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魚際、太淵、少商。
1、循行路線:起于中焦—大腸—肺系—腋下—上肢內側的前緣—寸口—大魚肌—大拇指橈側端
2、生理功能:肺經腧主治胸、肺、喉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癥。肺腧穴在美容學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肺主氣,司呼吸,肺氣不足則咳喘無力,自汗,怕風,易感冒,面色淡白。肺外合皮毛,可治療各種皮膚疾病,如:色素沉著,各種皮疹,脫屑。肺開竅于鼻,鼻在面部中央在人體容貌中居重要地位,常見的損容性疾病——酒渣鼻就可以用肺經的穴位來治療。
【手太陰肺經穴歌 】
手太陰肺十一穴,中府云門天府列,次則俠白下尺澤,又次孔最與列缺,經渠太淵下魚際,抵指少商如韭葉.
二、手陽明大腸經共19穴
所屬經穴: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溫溜、上廉、下廉、手三里、曲池、肘骨髎、手五理、臂灞、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1、循行路線:起于食指未端—第一二掌骨間—上肢外側前緣—肩上—頸—面—鼻旁
2、生理功能:大腸經穴位主治頭面五官病、咽喉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癥。大腸與肺相表里,大腸主津,主傳導糟粕,以通暢為用。在美容治療中大腸經和肺經的治療作用相輔相成,均能治療皮膚病。大腸主津,津液運行正常,皮膚才能滑潤光澤,如津液不足則皮膚會出現干燥、皺紋、體內糟粕排不出去,則產生面部色斑及痤瘡。
【手陽明大腸經穴歌】
手陽明穴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陽溪偏歷歷溫溜,下廉上廉三里長,曲池肘髎迎五里,臂臑肩髎巨骨起,天鼎浮突接禾髎,終以迎香二十止.
三、足陽明胃經共45穴
所屬經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侖、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醫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沖、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下巨虛、條囗、上巨虛、豐隆、解溪、沖陽、陷谷、“內庭、厲兌。
1、循行路線:起于鼻旁—頸—至胸部,距任脈旁開四寸—至腹部任脈旁開兩寸—到腹股溝氣街處—下肢外則前緣—足背—足中趾外側
2、生理功能:胃經主治胃腸病、頭面、目、口齒、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癥。胃為后天之本,其循行面部和胸部乳房,所以此經在美容學中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氣血津液全賴后天之本脾胃的消化吸收,氣血津液充盈則皮膚毛發濡潤光澤。調節本經可促進消化吸收,有減肥效果,胃經還可調整內分泌,治療面部痤瘡、口眼歪斜、改善面部皮膚顏色,同時還能隆胸豐乳,促進乳腺發育。
【足陽明胃經穴歌】
四十五穴足陽明,承泣四白巨髎經,地倉大迎下頰車,下關頭維對人迎,水突氣舍連缺盆,氣戶庫房屋翳尋,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滿出梁門,關門太乙滑肉起,天樞外陵大巨里,水道歸來達氣沖,髀關伏兔走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連條口底,下巨虛下有豐隆,解溪沖陽陷谷同,內庭厲兌陽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終。
四、足太陰脾經共13穴
所屬經脈穴:隱白、大都、太白、公孫、照海、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天溪、胸鄉、周云、大包。
1、循行路線:起于足大趾內側—足部內側—內踝前緣—小腿內側中間—至內踝八寸與肝經相交,向上行于下肢內側的前緣—至腹股溝—至腹部,距任脈旁開四寸—至胸部,距任脈旁開六寸—至舌
2、生理功能:脾經主治脾胃病、婦科病、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癥。人體一切陰養物質都要依賴脾的轉化,人體肌肉的豐滿與否和脾密切相關。脾運化水液,所以一切浮腫可取脾經治療,脾虛口唇必然發白此時亦取脾經治療,另外脾經還可治療肥胖者減肥,也可瘦削者增肥,還治療面色萎黃,皮膚粗糙,神疲乏力,面色無華,毛發稀疏脫落等。
【足太陰脾經穴歌】
足太陰脾由足拇,隱白先從內側起,大都太白繼公孫,商丘直上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沖門前,府舍腹結大橫上,腹哀食竇天溪連,胸鄉周榮大包盡,二十一穴太陰全。
五、手少陰心經共9穴
所屬經穴:極泉、青靈、少海、靈道、通里、陰郄、神門、少府、少沖。
1、循行路線:起于心中—心系—腋下—上肢內側后緣—小魚際—小指未端
