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醫學教育更智能
研磨試驗:檢查者雙手握住患肢足部,使患膝屈曲90°,然后用力沿小腿縱軸向下擠壓膝關節,并做內外旋轉活動。如膝關節內外側疼痛,說明內外側半月板損傷。
Ⅰ~Ⅱ級為早期,主要保守治療
Ⅲ~Ⅳ級為進展期,需手術及關節鏡治療
髕骨研磨試驗:患者仰臥,檢查者一只手托住腘窩,另一只手放在髕骨上方,使髕骨與其相對的股骨髁間關節互相擠壓研磨或者上下左右滑動,有摩擦聲和疼痛不適出現。提示髕股關節軟骨面損傷和退變。
不同點: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膝痛有周期性,實驗室檢查能明確判斷。關節液的細胞總數也高于1000/mm3
患者如治療不當,經診斷已成為醫源性皮質激素膝關節病,需轉上級醫院進行專科評估和治療。
1、研磨試驗:檢查者雙手握住患肢足部,使患膝屈曲90°,然后用力沿小腿縱軸向下擠壓膝關節,并做內外旋轉活動。如膝關節內外側疼痛,說明內外側半月板損傷。
2、麥氏征試驗:患者仰臥,醫者一手握膝,另一手握足。先使患肢盡量屈膝屈髖,然后使用小腿充分外展、旋外或內收、旋內,并逐漸伸直。在伸直過程中出現疼痛和彈響聲即為陽性,檢查時小腿外展、旋內伸膝出現疼痛和彈響,多提示外側半月板損傷,小腿內收旋外伸膝出現疼痛和彈響,多提示內側半月板損傷,但臨床中也可能有與之相反的結果。
3、單足半蹲實驗:患者單足支撐,逐漸下蹲,當屈曲130°-150°時出現疼痛或者疼痛加重。多見于髕骨軟化癥
4、髕骨研磨試驗:患者仰臥,掌壓髕骨上面,使其相對的髁間關節互相擠壓研磨或者上下滑動,有摩擦聲和疼痛加重。多見于髕骨軟化癥
5、浮髕試驗:患肢膝關節伸直,放松股四頭肌,檢查者一手擠壓髕上囊,使關節液積聚于髕骨上方,另一手食指輕壓髕骨。如有浮動感,則該實驗陽性。提示關節內有積液存在。
6、膝關節過伸試驗:患者仰臥,伸膝,檢查者一手固定膝部,一手托起小腿,使膝過伸。陽性體征則提示髕下脂肪墊炎、半月板前角損傷或者股骨軟骨傷。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桑迪醫生官方立場。希望大家理性判斷,有針對性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