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你有沒有遇到過孩子大庭廣眾之下就地撒潑打滾的情況?超級尷尬有沒有?
前兩天帶福林逛超市,在冰柜區,一個小女孩兒就上演了這么一出,我正好路過。
小女孩兒想吃冰淇淋,媽媽說:“不要吃了,你昨天還拉肚子來著,等好了再吃。”
小女孩兒開始嘟起小嘴:“不嘛媽媽!我要吃,我想吃!”媽媽還是搖搖頭,誰知女孩兒竟然問媽媽:“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媽媽回答:“你這是什么話,不讓你吃是因為你拉肚子了,不許吃!走!”
小女孩兒看到媽媽態度這么強硬,拽著媽媽的手,順勢就往后仰,坐在地上蹬腿,媽媽一只手拽不動她,就想另一手將她揪起來,誰知女孩兒直接躺在了地上大哭。路過的人都看她們母女二人,我能體會這位寶媽有多尷尬。
這時候寶媽溫柔地發話了:“鬧完了嗎?鬧完媽媽就帶你繼續去買東西,沒鬧完媽媽陪你。”
寶媽說完這句話,小女孩兒哭得更兇了,邊上的人甚至飛來白眼,肯定想的是:這媽媽怎么不管管?但沒想到的是,這孩子沒哭多大會兒,站起來了,而且不哭了,媽媽問她:“不哭了?那我們走?!敝灰娦∨耗四ㄑ蹨I,看到酸奶就跑了過去指著要酸奶,寶媽說:“好~”然后她們就走開了。
路人的白眼變成了敬佩,因為見過太多寶媽面對孩子撒潑打滾時,只有兩種情形:要么打孩子,孩子只會哭得更厲害,最后說一句“不要你了”然后走開,留孩子原地一直哭;要么給孩子買了,孩子不哭了。
但是這位寶媽之所以不給孩子買,是因為確實是為了孩子好,都拉肚子了,不能再吃涼的了。孩子這時候撒潑打滾純屬無理取鬧。如果寶媽按上面那兩種處理方式來的話,只會有兩種不好的結局。
①孩子越來越沒安全感,總怕媽媽不要自己。
②哭鬧可以得到好處,想要什么東西,不給買的時候,上演一出撒潑打滾就能被滿足。
而這位寶媽雖然讓孩子哭鬧了一段時間,但是卻是最管用的。也是寶媽們需要學習的,面對無理取鬧、撒潑打滾的孩子,我們只需要做三件事,也可以說是“溫柔而堅定”了。
?耐心等待
孩子鬧,是他情緒宣泄的一種方式,只是他還不知道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也不知道公共場合這樣不好,所以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媽媽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看著孩子鬧。
記得之前李玫瑾教授說孩子哭的時候,把他拽到房間里,你搬個板凳對著他坐,讓他哭,哭的時候孩子會睜三次眼。第一次睜眼,看到你看著他,他就哭給你看,第二次睜眼,你沒動,孩子看到,就會想:還再看著,怎么還無動于衷?我都哭累了。第三次睜眼:還無動于衷?算了不哭了。
李玫瑾教授這個形容可以說是很形象了,孩子就是這樣,他的每一個做法,也都是在試探,試探你的底線,試探怎樣做,你就能滿足他,當他發現這樣不管用時,也就不再用了。
?溫柔陪伴
一句“媽媽陪你”,讓孩子知道你會在他身邊,沒有拋棄他,沒有對他置之不理,這正是溫柔的表現,并且告知了孩子不鬧的話,會有什么樣的好事發生,孩子有可能在氣頭上不能立刻理解,但是,他哭一會兒就想明白了,而且你的耐心,就是給他思考的時間。
?態度堅定
堅定地態度不等于強硬的態度,不買就是不買,說到做到,前提是要讓孩子知道你不能滿足他這個要求的理由,哭鬧改變不了你的決定,撒潑打滾更不能,孩子也是知進退的。
對于那些覺得孩子公共場合哭鬧礙面子的媽媽,可能態度就不堅定了,先給孩子買了,讓他不哭再說,但孩子就知道這樣做事有效的,當你第一次滿足他,他第二次還來,當第二次他還是如此時,你堅定地不滿足他了,他可能變本加厲地改成了坐地上,你滿足了他,第三次你有不滿足了,他可能就會躺地上打滾了,孩子的這種無賴做法可以說是一步一步被逼出來的。
所以從孩子第一次無理取鬧的時候,就要堅定自己的態度。
重要提示:如果孩子的哭鬧已經影響到他人,記得把孩子抱走,到安靜的地方,等待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