2、生理功能:心經主治心、胸、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癥。心主血,主神明。神清目明,精神煥發,容貌則有光澤,如果血脈不通或血虛則面部晦暗或蒼白。調節心經可治療神經衰弱、失眠、情緒不穩定,也可消除疲勞,治療煩惱、面色無華,口唇蒼白或暗紫等。
【手少陰心經穴歌】
手少陰心起極泉,青靈少海靈道全,通里陰郄神門下,少府少沖小指邊。
六、手太陽小腸經共19穴
所屬經穴:少澤、前谷、后溪、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肩貞、騰腧、天宗、乘風、曲垣、肓外俞、肓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
1、循行路線:起于小指外側—腕中—上肢外側的后緣上行—肩上—頸—面頰—目外眥—耳中
2、生理功能:小腸經主治頭、項、耳、咽喉病、熱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癥。小腸經對神志和精神方面有調節的作用,對津液也有調整的作用,小腸接受胃腐熟下傳的水谷,進一步進行消化和吸收,其精華部分由脾轉輸,營養全身,糟粕下走大腸,水液歸于膀胱。同時小腸經又經過面部,在美容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小腸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起關鍵作用,所以通過調節小腸功能可減肥瘦身,對于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也有關鍵作用。
【手太陽小腸經穴歌】
手太陽經小腸穴,少澤先行小指末,前谷后溪腕骨間,陽谷須同養老列,支正小海上肩貞,臑俞天宗秉風合,曲垣肩外復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此經穴數一十九,還有顴髎入聽宮。
七、足太陽膀胱經共66穴
所屬經穴:晴明、攢竹、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 .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附分、魄戶、膏肓、神堂、意喜、膈關、魂門、陽綱、藝舍、胃侖、育門、志室、胞盲、秩邊、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合陽、承筋、承山、飛楊、跗陽、昆侖、仆參、申脈、金門、京骨、通谷、至陰。
1、循行路線:起于內眼角(睛明)—向上至頭頂—至枕后部,分為兩條—至肩胛內側—至后背,距督脈旁開一點五寸和三寸—至腰部,距督脈旁開一點五寸和三寸—臀部—至大腿后緣—兩脈合二為一—至小腿后緣—外踝后緣—腳外側
2、生理功能:膀胱經主治頭、項、耳、背、腰、下肢部病癥、神志病。背部第一側線的背腧穴及第二側線相平的腧穴,主治與其相關的臟腑病癥和有關的組織器官病。膀胱與腎相為表里關系,膀胱有氣化水液的功能,治療各種損容性疾病,如減肥瘦身,促進消化,增強體質,調節內分泌,治療月經不調、經前期綜合癥,治療雀斑、蝴蝶斑、皮膚過敏等。
【足太陽膀胱經穴歌 】
足太陽經六十七,睛明攢竹曲差參,眉頭直上眉沖位,五處承光接通天,絡卻玉枕天柱邊,大杼風門引肺俞,厥陰心督膈肝膽,脾胃三焦腎俞次,氣大關小膀中白,上髎次髎中后下,會陽須下尻旁取
還有附分在三行,魄戶膏肓與神堂,yixi膈關魂門當,陽綱意舍及胃倉,肓門志室連胞肓,秩邊承扶殷門穴,浮郄相臨是委陽,委中在下合陽去,承筋承山相次長,飛揚跗陽達昆侖,仆參申脈過金門,京骨束骨近通谷,小趾外側尋至陰。
八、足少陰腎經共27穴
所屬經穴:涌泉、然谷、大溪、大鐘、水泉、照海、復溜、交信、筑賓、陰谷、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或中、俞府。
1、循行路線:起于足小趾之下—至足心—內踝之后—至小腿內側后緣—至大腿內側后緣—至腹部,距任脈旁開零點五寸—至胸部,距任脈旁開二寸—舌根部
2、生理功能:腎經主治婦科病、前陰病、腎、肺、咽喉病及經脈循行的其它病癥。腎為先天之本,因此各種遺傳性疾病、變態反應性皮膚病、生殖發育及衰老的病癥多從腎治。另:腎主水液,具有調節體內水液的輸布排泄的作用。一般情況下,腎的氣化功能正常則水液輸布、排泄正常,反之則引起水液儲留,而見顏面及肢體浮腫,或皮膚干燥。腎主骨生髓,其華在發,開竅于耳,齒為骨之佘,腎通氣于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因此腎經可治療骨骼、牙齒、毛發、耳部疾患。
【足少陰腎經穴歌 】
足少陰腎二十七,涌泉然乖徽海出,太溪大鐘連水泉,復溜交信筑賓立,陰谷橫骨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得,肓俞商曲石關蹲,陰都通谷幽門直,步廊神封出靈墟,神藏彧中俞府畢
九、手厥陰心包經共9 穴
所屬經脈穴:天池、天泉、曲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沖。
1、循行路線:起于胸中—出腋下—沿上肢內側中線—入掌中—至中指出其端
