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戶型來說,如何將空間有效利用是每個業主都會思考的問題,如果收納空間安置恰當就會使小家顯得既溫馨又有序,相反,收納問題解決不好小空間將會顯得更加狹小,在收納問題上,以下兩套小戶型堪稱收納典范,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套小戶型檔案:
歡喜迎接新成員后,收納不足的問題卻開始浮現,屋主一方面要省預算保留裝潢,又希望重新規劃收納空間,透過網絡找到德本迪國際設計,希望能使用「局部裝潢」的方式,為這間市中心中古屋換上新衣。毛至文設計師細心保留家具和裝潢,重新加上壁紙及油漆使空間煥然一新。而透過設計技巧,如將客廳L型沙發轉向,使空間寬敞又明亮,也靈活搭配系統柜,魔法變化出超大的收納量,在五周的時間內,整合新舊裝潢規劃,實現一家人的夢想。
在柱子表面以明鏡修飾,不僅滿足女主人期望,在入口有全身鏡可整理儀容,也有放大玄關之效。
新成員誕生之后,發現裝潢的收納嚴重不足,因此屋主自行購買許多組合柜,但制式尺寸卻浪費了上方、側面的畸零空間。毛至文設計師檢視后,打造成排的高收納柜,提升空間的收納效能,一家人的安全帽、包包、室內拖鞋都能全數收納干凈。
徹底運用主墻的梁下空間,收納大量童書并兼具展示功能。
毛至文設計師巧妙把L型沙發轉向,清除橫于客廳、餐廳之間的視覺阻礙,創造出開闊通透的大視野
八公分的電視墻厚度,不只能隱藏影音相關線路,也增加主墻的造型及層次感。機柜滿足影音電器的收納空間,并規劃抽屜方便擺放DVD或其他客廳雜物。
原先舊家的設計,在走道兩側有冰箱和電器柜,導致走入廚房的走道只有狹窄的70公分。改造后,設計師把電器收到吧臺下方,放寬動線成120公分,不只提升出入的舒適感,也引導更多光線進入廚房。
增設容易保養及清潔的人造石吧臺,可以容納六位客人進餐。下方則用來替補原本的電器柜,還原廚房走道應有的寬敞。
原本衣柜緊貼著床,在睡眠期間容易造成壓迫;改造后在床尾規劃衣柜,并在衣柜及入口上方都設計隱藏柜,足足擴充三倍以上的收納量。
利用走道空間,設有掀式化妝桌及斗柜,加強房間的機能性。
在不拆墻、不破壞防水性的前提下,設計師打造出可淋浴又可泡澡的多功能淋浴間。
第二戶小戶型:
以「解放空間的無限想象」作為核心概念,藉由復合機能的靈活配置,在十分有限的坪數空間中,發揮不可思議的坪效利用,在玄關廊道的狹長感,而餐吧的精心安排,更是滿足了對于餐廳空間的機能需求。將原先的沙發背墻撤除,改以玻璃隔間呈現,讓空間感更加開闊延伸,強調復合功能的起居室,在墊高地坪的部份,巧妙藏入一張和室桌,而側邊的開放式展示柜,上方柜底跳了屋主最喜歡的艷麗紅,展現空間的迷人魅力,而下方擁有超大容量的收納機能,徹底解決全室的收納需求。
利用藝術線板的層次堆棧,搭配極其巧妙的斜角設計,讓廊道的狹長感化解于無形。
不拘泥于傳統的餐廳形式,改以輕食餐吧的手法,滿足了對于餐廳空間的機能需求。
透過餐吧、鞋柜、端景銜接而成的廊道空間,讓視覺平面不再單調乏味。
開放式的多功能展示柜,上方柜底跳了屋主最喜歡的艷麗紅,展現空間的迷人魅力,而下方擁有超大容量的收納機能,徹底解決全室的收納需求。
在墊高地坪的部份,巧妙藏入一張和室桌,讓空間應用充滿無限想象。
將原先的沙發背墻撤除,改以玻璃隔間呈現,讓空間感更加開闊延伸。
利用嵌入式手法,保留了主視覺面的完整性,以白色高亮烤漆作為基底,營造出放大延伸的視覺效果。
采用大面的玻璃景觀窗,讓視線更具有穿透感。
把干濕分離的濕區概念并入浴缸,從此小空間再也不需要犧牲泡澡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