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在人群中更加游刃有余
——《瞬間親和力》
推薦程度:*** * *
(NLP表象系統(tǒng),必讀之經(jīng)典)
如果要學NLP,特別是從第一代NLP打基礎開始,陳威伸先生編輯的“NLP潛能開發(fā)”系列叢書似乎是不容錯過的。這是第六本《瞬間親和力》,所謂建立親和力,簡單的說就是快速了解對方,然后用對方習慣的方式進行溝通,最終是因為同步乃至于共鳴而產(chǎn)生了親切感。當然這里最重要的理論是表象系統(tǒng),你到底是視覺系、聽覺系還是觸覺系的?
雖然我們是綜合感官的動物,但總有你偏愛的那一面,也許你自己都不知道這些潛在的結構是什么,但恰恰這是你潛意識最能認同的套路,而且會影響到一切信任乃至于親密關系。很喜歡里面的一句話,“聽的不是你的話,而是你的語言”。
其實這是一系列非常實用的工具,從提高敏銳觀察的VAK模式開始,映像、策略、心錨都可以讓別人感到親和、投緣乃至于知己的感覺。這是促進人際關系非常好的工具。
而且最后還有一章彩蛋,竟然是在床上的應用,實在是太徹底了,人們都要這樣被玩壞了。
總體看下來感覺這種發(fā)現(xiàn)主要是因為英語的緣故,很多雙關的英語用詞本身就體現(xiàn)了不同的表象系統(tǒng)。而相比同類中文情況來說,似乎不是那么明顯。而且這本書的感覺不像歐美做科研的風格,缺少了實驗和數(shù)據(jù),也許更為的主觀些。但不管怎樣這種理念嘗試運用過之后,雖然不是百試百靈,但還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值得在溝通中多多訓練乃至于融入自己的骨髓里。
而且關鍵的是對于一個以溝通為職業(yè)的人來說,一定要拓展自己的表象系統(tǒng),比如我就是一個典型的視覺系,那平時要多練練聽覺系和觸覺系了。
當然凡是工具,而且越有力的工具都會有兩面性。如果心機不純的人熟練掌握,那的確還真能助紂為虐。不過還好,如果映像變成了模仿,還是會被識破的,也可以說潛意識還是會有一定的防御能力的。特別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好人也學會了就更不怕壞人了。
不過我的顧慮是如果一味的去建立親和感,也可以說只是一直完全迎合對方的話,會少了許多自我。當然書中說的也有道理,因為你無法改變環(huán)境,與其脫離環(huán)境還不如融入環(huán)境,或者讓環(huán)境更喜歡你。而我想的是,也許可以用這種工具發(fā)現(xiàn)自己的模式,然后找尋匹配自己的環(huán)境,更能游刃有余,也許這就是在社會摸索適合自己的空間的一種很好方式。借用書中一句話,“如果你去做你一直都這樣的事,那么,你就總是得到你一直都得到的東西。”不管你是好人還是壞人,不管你是為他還是為己,如果還沒有得到你想要的,那就去改變吧。
201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