2、生理功能:心包經主治心、胸、胃、神志病有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癥。心包為心的外圍,有保護心臟的功能,可代心受邪。邪氣犯心,常先侵犯心包。“諸痛癢瘡,皆屬于心”。邪熱擾心、疹癬窗瘍常取心包經治療。
【手厥陰心包經穴歌 】
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澤郄門認,間使內關輸大陵,勞宮中沖中指盡。
十、手少陽三焦經共22穴
所屬經穴:關沖、液門、中諸、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讀、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天髎、天牖、翳風、瘛脈、顱息、角孫、耳門、和髎、絲竹空。
1、循行路線:起于無名指未端—至腕背—至上臂外側的中線—至肩—至頸—至面
2、生理功能:三焦經主治頭、耳、目、胸脅、咽喉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癥,三焦是元氣和水液運行的通道,因水液代謝功能失調而致的浮腫以及頭、頸項、面和耳部疾患等皆取心包經治療。
【手少陽三焦經穴歌 】
少陽三焦所從經,二十三穴起關沖,液門中渚陽池立,外關支溝會宗逢,三陽絡入四瀆內,注入天井清冷中,消濼臑會肩髎穴,天髎天牖經翳風,瘛脈顱息角耳門,和髎上行絲竹空。
十一、足少陽膽經共44穴
所屬經穴:瞳子髎、聽會,上關、頜厭、懸顱、懸里、曲鬢、率谷、天沖、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陽白、臨泣、目窗、正菅、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液、輒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風市、中讀、膝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丘墟、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
1、循行路線:起于外眼角—至頭側部—至頸側、肩后部—軀干側部—至下肢外側部—至外踝前緣—足小趾外側端
2、生理功能:膽經主治頭、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癥。膽經經脈分布胸脅,循行項兩則,過額至眼眶周圍。膽附于肝,肝膽互為表里,肝膽濕熱所致目赤腫痛、帶狀皰疹、遍身奇癢、黃疸等,以及眼角皺紋、脫發、耳聾、耳鳴等均取膽經治療。
【足少陽膽經穴歌】
足少陽經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聽會上關頷厭集,懸顱懸厘曲鬢翹,率谷天沖浮白次,竅陰完骨本神至,陽白臨泣開目窗,正營承靈腦空是,風池肩井淵腋長,輒筋曰月京門鄉,帶脈五樞維道續,居髎環跳市中瀆,陽關陽陵復陽交,外丘光明陽輔高,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俠溪竅陰閉。
十二、足厥陰肝經共15穴
所屬經穴:大敦、行間、太沖、中封、蠢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足五里、陰廉、急脈、章門、期門。
1、循行路線:起于足次趾未端—沿足背上行—至內踝前緣—至小腿內側前緣上行—至內踝上八寸,與足太陰脾經相交,行于小腿內側的中央—至大腿內側的中央—入陰毛部,環陰器—至腹部,斜走脅肋部。
2、生理功能:肝經主治肝病、婦科病、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癥。肝藏血,開竅于目,肝血充盈,則面部紅潤,雙目有神,爪甲堅韌明亮,紅潤光澤,肝血不足,則面目青黑,爪甲軟薄,目混不清,從而影響美容,肝主疏泄,若肝的疏泄功能異常,肝郁氣滯,氣郁日久化熱,使顏面氣血失和,血郁面部,則面部出現黃褐斑。
【足厥陰肝經穴歌 】
足厥陰經一十四,大敦行間太沖是,中封蠡溝伴中都,膝關曲泉陰包次,五里陰廉上急脈,章門過后期門至。
十三、任脈共24穴
所屬腧穴:本經穴:會陰、曲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陰交、神關、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關、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天突、廉泉、承漿。
1、循行路線:起于胞中—經陰器,沿腹正中線部上行—至胸正中線—至咽喉部—至承漿穴
2、生理功能:任脈主治腹、胸、頸、頭面的局部病癥及相應的內臟器官病癥,少數腧穴具有強身保健作用或治療神志病。任脈沿腹部正中線上行,多次與手足三陰經交會,故能總任一身之陰經。因此臨床上泌尿生殖系統疾病,以及搞衰老、減肥、豐胸隆乳多取任脈治療。另:“任為胞胎”。可妊養胎兒。
【任脈穴歌 】
任脈中行二十四,會陰潛伏二陰間,曲骨之前中極在,關元石門氣海邊,陰交神闕水分處,下脘建里中脘前,上脘巨闕連鳩尾,中庭膻中玉堂聯,紫宮華蓋循璇璣,天突廉泉承漿端。
十四、督脈共28穴
所屬腧穴:本經穴:長強、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后頂、百會、前頂、囪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
