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孩子長個子的黃金季節,營養專家提醒家長,進入春天孩子身體生長發育較快,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也相對增加,而微量元素在兒童生長發育中起著重要作用。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為動態表現,受飲食、疾病、生長快慢、需求量大小等因素的影響而變化,如缺鋅可使孩子食欲降低、生長發育遲緩、抵抗力差等;缺鐵會損害兒童智力發育,使嬰幼兒易激動、淡漠、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還可造成兒童、青少年注意力、記憶力異常等;缺鈣可引發生長發育遲緩、骨骼畸形、牙齒發育不良等。
三大長個兒食品要多吃
每天一盒奶,骨頭吸收鈣
推薦食品:奶制品
推薦理由:奶類是一種營養豐富的理想食品。每100克牛奶含熱能70.5千卡,蛋白質3.4克,脂肪3.7克。維生素B2、維生素A等。牛奶中的蛋白質具有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消化率在98%以上,100克牛奶中鈣含量有125毫克,且容易吸收,是人體鈣質最好的來源。
建議多吃奶酪、酸奶,注意不要用含乳飲料代替牛奶。因為含乳飲料主要成分是水。
每天一碗豆,長高不用愁
推薦食品:豆制品
推薦理由:大豆是目前蛋白質含量最高、質量最好的農作物。人體自身不能合成而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8種必需氨基酸,大豆除甲硫氨酸較少外,其余均較豐富,特別是賴氨酸含量較高,這種氨基酸含量較充足、組成又較全面的蛋白質,叫做優質蛋白質。
每100克大豆中。含有鉀1660毫克、磷532毫克、鈣426毫克、鎂180毫克、鐵9.2毫克、鋅5.07毫克、鈉4.8毫克、錳2.37毫克、銅11.4毫克、硒4.22毫克以及多種維生素。尤其是大豆含鈣豐富,是人體鈣的一個重要來源。
每天一頓肉,長個兒又長肉
推薦食品:肉制品
推薦理由:蛋、肉、魚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比較完備,營養價值高,含蛋白質豐富,宜多吃。
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均衡飲食,肉類、谷類、奶及奶制品、水果蔬菜合理搭配,要避免和糾正孩子挑食、偏食等不良習慣。
1.細嚼慢咽
快吃食物會給胃增加負擔,導致消化吸收障礙,甚至引起胃腸疾病。
2.碳酸飲料要少喝
有資料表明,偏愛飲用碳酸飲料的兒童有60%因缺鈣影響正常發育。特別是可樂型飲料中磷含量過高,過量飲用導致體內鈣、磷比例失調,造成發育遲緩。
3.含鹽分高的食品要盡量少吃
各種腌制食品和香腸,以及熏肉等鹽分較高,又是熏制食品,對胃腸黏膜有較大的刺激性,而且這類食品中維生素含量很低,對孩子成長也不利。
4.對各種糖果、甜飲料說不
吃糖過多會影響體內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積,還會影響鈣質代謝。一些專業人士認為,吃糖量如果達到總食量的16%~18%,就可使體內鈣質代謝紊亂,妨礙體內的鈣化作用,影響長高。
另一方面,營養學術語中有“虛卡路里”的說法,即毫無營養的熱量。過量飲用含糖分多的飲料,會擾亂消化系統,以致影響正常進食,造成營養不良。
5.飯后休息一小時左右
飯后讓大腦和全身都休息一下,對消化系統的正常運轉是很重要的。
6.吃飯時少喝水
吃飯時喝很多水會沖淡胃中的消化液,妨礙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飯前喝水會降低食欲,所以要盡量避免。而飯后喝適量的蔬菜湯或牛肉湯等,會對長個有利。
7.愉快地用餐
在愉快的氣氛中進食,腦的中樞神經也會變得積極,使得循環系統和其他器官能積極配合消化系統功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8.拒絕“垃圾食品”的誘惑
油炸食品、膨化食品、腌制食品、罐頭類制品由于在制作過程中營養損失大,又使用了各種添加劑,如香精、防腐劑、色素等,雖然它們提供了大量熱量,但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卻很少,長期食用這類食品,可導致兒童營養不良。
春季孩子講究科學營養搭配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大地回暖,陽氣上升,氣候變化無常,故應適時調養好兒童的身體,而且還要講究科學的營養搭配。
飲食結構合理調配
營養構成應以高熱量為主,除谷類制品外,還應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時補充能量。因為春季尤其出現“倒春寒”時,兒童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維持基礎體溫。要養成在一天較早的時候攝取大部分熱量的習慣,理想的安排是:早餐攝入熱量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同時,要注意的是因為春天潮濕,食物很容易發霉發潮,要避免孩子吃到不衛生的食品,此外還要將剩飯剩菜處理好。”曾青山醫生說。
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含鉀食物
