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五旬的覃大爺身體一直很好,過完春節后開始覺得不對勁,渾身沒力氣,經常犯困,飯量沒以前多了,自行車也騎不動了,整個人都消瘦不少。
家里人擔心他的身體出了問題,趕緊送他到醫院檢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檢查結果顯示,覃大爺的胃壁異常增厚,周圍還出現了淋巴結腫大,胃鏡病理提示是胃體腺癌。
事不宜遲,經過綜合考慮,醫生為覃大爺安排了根治性胃切除術。幸運的是,覃大爺身體底子好,手術一個多星期后就順利出院了。
俗話說,40歲前人找病,40歲后病找人。人到中年,正在為家庭和事業奔波,身體很容易吃不消。稍不注意,疾病就會找上門來。因此,對于中年人來說,尤其要注意做好健康管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35歲以后,身體的各項機能就開始不斷下降,開始走下坡路。這一時期疾病雖然還沒有出現明顯的癥狀,但是已經逐漸在體內醞釀。
40歲以后,有很多人不是感覺腰酸背痛,就是渾身沒勁,聽力下降,反應遲鈍,容易發胖,都是人體器官開始衰老的表現。
同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和癌癥等疾病的發生風險也在40歲不斷提高,美國心臟病協會的研究曾發現,男性在45-64歲之間,更容易患腦卒中。
這一階段的人們,其實都有了一定的成就,成家立業,家庭和睦。因此,更應該對身體健康格外關注,與其70歲被動養老,不如40歲開始主動規劃,預防疾病。
很多人每年都堅持體檢,每次都安然無事,卻在中年查出癌癥,甚至癌癥晚期,為什么?
大多數疾病來得讓人猝不及防,但其實都是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爆發的。
癌細胞很狡猾,在體內悄悄潛伏,普通的體檢確實很難發現癌癥的蛛絲馬跡。在癌癥早期,基本不會影響常規體檢的生理指標,再加上沒有明顯的癥狀,所以很難發現。
那么還有體檢的必要嗎?當然有!體檢的意義,在于衡量個人的整體健康水平,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有基本的掌握,以及及時發現一些常見的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等。
至于癌癥,則要通過有針對性的防癌體檢才能發現。目前只有乳腺癌、宮頸癌、結直腸癌篩查屬于全世界公認的癌癥篩查項目。對于符合篩查標準的健康人群來說,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進行防癌體檢,防患于未然。
常規的體檢雖然無法篩查癌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癌癥發生風險,發現慢性疾病,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所以依然不能忽視。
不過,癌癥早期的癥狀雖然不明顯,容易被忽視,但也不是無跡可尋。當身體出現以下4大癥狀的時候,可能已經被癌癥盯上了,應該提高警惕,及時就診檢查。
1. 盜汗合并體重減輕
長期盜汗,同時伴隨著體重在短期內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在半年內體重下降5%以上,很有可能與癌癥有關。
2. 大便習慣改變
具體表現為長期便秘、腹瀉,腹瀉和便秘交替,腹脹、腹痛等,需要警惕胃腸道腫瘤的發生。如果出現以上癥狀,應盡快去正規的醫院進行胃腸鏡、腫瘤標志物、影像學檢查等。
3. 持續疼痛
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而且疼痛呈持續性加重,不要強忍著,要積極找到疼痛的原因,以防是癌癥引起。
4. 乏力疲勞
全身乏力,總是感覺疲勞,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這種癥狀與一般的乏力疲勞不同,經過適當的休息后也無法緩解,而且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
不幸查出癌癥之后,有的患者自暴自棄,有的患者去找民間秘方,希望自己能在短時間內痊愈。……雖然心情可以理解,但理性上,先讓我們把病情弄清楚再說。
據腫瘤專科醫生潘戰和的介紹,他建議首先弄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確診了,有沒有活檢或手術病理?因為有些情況可能只是看見了陰影或者懷疑長了一個東西,但并不是明確的診斷。若真的確診,還要確定癌癥的病理類型。
其次要弄清楚癌癥的分期。如果真的確診癌癥了,也不一定意味著就相當于被判了死刑。癌癥有早期、中期、晚期不同的分期,同一類型的癌癥,分期越早,治愈希望就越大,生存期就越長。
最后,其他一些必要的信息也要了解清楚,比如大概的治療周期、治療費用等。和主治醫生好好溝通,信任醫生的專業能力。
人到中年,子孫滿堂,更要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定期體檢,及時掌握身體健康狀況,才能減少健康帶來的煩惱。
參考資料
[1]《96歲超高齡腫瘤成功切除!不明原因乏力消瘦,警惕這種癌癥!》.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2021-02-18
[2]《普通體檢能查出哪些癌癥?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丁香醫生. 2018-05-15
[3]《查出得了癌癥怎么辦?醫生提醒:3個關鍵信息要牢記》 .腫瘤專科醫生. 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