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半年經濟數據的發布,中國(內陸)大城市的排名又發生了新的變化。最大的看點是:在反映城市綜合實力的資金總量(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指標上,蘇州歷史性地超過重慶!中國四大直轄市中,已經有兩個(重慶、天津)被蘇州這個地級市超越!與此同時,重慶的GDP繼續在上半年超過廣州,優勢比去年同期有所擴大。上圖是截至6月末,中國(內陸)城市“資金總量”前十名榜單。蘇州的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達到了52949億元,超過了重慶的52720億元。前幾年,重慶“資金總量”表現最好的時候一度超過成都,位居內陸城市前第六。后來,重慶先后被成都、南京超過,現在又被蘇州超過。另外,杭州的資金總量繼續拋離成都、南京,逼近廣州。目前,杭州跟廣州之間的差距有9500億元左右,而杭州每年比廣州多增長2000億。如果這種態勢保持下去,4到5年左右,杭州將超過廣州。經常看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非常重視資金總量這個指標,并依據它來判斷城市的綜合實力、發展潛力,用來劃分一二三線城市。
為什么要重視“資金總量”?一個重要的原因是,GDP因為納入政績考核,而變得越來越失真。前幾年,很多省市GDP擠水分,讓我們看到了一些城市“注水”有多么嚴重。比如大連官宣的GDP,2012年就達到了7003億元,但到了9年之后的2021年仍然只有7825.9億元。考慮到這9年物價上漲因素,大連經濟總量不增反減,說明之前注水不少。GDP可以理解為一個地方年度增量財富;而資金總量,可以理解為這個城市歷年積累下來的財富。資金總量這個指標沒有納入政績考核,而且是金融系統負責統計、發布,所以真實性更高,更能反映一個地方的財富量、綜合實力、發展潛力。
比如重慶的GDP,近年來一直比蘇州高20%到25%。如果重慶真的每年財富增量都是蘇州的1.2到1.25倍,那么它的財富存量也應該是蘇州的1.2到1.25倍。
今年6月末,蘇州的財富存量——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已經超過了重慶。由此可見,蘇州每年創造財富的能力事實上是超過重慶的。最近10多年,重慶的GDP一直跟廣州比較接近。10年累計創造的GDP,相當于廣州的90%以上。那么重慶的資金總量也應該達到廣州的90%以上,但到今年6月末,重慶資金總量只有廣州的61%。
這只能有兩種解釋:第一,重慶GDP質量沒有廣州、蘇州高;第二,重慶留住財富的能力遠不如廣州,甚至不如地級市蘇州。讓我們再審視一下,中國(內陸)城市資金總量10強:
你會發現:重慶和天津兩大直轄市,終于又變更成了鄰居,一個排名第九,一個排名第十。
雖然重慶、天津跟北京、上海并成為4大直轄市,但京滬和渝津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所以我在12年前,率先提出過一個預判:在中國,二流直轄市能獲得的資源比較有限、經濟腹地有限、抽水范圍有限,未來會在跟經濟大省省會城市的競爭中,將逐漸落敗。
如今12年過去,撥開GDP的迷霧用資金總量來觀察,我們發現:廣州、杭州、成都、南京,甚至連地級市蘇州,都超過了重慶、天津。
至于反映經濟活躍度的其他指標,比如上市公司數量、上市公司市值、發明專利數量、500強民企數量等,也都基本如此。上圖是截至2022年末,GDP超過萬億的21個城市,上市公司數量和市值排序(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蘇州大幅領先天津、重慶。天津和重慶這兩個直轄市,只排名到第14和15位,也很有可能也將是他們未來在中國城市榜單上的終極排位。未來10年,重慶和天津將面臨武漢、西安、寧波、長沙等城市的挑戰。至于中國的“10萬億之城”,目前還是4個:北京(約24萬億 )、上海(19.9萬億)、香港(14.07萬億)和深圳(13.18萬億)。香港過去1年的資金總量增速是1.2%,深圳是10.2%。深圳很有可能在未來1年內,資金總量超過香港,正式成為中國資金第三城(臺北資金總量大約是深圳第一半)。
從資金總量來衡量,中國真正的四大一線城市是北上港深,1年后可能變成北上深港。雖然杭州公布的GDP只位居內陸第八(下圖),但杭州的資金總量卻高居內陸第五,最近幾年很明顯有擺脫強二線城市陣營,擠入一線城市的態勢。下圖是內陸資金總量50強城市,過去5年的增長情況:
從2017年末到2022年末,杭州資金總量大增了接近91%,在50強城市里名列第一。換句話說,過去5年綜合衡量,杭州是發展最快的城市。其次是東莞、紹興、臺州、嘉興、金華、深圳、合肥、石家莊、寧波。
這其中,浙江的城市表現非常突出,堪稱增長最好的省。一線城市中,深圳增幅77%,上海增幅71%,廣州增速56.7%,北京增幅51.7%。
上海增長好,跟國家進一步強化上海金融中心地位,設立科創板有很大關系。另外,臨港新片區獲得了更優惠的政策。
過去幾年,深圳金融中心地位因為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成立,上海科創板的出現,而有所弱化。但深圳資金總量仍然在一線城市增幅第一,跟深圳科技創新領先,不斷孵化出世界級企業有關。北京增幅最低,跟紓解非首都功能有關。正因為看到了這種態勢,所以國家決定強化北京的金融中心地位——成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強化北京經濟中心功能——成立北京自貿區。否則,北京很可能被上海超過。七八年前,北京的資金總量還相當于“上海 杭州”,現在只相當于“上海 鄭州”了。廣州過去5年,資金總量增長排名在50強城市里只位居26位,真實反應了廣州面臨的難題——科技和金融都不夠強,大的風口都沒有充分抓住。
但即便如此,廣州的增幅仍然超過重慶,重慶雖然過去5年GDP增長迅猛——“每年掙了很多錢”,但賬面上的“資金總量”增幅,只在50強城市里名列42位。
投資、買房之前,需要評價一個城市的真實實力,最真實管用的不是GDP,而是資金總量。目前的資金總量前8名: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南京、蘇州,就是中國內陸不動產最有價值的8個城市,排序跟資金總量相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