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在我國歷史籍冊中曾被數度描述提及,最早在公元1403年,明代有關中國海上航路的《順風相送》一書中,就有對釣魚島諸島的詳細描寫。
中國地域幅員遼闊、海岸線綿長蜿蜒,在我國臺灣東北方向約190千米處有一個釣魚島群島,該群島由71個微小的島嶼組成,其中最大的那個主島就叫做釣魚島。
釣魚島又稱“釣魚臺”、“釣魚山”、“釣魚嶼”,距離浙江溫州約360千米,距離臺灣基隆市約191千米,周圍的海域面積約18萬平方公里,是中國自古以來便擁有的一方固有領土。
面積僅為3.91平方公里的釣魚島實際上并不大,形似一條正在悠閑游水的魚兒,島上地勢平坦,東側有一處形如尖塔的巖礁,中央有一處隆起的山脈橫貫東西。
因為該島身處北溫帶、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降水量集中且四季分明。沐浴在濕潤溫暖的水汽中,風景秀麗的釣魚島植被茂盛、草豐花美,就像是一顆鑲嵌在我國東南海面上的彩色寶石。
釣魚島上有沒有房舍?有沒有人居住?
雖說“釣魚島”聽上去是一個可供人們釣魚消遣的島嶼,但從諸多的古籍史冊中查閱一番才知道,這個島自從被古代先民們發現之后就一直被當成了一個魚類資源豐富的漁場。
釣魚島上有一處淡水資源,所以古代漁民們若是出海途徑此島,也會上島進行淡水補給、稍事休息等活動。或許也正因如此,釣魚島上才會有一些人類登陸、活動的痕跡。
我國一向不允許有人在釣魚島上定居或進行生產、開發活動,但若是利用無人機在島嶼的上方進行一番“鳥瞰”,會有不少發現。
釣魚島上生長著很多仙人掌、棕櫚、野山茶、海芙蓉等天然的藥用植物,很多海鳥都喜歡在這片未經人類踏足的地方棲息繁衍,因此,釣魚島還被稱為“花鳥島”。
因為要保護釣魚島群島的天然生態環境,所以釣魚島目前是絕對不允許任何人進駐、定居甚至是開發利用的。
然而在歷史上這處風水寶地又豈會不被人們所覬覦呢,通過近幾年仔細地查勘找尋,人們發現釣魚島上的確有一些簡單的房舍,這也證明了曾經有人試圖染指此島、進行過一些“入侵性”登陸。
據考證,公元1895年,釣魚島曾與臺灣一起被割讓給日本,而日本人為了充分地攫取島上的資源,命一位叫做古賀辰四郎的人在島上建起了一座鰹魚加工廠。
為了有工人承擔起繁重的工作任務,日本漸漸招來了250位國民暫居在釣魚島上,直到幾十年后,鰹魚加工廠停業,250多位日本國民離開釣魚島回到家鄉,釣魚島才恢復了昔日的安寧與靜謐。
釣魚島群島及附近的海域雖說資源頗豐,但對于不善進行野外生存的人來說,即便他能在島上尋得一處避雨遮風的住所,也沒辦法收集到全部生活所需,一旦淡水資源告急,那么想要在島上長期留居的人也勢必會頭疼不已,甚至面臨著餓斃的危機。
釣魚島群島對我國有多重要
釣魚島雖小,可它四面環海,所轄水域極其廣闊,能為人類帶來異常豐富的漁業資源,同時,島上珍稀的藥用植物資源也可以被人們廣為采拾利用。
如果你只以為釣魚島的優點僅有這些就不對了,因為據我國地質學家的勘探和驗證,釣魚島的海底擁有著儲量豐富的石油資源,而且粗略估算,這些石油資源足以供我國利用5個世紀之久,實在令人驚嘆不已,興奮不迭。
基于以上原因,我們才知道了一旦擁有了釣魚島,將勢必給國家帶來潛在的利益鏈條以及豐富的戰略儲備,這也就不難讓人理解為何日本方面從古至今一直都不放棄對釣魚島的染指和野心。
但我們中國人知道,不但釣魚島始終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就連其附近的琉球群島也同樣不是日本的轄地,更不是日本的領土。
釣魚島始終都是中國的,島上及附近海域豐富的自然資源值得被人們好好保護起來,我們力求維持釣魚島群島的天然風貌就是一種可持續性的發展與保護,相信在這種正確發展觀的指導下,蘊藏在釣魚島群島周圍的資源潛力也會與日俱增、長久存在。
堅決反對任何其他國家強占釣魚島,中國對釣魚島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美國、日本等國家曾擅自“自我定義”,宣稱將釣魚島群島的施政權歸為己有,但他們這種私相授中國領土的行為,完全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我們全體中國人堅決否認、堅決反對!
公元1895年,日本又借甲午中日戰爭的余果,將釣魚島“秘密”地編入了日本的版圖,還以“誰先占領,誰先擁有”的荒誕理由將釣魚島群島做成了他們的主權領地。
實際上任何人都能看出來,日本的這種妄舉是侵占中國領土的非法行為,在國際法上根本找不到任何依據。無論如何擅作主張,日本人都絕對不會蒙蔽中國人的雙眼,釣魚島是中國的,只有中國才擁有釣魚島的主權。
歷史不容遺忘也不容篡改,公理和法律也不容任何狂徒加以挑戰甚至是歪曲。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其他國家的謊言和障眼法都不能變成真理。
我們每一位中國公民都堅持釣魚島群島是中國領土的客觀事實,無論誰敢妄加評議,中國對釣魚島始終擁有完整的領土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