氣候的變化會使人在春季感到疲乏,即所謂的“春困”。蛋白質中的酪氨酸是腦內產生警覺的化學物質的主要成分,可多攝入魚、雞、瘦肉、低脂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此外,蛋白質中的蛋氨酸具有增強兒童耐寒能力的功能。鉀能幫助維持細胞水分,增強機體活力,應適當多攝入水果、豆類及海帶、紫菜、干貝、瓜子等富含鉀的食物。曾青山醫生說:“此外,可以吃一些去濕的淮生湯,這樣能有效地預防春困的出現;如果是孩子經常感冒,那么可以適當地吃一些小兒維生素片,提高抗病能力。”
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
春天是氣候由寒轉暖的季節,氣溫變化較大,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開始繁殖,容易侵犯兒童而致病,所以,應多攝取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紅柿和柑橘等富含維生素C并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蔬菜和水果。此外,胡蘿卜、莧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可增強機體的抵抗能力;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富含維生素E,可提高兒童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保持飲食的清淡
春季飲食調養,飲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因為油膩的菜肴會使人飯后體溫、血糖、情緒發生變化,產生疲軟現象。在做菜時可適當加入一些調味品,以刺激味覺神經,增加食欲。
孩子多曬太陽有助身體發育
陽光中含有紫外線,它的直接照射能使皮膚中產生維生素D,促進鈣、磷的吸收,年幼的嬰兒在還不能自動獲得所需的全部維生素D的時候,他們的維生素D來源就只能靠奶和維生素滴劑。但如果每天在室外活動兩三個小時,就可以避免骨骼產生生長障礙,健康成長。現已證明,兒童多曬些太陽,不但可防止佝僂病,還可增長身高。生活在陽光充足的北方人個子一般高于南方人,就是這個道理。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常曬太陽,可以提高人體對鈣的吸收。
但正如吃藥一樣,曬太陽既不能過量,也要因時、因地而異。過強的紫外線輻射對人體也有害,會引起急性角膜炎和結膜炎、慢性白內障等眼疾,導致皮膚老化,出現皺紋、雀斑等,甚至會誘發皮膚癌。
春季給孩子掛香囊的好處
香囊是指將芳香藥制成藥末,裝在特制的布袋中。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葉冬蘭介紹說,兒童佩戴香囊,可有效防治春季流行病。
中醫理論認為,春季陽氣旺盛,地氣升發,同時也是病毒邪氣孕育而發的時令。因此,不少兒童在春季易感染疾患,或舊病復發。
藥物濃郁的香味散發,在周圍可形成高濃度的小環境,中藥成分吸入人體后,芳香氣味能夠刺激鼻粘膜,使鼻粘膜上的一類抗體含量提高,增強殺死病毒能力,能起到防病的作用。
這個季節,把香囊佩戴在孩子胸前,或休息時置于枕邊,小兒肌膚嬌嫩,臟氣清靈,藥物容易透達,只要使用得當,就能取得藥輕效捷的效果。且小兒神識未開,服藥困難,懼怕打針,使用香囊防病保健,方法簡便。
專家還表示,香囊適用人群很廣,老人佩戴香囊,能起到防治心腦血管病的作用。此外,多味中草藥填充的中藥香囊,具有開竅寧神、鎮靜助眠的作用。掛在床頭,可以幫助入睡,能有效緩解因為過度緊張、焦慮而引發的失眠。
孩子的身高其實也可以吃出來
身高的秘密隱藏在食物中
很多媽媽都會問“有沒有什么食物能有效地讓身體長得更高?”如果真的有這種食物,那世界上就沒有個矮的人了。但是均衡攝取五種營養物質,不挑食,按時吃飯是長個最有效的方法。
雖然沒有針對身高的特效食物,但是有些食物確實對成長有幫助。我們周圍有很多營養豐富、有助于成長的食物。
牛奶
牛奶中富含制造骨骼的營養物質——鈣,而且容易被處于成長期的孩子吸收。雖然喝牛奶不能保證一定會長高,但是身體缺乏鈣質肯定是長不高的。所以多喝牛奶是不會有壞處的。每天喝3 杯牛奶就可以攝取到成長期必需的鈣質。
* 不喜歡牛奶→酸奶,奶酪
雞蛋
雞蛋是最容易購買到的高蛋白食物。很多孩子都喜歡吃雞蛋,特別是蛋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有些媽媽擔心蛋黃中含有的膽固醇對孩子不好,但是處于成長期的孩子不用擔心膽固醇值,每天吃1~2 個雞蛋是比較合適的。
* 不喜歡雞蛋→豆腐,奶酪
黑大豆
大豆是公認的高蛋白食物,其中黑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更高,是有利于成長的好食品。做米飯時加進去,或者磨成豆漿喝都可以。
* 不喜歡黑大豆→花生
沙丁魚
沙丁魚中富含蛋白質和鈣。沙丁魚中的鈣比其他海藻類中含有的植物性鈣更容易消化吸收,對孩子成長很有幫助。此外鳳尾魚、銀魚、胡瓜魚等連骨頭帶肉一起吃的海鮮類都是很好的食物。如果當菜吃銀魚感覺吃的量有限的話,可以磨成銀魚粉喝牛奶時一起喝。
* 不喜歡沙丁魚→秋刀魚,青花魚
菠菜
菠菜中富含鐵和鈣。很多孩子都不喜歡吃菠菜,所以不要做成涼拌菜,可以切成細絲炒飯,或者加在紫菜包飯里面。
* 不喜歡菠菜→萵苣,青椒
胡蘿卜
富含維生素A,能幫助蛋白質的合成。孩子一般不喜歡吃整塊的胡蘿卜,所以可以做成不同菜肴。比如榨汁喝,如果不喜歡胡蘿卜汁,可以跟蘋果一起榨汁中和胡蘿卜的味道。此外做雞肉、豬肉、牛肉時可以把胡蘿卜切成細絲一起炒,這樣不僅可以調味兒,營養也更豐富。
* 不喜歡胡蘿卜→南瓜,青蒜
橘子
富含維生素C,有助于鈣的吸收。但是橘子是秋冬的應季水果,所以根據不同的季節可以選擇草莓、菠蘿、葡萄、獼猴桃等其他應季水果。這樣可以很好地攝取維生素。
* 不喜歡桔子→菠蘿,葡萄,獼猴桃,草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