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信息
本文原載于小多金服
(ID:shalldo_sh) 轉載已獲得授權
2018年11月23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就上市公司高比例送轉股份行為做出進一步規范。結合新規、其他相關規則和案例,從高送轉的標準、應符合條件、程序、信息披露等方面摘錄要點如下。
1
高送轉
認定標準
上市公司送紅股或以盈余公積金、資本公積金轉增股份,合計比例達到以下規定數量,即需對照適用滬深交易所的相關規定。
2
高送轉
應符合的條件
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轉方案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最近兩年同期歸母凈利潤持續增長,且每股送轉股比例不得高于上市公司最近兩年同期歸母凈利潤的復合增長率((第N年歸母凈利潤/第N-2年歸母凈利潤絕對值)^(1/2)-1;若分子采用第N年中期歸母凈利潤的,分母相應為第N-2年同期的歸母凈利潤);
報告期內實施再融資、并購重組等導致歸母凈資產有較大變化的,每股送轉股比例不得高于上市公司報告期末歸母凈資產較之于期初歸母凈資產的增長率;
最近兩年凈利潤持續增長且最近三年每股收益均不低于1元,上市公司認為確有必要披露高送轉方案的,應當充分披露高送轉的主要考慮及其合理性,且送轉股后每股收益不低于0.5元。
上市公司出現以下情形的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
上市公司報告期凈利潤為負(及上交所公司預計凈利潤為負)、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或者送轉股后每股收益低于0.2元的。
上市公司提議股東、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在前3個月存在減持情形或者后3個月存在減持計劃的。
上市公司相關股東所持限售股(股權激勵限售股除外)解除限售前后3個月內。
從多種渠道向市場宣講高送轉與公司價值的關系,要求上市公司充分提示高送轉風險,到直接發布規定要求上市公司的股份送轉比例應當與業績增長相匹配,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高送轉的監管行動升級為更加嚴格的實質性要求。
案例
推演
2017年1月9日,上交所上市公司A披露《2016年度利潤分配的預披露公告》稱,經公司控股股東B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公司實際控制人自然人C提議,公司擬以2016年12月31日的總股本40.14億股,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送紅股2股、派現0.1元。同日,公司披露,提出該議案的控股股東B公司擬在未來6個月內擇機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47%。
這一曾今的10送轉12股的高送轉方案若在當下,能滿足新規要求嗎?
A公司2013-2015年主要財務數據如下表所示:
分 析
1、公司2016年年報披露時間為2017年4月29日,其2017年1月9日披露上述高送轉方案時,因2015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64.29%,且2015年、2014年歸母凈利潤的復合增長率為92.94%((2015年歸母凈利潤23,986.59萬元/2013年歸母凈利潤6,443.73萬元)^(1/2)-1),遠低于每股送轉比例120%,故不滿足“最近兩年同期歸母凈利潤持續增長”和“每股送轉股比例不得高于上市公司最近兩年同期歸母凈利潤的復合增長率”。不符合上交所《上市公司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第四條第一款規定條件。
2、公司2015年并購取得了某公司51%的股權,2015年公司歸母凈資產同比增長率為32.32%,遠低于每股送轉比例120%。不符合上交所《上市公司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第四條第二款規定條件。
3、公司2013年、2014年、2015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23元、0.07元、0.09元,遠低于1元。不符合上交所《上市公司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第四條第三款規定條件。
4、2015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64.29%,超過50%,且2015年每股收益為0.09元,送轉后每股收益將遠低于0.2元,屬于上交所《上市公司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第五條的情形,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
5、披露高送轉方案的同時,提出該議案的控股股東B公司擬在未來6個月內擇機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47%,屬于上交所《上市公司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第六條的情形,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
往事不可重來
3
高送轉
程序及信息披露
4
高送轉
注意事項
1.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轉方案的,應當同時披露向相關股東問詢其未來減持計劃的具體過程,包括但不限于未來3個月、未來6個月的減持計劃情況等,并披露相關股東的回復。
2.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轉方案時,尚未披露本期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的,應當同時披露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
3.上市公司董事會或股東籌劃高送轉方案的,應當嚴格履行保密義務,及時登記并向交易所報送內幕信息知情人。
此外,對于未達高送轉標準的送轉股行為,監管部門也會對短期連續送轉、送轉比例接近高送轉標準、以及送轉方案引起股價波動等情形進行關注,常見的關注點主要包括:
送轉方案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包括送轉方案與公司成長性的匹配性、考慮公司是否存在短期內連續送轉的情形等);
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監高持股變動及后續減持計劃(明確相關人員是否存在后續減持計劃);
控股股東的質押情況;
是否提前泄露分配方案相關信息(如披露方案前投資者調研的詳細情況);
送轉方案形成和決策的具體過程,內幕信息知情人及近親屬近期股票買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