公率軍圍攻在龍門山下不得突圍,正在危機關頭,突然有一隊“野人”殺入重圍,一陣大殺大砍,晉軍大敗,晉惠公被禽。這正是三百余“野人”拼殺以報穆公昔日“盜馬不罪,更慮傷身,反賜美酒”之恩。
秦王贏政25年5月,秦軍攻破燕國和趙國,贏政下令“天下大甫”,即舉行中國性的飲酒盛會,秦王和文武百官開懷暢飲秦酒,以示慶賀。同年7月秦軍攻破齊國,至此秦國滅六國,統一了天下,秦王又以秦酒舉行了隆重的開國登基稱帝大典,再次下令“天下大甫”,舉國同慶。從此秦酒便成了秦王朝的宮廷御酒。
漢代,秦酒更名為柳林酒,已名傳遐邇。公元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時,柳林酒遂作為朝廷饋贈友邦禮品,隨絲綢之路的商賈駝隊傳至中亞、西亞和歐洲各國。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在長安曾以柳林酒為霍去病將軍率領的征西將士餞行壯色,遂士氣大振,曾多次擊敗匈奴。據《鳳翔縣志》載:從漢高祖至文景帝,祭五疇活動曾19次在雍城舉行,朝廷文武百官、騷士墨客日夜暢飲柳林美酒。
唐儀鳳年間,吏部侍郎裴行儉送波斯王子回國,行至鳳翔縣柳林鎮亭子頭村附近,時值陽春三月,忽然發現路旁蜜蜂蝴蝶墜地而臥,裴公甚感奇怪,遂命駐地郡守查明原因,方知是柳林鎮上一家酒坊的陳壇老酒剛開壇,其醇厚濃郁的香氣隨風飄至鎮東南五里外的亭子頭村,使蜂蝶聞之醉倒。裴公十分驚喜,即興吟詩一首:“送客亭子頭,蜂醉蝶不舞,三陽開國泰,美哉柳林酒”。鳳翔郡守遂贈美酒一壇予裴侍郎?;爻院?,裴侍郎將此酒獻于高宗皇帝,皇帝飲之大喜。自此,西鳳酒又被列為唐皇室御酒。
據《鳳翔縣志》載:唐代安史之亂爆發,叛兵逼近雍城。太守廣征民夫構筑新城以防不測,但屢筑屢塌。有天夜里突然天降大雪,人武都感到奇怪。清晨從東邊天際飛來一只金色鳳凰,金鳳先在柳林上空盤旋了一陣,又飛回雍城。它昂首高鳴,直沖云霄,霎時風住雪停,霞光滿天。在燦爛的霞光里,金鳳踏雪而行,走了一個四方形的圈子,便飛往柳林飽飲了柳林泉水,然后迎著明媚的陽光飛往太陽升起的東方。太守得知此事后親自查看,便在鳳凰所踏之足跡上筑城。不久一座新城便巍然屹立在舊城一側。后來唐肅宗在雍城繼位,他根據金鳳飛翔之意,下令將雍城改名為“鳳翔”。為了紀念此事,人們還將鳳凰飲用過的水泉易名為“鳳凰泉”。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任職鳳翔簽書判官時,在今鳳翔東湖喜雨亭落成之日邀朋歡盞,“舉酒于亭上”,暢飲柳林美酒,酒后留下了驚世名篇《喜雨亭記》,并用”花開酒美曷不醉,來看南山冷翠微“的佳句盛贊柳林酒,至今在鳳翔東湖尚有墨跡遺存。他還學會了釀造柳林酒的技藝,“近日秋雨足,公馀試新箏”。在糧食豐收的秋天,用新漉酒器釀酒品嘗。之后,他上書朝廷,提出了一整套振興鳳翔酒業的措施,獲準實施后,使柳林酒和整個鳳翔酒業得以蓬勃發展,鳳翔又成為中國聞名的酒鄉。
西鳳酒西鳳酒以當地特產高梁為原料,用大麥、豌豆制曲。工藝采用續渣發酵法,發酵窖分為明窖與暗窖兩種。工藝流程分為立窖、破窖、頂窖、圓窖、插窖和挑窖等工序,自有一套操作方法。蒸餾得酒后,再經3年以上的貯存,然后進行精心勾兌方出廠。西鳳酒無色清亮透明,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濃而不艷,集清香、濃香之優點融于一體,幽雅、諸味諧調,回味舒暢,風格獨特。被譽為“酸、甜、苦、辣、香五味俱全而各不出頭”。即酸而不澀,
西鳳酒
西鳳酒以當地特產高梁為原料,用大麥、豌豆制曲。工藝采用續渣發酵法,發酵窖分為明窖與暗窖兩種。工藝流程分為立窖、破窖、頂窖、圓窖、插窖和挑窖等工序,自有一套操作方法。蒸餾得酒后,再經3年以上的貯存,然后進行精心勾兌方出廠。
西鳳酒無色清亮透明,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濃而不艷,集清香、濃香之優點融于一體,幽雅、諸味諧調,回味舒暢,風格獨特。被譽為“酸、甜、苦、辣、香五味俱全而各不出頭”。即酸而不澀,苦而不黏,香不刺鼻,辣不嗆喉,飲后回甘、味久而彌芳之妙。屬鳳香型大曲酒,被人們贊為它是“鳳型”白酒的典型代表。酒度分39度、55度、65度三種。適時飲用,有活血驅寒,提神祛勞之益。
中國名酒劍南春你了解嗎?
