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高血壓病友很抗拒跑步。他們覺得跑步后,心率加快、血壓會進一步升高,很危險!的確,跑步時血壓會上升,尤其是在不注重自身健康條件,盲目追加運動量的前提下,容易引起危險。
但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跑步結束后的血壓,會下降很多且能持續較長時間。可以說,它是效果絕佳而且免費的“黃金降血壓”!
但反過來,如果不注重科學原則,跑步也是一枚致命的炸彈。下面,“問上醫”給您詳細介紹跑步對血壓的影響,又該如何科學跑步。
跑步時,肌肉需要大量血液提供足夠的氧氣。體內的神經系統會及時加快心律,并釋放擴張血管的激素,使流經肌肉的總血量增加。
雖然這兩項因素一個會使血壓升高,一個會使血壓下降,但總體而言血壓是輕微上升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慢跑等非劇烈運動的情況下,血壓會升高約10毫米汞柱左右。
很多人有這樣的感覺:運動后,會感覺暢快淋漓!內心的憂愁也會一掃而空。
這是因為,運動時大腦會大量分泌能改善抑郁、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的物質。這種物質能減緩心率、舒張血管,從而使血壓降低。
研究證實,運動可降低靜息血壓。可使收縮壓下降約10-15毫米汞柱,可使舒張壓下降約4-9毫米汞柱。
因此,慢跑有明顯的降血壓效果,是高血壓重要的非藥物治療手段。
運動后的血壓降低效果持續時間較長。無論是正常人還是高血壓患者,一次10分鐘以上、中低強度運動的降壓效果可以維持10-22小時。
有研究發現,慢跑6周后,參與者的平均收縮壓,由慢跑前的149,變為116mmHg。舒張壓由97變為76mmHg。這表明長期有氧運動可以使血壓得到改善。
研究者認為,這與下列因素有密切關系:
(1)血脂、肥胖改善,使外周阻力降低
長期有氧運動,可以有效改善血脂水平,也能夠達到減肥效果。血脂減少能改善血液粘稠狀態,減肥能改善末端血液循環,這些都能降低血管外周阻力。
阻力越小,所需推動血液流動的力就越小,即血壓降低。
(2)能夠降低內皮素-1濃度
長期有氧運動可以使血漿內皮素-1水平明顯下降,而這種激素會使血管收縮。
(3)長期有氧運動對一氧化氮的影響
一氧化氮(NO)是血管內皮細胞分泌物質,它是血管舒張的信號,能使平滑肌松弛,血管舒張。
有氧運動可提高機體組織對一氧化氮的敏感性。研究者發現,有氧運動可顯著提高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長期中等強度以上的有氧運動效果更明顯。
跑步雖好,但不是所有高血壓患者都能跑,且跑步的量也因人而異!要記住以下4項原則:
原則一:身體有適合跑步的基礎
原則二:自己要會掌握運動強度
客觀指標:
運動時心率應該控制在儲備心率的50%以下。可以簡單用170—年齡來進行近似計算。如60歲人,最大心率應該控制在110以下。主觀感覺:
運動時心跳呼吸加快、身體微出汗、微喘,自我感覺稍微有點累但可承受,跑步時可與人交談,在休息10分鐘后,心率基本能夠恢復到正常。原則三:避開清晨和下午5-6點這兩個血壓高峰期
受體內激素和生物鐘的控制,我們的血壓在一天內有出兩個高峰:
慢跑最好的時間應該是在晚上6點半-7點左右開始。
如果血壓不是上述勺型波動,還需要查看24血壓波動曲線。避免在血壓高峰跑步。
原則四:循序漸進
不要一上來就慢跑,可走跑結合,跑量的增加需要循序漸進。可以每周進行3~4次,一次20-30分鐘的跑步。一般跑步1個月,就能取得明顯的降壓效果。
以上正文內容結束。
高血壓患者,需根據自己的血壓值、心率值,實時調整運動強度。運動強度過高,則有可能在運動中出現血壓過高的問題,誘發卒中、心梗等危急事件!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問上醫精選”推薦您購買一個能24小時監測血壓、心率的電子手環。高血壓病友們,可對比上臂式血壓計校準后使用,以指導您調整運動強度,避免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