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些部位疼痛的患者在檢查時往往在腰大肌處有明顯的壓痛圖片來源:腰肌功能解剖與評估:康復、糾正性和功能性訓練腰大肌是位于腰椎兩側的長肌,它大部分位于T12-L4腰椎椎體和橫突之間的凹陷內,肌纖維呈羽狀向外下方排列,形成上下細、中段粗的梭形肌肉。并與髂肌一同向下會合,經腹股溝韌帶深面,最終停止于股骨小轉子。
腰肌附著處寬闊且復雜,與骨盆、多裂肌、髖關節、髂肌、臀大肌、呼吸肌等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這也意味著腰肌在功能上會參與更多活動。
3、 腰肌直接附著于恥骨上支前方和盆底肌,可以輔助骨盆向后旋轉(傳統觀念認為腰肌有助于骨盆向前旋轉);6、 腰肌在膈肌和盆底肌之間起到連接作用,可以在呼吸時穩定軀干和脊柱,甚至改變呼吸策略;7、腰肌是唯一一塊連接人體上下半身的肌肉,通過脊柱傳導動作,還可以在行走過程中將人體軀干的重量向下肢轉移。腰大肌在L3橫突的肌腹橫徑最寬,這里是腰大肌肌纖維最集中的部位。但是L3腰椎的解剖結構比較特殊,它位于脊柱前凸的頂端,居全腰椎中心,是腰椎活動的軸心。并且由于L3橫突長度最長、位置最深、末端筋膜附著范圍最廣,與其周圍附著的肌肉筋膜、韌帶以及部分神經血管緊密相連,所以L3橫突周圍組織最易勞損,腰大肌也因此非常容易損傷。當體位突然改變、負荷太大,或者腰部反復用力扭轉時都有可能損傷腰大肌,造成腰大肌的急慢性損傷。
此外腰大肌對腰椎具有穩定作用,當腰大肌受損或者兩側肌力失衡會造成腰椎支持系統力量減弱或受力不均,進而使椎間盤受到的剪切力增大,最終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生。
腰大肌與腰叢神經關系密切。腰叢由T12胸神經前支的一部分、L1- L3 腰神經前支和 L4 腰神經前支的一部分組成。這些神經大都由椎間孔發出后,直接穿過腰大肌。部分在腰大肌內形成叢,其分支再從肌肉前面及外側邊緣穿出。所以一旦腰大肌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影響腰叢神經,造成腹部、髖部、大腿部等腰叢神經支配區域不同部位的疼痛或感覺異常。
對于久坐族來說,由于長時間保持坐姿,腰大肌長期處于縮短狀態,又因為缺乏運動,腰大肌很容易緊繃僵硬,所以日常也要加強對腰大肌的鍛煉。
動作要領:后側小腿完全貼合地面,髖關節朝向正前方, 軀干垂直于地面,重心前移,找到胯下拉伸感,保持15秒后換另一側。動作要領:取仰臥位,雙腳著地,與肩同寬,屈曲雙膝。左腿向一側移動,同時雙腳保持著地。右髖抬離地面,保持拉伸。換方向。如骶髂部位不適,在提髖時保持腿直立。動作要領:取俯臥位,伸直雙臂抬起上身,髖部保持貼住地面,目視前方。注意讓腹肌參與進來,以避免腰椎受傷。如出現腰痛,可稍屈雙臂。動作要領:取仰臥位,屈膝,雙腳著地,吸氣準備,呼氣起身至一半位置,再吸氣回歸。動作要領:身體直立,雙腳與肩同寬,將右膝抬起至腰部高度,左臂向前擺動,右臂向后擺動,雙腿交替重復動作。腰大肌影響廣泛,如果出現問題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貽誤病情。日常工作生活中也要注意姿勢習慣,加強鍛煉,避免腰大肌受損~
李沐風,朱宇航,劉宇龍,劉昊川,李梓萌,王猛,吳金洋,武云濤. 腰大肌的解剖學及其與腰大肌綜合征的相關研究進展[J]. 中國實驗診斷學,2021,25(3):466-467.[英]埃文·奧薩爾;張志杰,劉春龍,朱毅主譯.腰肌功能解剖與評估:康復、糾正性和功能性訓練[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2020:13-17,149[美]喬·安·史道格-瓊斯; 沈兆喆,邱先梅譯.腰肌解剖學:緩解疼痛的腰肌保護與修復練習[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2018:16,38,,41-43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