劍蘭春劍南春產于四川省綿竹縣。其前身當推唐代名酒劍南燒春。唐憲宗后期李肇在《唐國史補》中,就將劍南之燒春列入當時天下的十三種名酒之中?,F今酒廠建于1951年4月。劍南春酒問世后,質量不斷提高,1979年第三次全國評酒會上,首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劍蘭春
劍南春產于四川省綿竹縣。其前身當推唐代名酒劍南燒春。唐憲宗后期李肇在《唐國史補》中,就將劍南之燒春列入當時天下的十三種名酒之中?,F今酒廠建于1951年4月。劍南春酒問世后,質量不斷提高,1979年第三次全國評酒會上,首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劍南春的酒品有什么特色?
劍南春名泉涅磐 甘潤飄逸——水劍南春釀酒用水全部取自城西的中國名泉——玉妃泉,該泉經國家地礦專家鑒定:低鈉無雜質,富含硅、鍶等有益人體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可與嶗山礦泉水媲美,故一致定為“中國名泉”。 冰晶沁謐的玉妃泉水,涅磐成香濃清靈的劍南春酒,陳香幽雅,飲之如珠璣在喉;甘潤飄逸,聞之似香思刻骨,青出于藍,自然歷久彌新。水乃酒之血,酒之品秩高下,結穴在水。純良精
劍南春
劍南春釀酒用水全部取自城西的中國名泉——玉妃泉,該泉經國家地礦專家鑒定:低鈉無雜質,富含硅、鍶等有益人體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可與嶗山礦泉水媲美,故一致定為“中國名泉”。
冰晶沁謐的玉妃泉水,涅磐成香濃清靈的劍南春酒,陳香幽雅,飲之如珠璣在喉;甘潤飄逸,聞之似香思刻骨,青出于藍,自然歷久彌新。水乃酒之血,酒之品秩高下,結穴在水。
劍南春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糧”為原料,產自川西千里沃野,飲山泉,沐霜雪,上得四時造化之美,下汲神景地府之精。千年釀酒秘技精工錘煉,薈萃五糧精華,玉液瀾波,香思刻骨。
高粱:糯高粱中含支鏈淀粉較多、粘性較大、吸水性強,是歷史悠久的優質釀酒原料。
大米:大米中含淀粉量在70%以上,蛋白質含量在7%-8%左右。由于大米質地純凈、結構疏松、蛋白質、脂肪和纖維含量少,利于糊化,用大米做原料釀出來的酒具有爽凈的特點。
糯米:是釀酒的優質原料,經發酵,能使酒體優美甜香、味濃醇厚。
小麥:有較高的蛋白質含量,粘著力強、營養豐富、易糊化,且出酒率高,發酵中產生的熱量大,常作配料使用。
玉米:營養豐富,是釀酒的理想原料。
曲藥,古稱 “酴”,乃酒之魂,《說文》段注:“此亦訓酒母,則今之酵也”。
劍南春使用的曲,是采用千百年積累的傳統工藝措施,并結合現代科學手段而成的獨特品種,依靠這種天然微生物接種制作的大曲藥,不僅能保證產量,更重要的是保證釀制過程中各種復雜香味物質的生化合成。在用曲之道上,劍南春融匯眾長,反復錘煉,其釀制之酒,得曲之神韻,如絲如緞,飲之可抵十年塵夢。
“窖”,就是釀酒的發酵池。一般來說,窖池總是越老越好。
酒之精髓,在于窖。窖齡越長,其香越幽,其味越正,其品越高。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窖池之優劣,直接影響酒的質量和品味,
“天益老號”窖池中的微生物,千百年來生生不息,形成了別具一格自成體系的微觀生態環境,對劍南春基礎酒的品質起著關鍵的保證作用。
劍南春的釀造,是嚴格采取傳統工藝,在千年老窖中微生物固態自然發酵而成,窖香濃郁,渾然天成,非假以數十上百年時日,不能達此境界。
貯藏是白酒傳統工藝中一道重要的工序,俗話說,姜是老的辣,酒是陳的香。
貯藏也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工藝過程,這種過程是復雜的、緩慢的物化反應過程,是傳統白酒生產工藝不可缺少的工序。
貯藏期的長短、貯藏容器材質的優良與否,與白酒儲存后的質量密切相關。
陳釀的酒要放在陶罐中,上用棕蓋置于陰涼的房內,經過較長時間緩慢的物化反應,其味更醇、其香更濃。
劍南春引進先進的包裝生產線,從洗瓶到灌裝、壓蓋都是自動化生產,在這條先進包裝生產線上有許多質檢員,專門從事包裝質量檢驗,保證了包裝生產質量。
你知道什么是董酒嗎?
