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漢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以往總說,每個人都有兩個故鄉(xiāng),一個是生長之地,一個則是心靈棲居之所。
如今依然覺得一生有兩個故鄉(xiāng),一個是父母所在之處,一個則為自己余生寄身之地。
聽過這么一句歌詞——“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而我便是那個一生愿為靈魂自由,拋棄一切的人。
幼時居住在山水隱僻的村莊,素日里難見生人,偶有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販夫,有輾轉(zhuǎn)天涯的梨園戲子。
那時,喜歡聚集在大人身旁,靜聽他們言說村莊之外的遼闊世界。
堂前的燕子,亦在嘰喳歡躍,仿佛最美的風景,真的在遠方。
父親雖是鄉(xiāng)村醫(yī)生,每年亦會有一兩次機遇去省城,甚至更遠的地方采購藥材。
每次歸來,洗去長途跋涉的風塵,坐于堂前,會給我們講述外面的奇聞趣事。
母親用碗盞泡茶,雖不精致,父親卻愛極了這樣的簡潔。
月光透過檐角灑落,只聞得犬吠之聲,幽巷里偶有行人走過,繼而悄無聲息。
父親說,沒有兵刃紛爭,沒有功利蠱惑的村莊,才是人間凈土。
這里的繁忙也是閑靜,清貧亦可慷慨,他寧可一生做個鄉(xiāng)野村夫,行醫(yī)救人,也不愿步入仕途,或成了商販。
而我喜愛坐在木樓上,看著游走的云,往返于天南地北的燕子,期待有一天可以走出村莊,尋找夢里的風景,去茶棧品一壺茶,去酒鋪喝一壇酒,與某個素不相識的人結(jié)下一段緣分。
多年后,我如愿以償走出小小村莊,來到山水靈秀的江南。
再歷數(shù)載飄蓬輾轉(zhuǎn),遍嘗冷暖悲歡,方有了當下的安穩(wěn)現(xiàn)世,清雅梅莊。
而舊時的村莊,那片故土,成了夢中的想象,是我再也回不去的原鄉(xiāng)。
為了找尋靈魂的歸依,我亦付出了深沉的代價,但人世莫失莫忘,一切都過去了,今時的悠閑灑然,自當感恩。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些年,往來奔波,每逢踏上歸鄉(xiāng)的旅途,內(nèi)心總是惶恐不安,深有近鄉(xiāng)情更怯之感。
那時年少,初入江湖,日夜寒窗孤影,碎銀難取,功名遙不可及。
歸時怕人詢問,掩藏落魄,心有惶恐。
縱算今時小有功貴,有屬于自己的府邸宅院,仍是近鄉(xiāng)情怯,不改當年。
這是浪子的心情,任何時候皆有不安,更何況我為尋常女子,雖沉靜婉約,到底寄人籬下,漂泊無主。
父母安在,尚有棲息之所,哪一日父母離去,我依舊是漂萍,連故鄉(xiāng)都沒有了。
如若可以,我愿將當下費盡十載取得的功名去交換從前的平淡。
做個凡婦,著素布裙釵,聽尋常人家屋檐上的喜鵲叫聲,看門前的老樹又抽新芽。
這首《渡漢江》,是當年宋之問從嶺南被貶之所逃亡歸來,途經(jīng)漢江時所作。
他亦是浪子,為赴功名,遠離故土,宦海浮沉,得不到家里的書信。
此番天涯路上,流亡之身,攜著風塵,更是近鄉(xiāng)情怯,遇見舊人,亦不敢詢問家鄉(xiāng)的消息。
真是“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內(nèi)心明明思鄉(xiāng),臨近故里,又彷徨悵然。
遭貶嶺南,落魄蠻荒之地,本就悲苦,奈何與家人音信隔絕,存亡未卜。
這段與世隔絕的流亡歲月,沉悶不堪,悲痛難挨。
想以往功成名就,于武皇朝政春風得意,香車寶馬,佳人如云,如今卻淪落塵埃,嘗盡屈辱。
人在失意時,最為思念的,是故園的草木,是梁間的燕子,更是堂前的至親。
宋之問,初唐詩人,無顯赫的門第家世,然才思聰敏,生得儀表堂堂。
上元二年(675年),宋之問進士及第,遠離家鄉(xiāng),踏上了仕途之路。
那時,武后實握朝政,其選拔人才不拘一格,宋之問以才名,被召分直內(nèi)文學館。
后武后稱帝,改國號為周,而宋之問得武皇恩寵,躋身于五品學士。
武皇雅好文辭樂章,宋之問文采斐然,極力寫一些粉飾太平的錦詞麗句,媚附取寵。
武皇的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亦愛其雅才風致,宋之問則放下文人清高姿態(tài),迎合張氏兄弟。
他甚至寫艷詩獻給武皇,期待與她風花雪月。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與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皇退位,誅殺二張,迎立唐中宗,宋之問與杜審言等友皆遭貶謫。
山河動蕩,榮辱無常,令宋之問感慨萬千,昨日還在宮廷里宴樂優(yōu)游,受盡恩寵,今時卻是冷落天涯,無人問津。
他不甘被命運放逐,故逃歸洛陽,渡漢江時,寫下“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宋之問于政治上,算不得有所作為,無足稱道,品行亦不端正,頗受譏諷。
然他是初唐知名的詩客,詩情才華令人稱贊。
一首簡單的五言絕句,卻藏隱深邃的情感。
人生的變故,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以及內(nèi)心的茫然惆悵,皆落于紙上。
文辭自然平淡,寄寓深刻,言語婉轉(zhuǎn),耐人追思。
這樣一首唐詩,短短數(shù)字,卻流轉(zhuǎn)千年,與后人心意相通。
迢迢漢江,無可渡之舟,亦無可渡之人。
他本殿前學士,受天子恩寵,出入侍從,至高尊榮。
而今逃亡路上,凄惶哀哀,遠近炊煙人家,竟無他隱身之所。
他的仕途,亦隨了滔滔江水,一去不復返。
曾經(jīng)滄海,今日桑田,天地間有成有敗,自古江山興廢帝王都做不得主,更何況他一柔弱文人?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問被賜死于徙所,結(jié)束他起伏不定的人生孤旅。
他亦只是萬千行人里的一個,沒有顯赫家世,有幸登臨宮殿,自是步步為營,不可疏忽。
天數(shù)世運,皆有機緣,放下愛恨貪癡,乘一葉孤舟,又將駛向哪里?
都說落葉歸根,人若飄塵,本無根無蒂,心之所往處,便是歸宿。
誰也不知道,最后的故鄉(xiāng)會在何處,是在安穩(wěn)的當下,還是在未知的天涯。
而我那所謂的故鄉(xiāng),今生亦不知還能往返幾次。
斜陽陌上,那個背著行囊,踽踽獨行的,是你,也是我。
歷史的痕跡,早已無影蹤,每個人,最后只剩下孤單的自己。
來無處來,去無處去,于這世間,都是過客。
《浮生六記》(白落梅譯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