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次關系
欣賞一幅畫的時候,視線往往會先聚焦在一個點上,這通常就是黃金分割點的位置。
通常主要物體位于畫面的黃金分割線上,且體積較大,在畫面中占主導地位,也是畫面的重心。在塑造主體物時,通常會用大量的筆觸去刻畫和修飾它,畫面最終效果的好與壞往往取決于主體物的刻畫是否出彩。
而偏離黃金分割線且體積較小的物體則將它們歸類為次要物體,繪畫時描繪宜簡略處理。
我們主要通過以下幾點來明確畫面的主次關系:
1.塑造好畫面的空間感。我們在觀察畫面物體的擺放時,對畫面的空間關系進行主觀處理,確定主要物體的擺放位置,再由此向周邊展開,合理分布。
2.利用色彩的冷暖、純度、灰度等因素來區分主次關系。
2、虛實關系
在畫面處理上,我們選擇用“近實遠虛”的方法,即畫面近處的物體要畫得扎實、充分,遠處的物體要畫得簡略、薄透。這樣可以更好地突出畫面的空間感。它的原理就像是我們在眺望時,近處的物體總是清晰可見,而遠處的物體則是朦朧的。
3、畫面的節奏變化
單個物體受光照射時,亮面與暗面是畫面最亮與最暗處,這時這兩處很多細節被隱藏,所以處理時要畫得“整”一些;灰面會透出物體的紋理和起伏結構,投影則因接觸面的起伏變化而變化,這兩者的處理就要偏“碎”一些。
放到空間畫面來看,背景與桌面的筆觸相對較“整”,物體與襯布的筆觸則相對較“碎”。把握好畫面的節奏,才能將空間感更好地表現出來。
4、主要部分強化
分清楚畫面里主要物體與次要物體,這能幫助畫面營造出更好的空間感。對于主體物,要深入強化它,先從亮面與暗面的深淺對比中塑造出體積感,然后處理塊面間色彩的豐富變化,再對暗面變化及反光表現等進行處理,最后將主要物體與次要物體區分開來。
前者著重處理顏色的重和細節的細,后者的處理則要弱和簡。
5、整體協調
色彩繪畫中最為重要的協調關系在于畫面色調的整體協調,即畫面中各個物體的顏色要搭配協調,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變化統一。
通過大色塊的襯布來確定畫面色調,將不同物體的顏色都向色調去靠攏。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冷暖變化與補色關系的處理。做好這三個方面有助于提升畫面的整體效果。
6、簡化與歸納
這是對客觀色彩進行梳理、提煉的過程。作畫時通過對色彩色相、明度、純度、冷暖四個關系的對比,把握其中的關系,捕捉主要的色彩傾向,強調寫生對象的固有色,合并同類色。
觀察色塊直接的反差,在合并同類色的同時.注意色彩的秩序,力求色塊之間的關系一目了然,舍棄一些細枝末節的小色塊,強化對客觀物象的主觀色彩感受。有些色彩跨度大,比較抽象,這時的運用更多是具有象征意義的。
繪畫技法方面,可以通過平涂、肌理表現等方法來達到色彩的簡化與歸納,最終達到提煉畫面色調、提升畫面藝術表現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