董酒董酒產于貴州省遵義市董酒廠,1929年至1930年由程氏釀酒作坊釀出董公寺窖酒,1942年定名為“董酒”。1957年建立遵義董酒廠,1963年第一被評為國家名酒,1979年后都被評為國家名酒,董酒的香型既不同于濃香型,也不同于醬香型,而屬于其它香型。該酒的生產方法獨特,將大曲酒和小曲酒的生產工藝融合在一起。文革前后的中國八大名酒中并沒有五糧液。當時的八大名酒是:茅臺、西鳳、汾酒、雙溝、竹葉青、
董酒
董酒產于貴州省遵義市董酒廠,1929年至1930年由程氏釀酒作坊釀出董公寺窖酒,1942年定名為“董酒”。1957年建立遵義董酒廠,1963年第一被評為國家名酒,1979年后都被評為國家名酒,董酒的香型既不同于濃香型,也不同于醬香型,而屬于其它香型。該酒的生產方法獨特,將大曲酒和小曲酒的生產工藝融合在一起。
文革前后的中國八大名酒中并沒有五糧液。當時的八大名酒是:茅臺、西鳳、汾酒、雙溝、竹葉青、洋河、濉溪、古井。這些都是我國一直在延續生產的名酒。
而現今市場上名酒迭出,數不勝數。五糧液是明末清初宜賓縣的各家酒坊根據古酒的釀造方法,用五種糧食為主要原料釀制,到1928年才定下基本的配方。當時此酒被稱為“雜糧酒”。1929年,制定此酒的配方人鄧子均在一次聚會上用“雜糧酒”宴請眾人,深得眾人贊賞,前清舉人楊惠泉提議將此酒稱做“五糧液”,此后,五糧液便流傳全國,聲名遠播。但一直到1985年以前,五糧液的產量很少,所以在國內的名聲不及上面提到的“八大名酒”,如今在國內名氣很大的瀘州老窖、劍南春等酒,基本上也是近20年來才重又出名的。
你知道什么是董酒嗎?
董酒董酒產于貴州省遵義市董酒廠,1929年至1930年由程氏釀酒作坊釀出董公寺窖酒,1942年定名為“董酒”。1957年建立遵義董酒廠,1963年第一被評為國家名酒,1979年后都被評為國家名酒,董酒的香型既不同于濃香型,也不同于醬香型,而屬于其它香型。該酒的生產方法獨特,將大曲酒和小曲酒的生產工藝融合在一起。文革前后的中國八大名酒中并沒有五糧液。當時的八大名酒是:茅臺、西鳳、汾酒、雙溝、竹葉青、
董酒
董酒產于貴州省遵義市董酒廠,1929年至1930年由程氏釀酒作坊釀出董公寺窖酒,1942年定名為“董酒”。1957年建立遵義董酒廠,1963年第一被評為國家名酒,1979年后都被評為國家名酒,董酒的香型既不同于濃香型,也不同于醬香型,而屬于其它香型。該酒的生產方法獨特,將大曲酒和小曲酒的生產工藝融合在一起。
文革前后的中國八大名酒中并沒有五糧液。當時的八大名酒是:茅臺、西鳳、汾酒、雙溝、竹葉青、洋河、濉溪、古井。這些都是我國一直在延續生產的名酒。
而現今市場上名酒迭出,數不勝數。五糧液是明末清初宜賓縣的各家酒坊根據古酒的釀造方法,用五種糧食為主要原料釀制,到1928年才定下基本的配方。當時此酒被稱為“雜糧酒”。1929年,制定此酒的配方人鄧子均在一次聚會上用“雜糧酒”宴請眾人,深得眾人贊賞,前清舉人楊惠泉提議將此酒稱做“五糧液”,此后,五糧液便流傳全國,聲名遠播。但一直到1985年以前,五糧液的產量很少,所以在國內的名聲不及上面提到的“八大名酒”,如今在國內名氣很大的瀘州老窖、劍南春等酒,基本上也是近20年來才重又出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