1、循行路線:起于胞中—至陰器—沿后背正中線,脊里上行—至風府穴—至腦,沿后腦正中線上行—至前額—至面正中線—齦交穴
2、生理功能:督脈主治神志病、熱病、腰骶、背、頭項部病癥及相應的內臟病癥。督脈總督諸陽經,臨床上熱病、鼻部疾病及毛發病變多取督脈治療。
【督脈穴歌 】
督脈行脈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長強,腰俞陽關入命門,懸樞脊中中樞長,筋縮至陽歸靈臺,神道身柱陶道開,大椎啞門連風府,腦戶強間后頂排,百會前頂通囟會,上星神庭素髎對,水溝兌端在唇上,齦交上齒縫之內。
12經絡太難記,5分鐘告訴你12經脈循行,一看就明白! 大醫聯盟 2020-06-03
https://mp.weixin.qq.com/s/bL3pm5f7xMitKjEGCrY2mw
白話講經絡及其診治疾病的方法 針會天下 2018-09-09
https://mp.weixin.qq.com/s/f66GH4-XvD7zDb0rWY7lzA
易筋經完整版,練完健康又長壽 2018-02-27 紅杏林學院
http://mp.weixin.qq.com/s/O3PB6noir2Ce6CMbzrqHiw
針灸五輸穴運用記憶最全總結 2018-02-26 靈素館
http://mp.weixin.qq.com/s/ntJ6MFm2is9YfWdQuEJ_3A
針刺補瀉手法,如何快速掌握? 2018-02-28 張蒙 針灸界
http://mp.weixin.qq.com/s/hN1PvQImXKBDS6ple169nA
八個最常用的穴位,常用病一網打盡 2018-02-24 中醫思維十
http://mp.weixin.qq.com/s/oNh12unVLOI3a4lO1h66Ig
圖文并茂!針灸特效穴匯總(純干貨) 2018-01-03 中西醫學資料
http://mp.weixin.qq.com/s/jdEVTaHMxql9L6sCiooUEQ
經穴與奇穴常識速記 2017-11-08 醫者俱樂部
http://mp.weixin.qq.com/s/Gy0V8DEQZH2I4hNBus_z7A
十二筋脈之間的緊密聯系 2017-12-23 中西醫學資料
http://mp.weixin.qq.com/s/cuLskzp18PN33yeFbH6Izw
神奇的子午流注,讓你手到病除 2017-12-04 醫者俱樂部
http://mp.weixin.qq.com/s/slkp2RPACXMdN-hq1BUNiw
穴位查詢 · 穴位大全 2017-11-04 懸灸貼
http://mp.weixin.qq.com/s/Mg2h2xm37KB0iiJNIFwoiw
三百六十穴定位速記歌訣!(2017-10-20 我是信息小助手)
https://mp.weixin.qq.com/s/ZKscfzzX6WmLnkwSn6m0Vg
不錯的針灸學習資料(2017-10-10 醫者俱樂部)
http://mp.weixin.qq.com/s/8A_Oi4_FyIHzcNFlnEQOqg
中醫干貨:針灸五輸穴運用記憶最全總結 2017-10-05 針灸
http://mp.weixin.qq.com/s/T1paEeBqQFG5IOcmhsG1Fw
論針刺取穴順序
http://mp.weixin.qq.com/s/WxY6L7x-ZejCafG8nxur3g
有趣的子午流注法
http://mp.weixin.qq.com/s/zqz0bQ1_Y2XXjITUjjhL0g
高清人體穴位圖大全
http://www.360doc5.net/articlenew/111425136.html
國家標準穴位掛圖圖片
http://mp.weixin.qq.com/s/3oLZ9rRrndY_xWBCTw6-bg
全新非經穴針灸療法(張喜)
http://www.doc88.com/p-6761965564452.html
不傳之秘,奇經八脈養生法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383a68a0102w0lv.html
二十四椎和二十四節氣對應圖!
http://mp.weixin.qq.com/s/l-OVtdScjmXDS5EC-wKLRA
三陰三陽十二經絡
https://mp.weixin.qq.com/s/KBe0ygn80Jg-IuKRpE6uoQ
十二經絡與穴位走向動圖
http://226518.ih5.cn//idea/xEcpwOn/vxid_1/from_groupmessage
楊維杰:我最常用的12特效穴 靈素館 2021-04-09
https://mp.weixin.qq.com/s/rzoNzQpGZO_WyWsObx536Q
干貨:十二經絡及原穴、絡穴、輸穴(圖文總結) A醫學臨床寶庫 2021-10-06
https://mp.weixin.qq.com/s/KyMr2Y_xxnCSM45jAo3bfg
建議收藏!最新精美動態經絡圖來了! 脈藥方癥 2021-12-04 19:30
https://mp.weixin.qq.com/s/oKM3EWdFEuKT0d0lMf0n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