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的具體病因尚不明確,讓我們非常疑惑的是,為什么它說來就來,而且,一旦發展到晚期,就很難以治愈,讓人防不勝防!
但是,您知道嗎?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勤儉”的好習慣,卻正悄悄的成為滋養癌細胞的溫床!那么,今天一起來看看哪些勤儉的習慣會成為危害我們健康的隱患吧?
這些“勤儉習慣”會增加患癌風險
1.炒完菜馬上關掉抽煙機或炒菜不開油煙機
有些人做飯不喜歡開油煙機,感覺太費電,開窗通風就好,能省則省;或一炒完菜馬上就把抽油煙機關掉,感覺節能又省電。
但食物在烹飪過程中會產生高溫油煙,這些油煙的主要成分為丙烯醛,會刺激鼻子、眼睛、咽喉粘膜,長時間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此外,油煙中還含有一些致突變物和致癌物,如苯并芘、丁二烯、苯酚等,長期吸入可誘發肺組織癌變。若長期籠罩在油煙中,患肺癌的風險會比普通人增加2~3倍。
而一炒完菜馬上就關油煙機也不可取,因為油煙機要抽掉油煙,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如果炒完菜馬上就關掉油煙機,那肯定會有漏網之“煙”。而這些沒有排出去的油煙,往往會通過呼吸道跑進人的肺里,長期如此,就可能會成為健康隱患。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廚房油煙,其實它對人體傷害是非常大的。有研究顯示,油煙增加了中國不吸煙婦女患肺癌的風險。
建議
正確使用油煙機,炒菜前可先把油煙機打開,能將油煙吸收的更全面;炒菜時無論時間長、短,只要開爐就要打開油煙機;炒完菜后,應等3-5分鐘再關油煙機,可以更好吸收漂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油煙顆粒或有害氣體。
日常可盡量少爆炒、煎炸,因為這些烹飪方式更易產生油煙。而炒菜時可佩戴口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油煙直接進入體內。
2.炒菜之間不刷鍋,直接炒下一道菜
有些人會覺得,炒完一道菜,洗一次鍋,既麻煩又費水,感覺沒有必要。所以,只要食物不串味,一般就不會中途刷鍋。但其實這樣,不僅會影響下一道菜的味道,還會給健康帶來隱患。
因為,大多數的菜是含碳有機物,在持續高溫加熱下,會轉化為強致癌物苯并芘。而通常食物生成為苯并芘的最低溫度為350~400攝氏度,而一般置于爐火上的鍋底常能達400攝氏度以上。
簡單來說,就是在不刷鍋繼續加熱的情況下,鍋里的油脂和食物殘渣會很容易轉化為苯并芘。更可怕的是,這樣煮出來的菜,苯并芘含量甚至高于直接燒烤的食物,尤其是魚、肉等富含蛋白質、脂肪的菜肴,其含量更高。
建議
別偷懶,更別覺得浪費水和鍋里剩余的油,炒完一道菜后,一定要刷鍋后在繼續炒下一道菜。
3.使勁搓洗筷子
很多家庭喜歡用竹木筷子,材料天然又經濟實用。在每天飯后洗碗筷的時,大部分人都習慣把筷子成把搓洗,而為了洗得更干凈,還會特別使勁的搓洗。然而,這個看似勤勞的好習慣,卻暗藏致癌風險。
因為,竹木筷子成把搓洗,尤其是越使勁搓洗,就越可能會破壞筷子外表的保護層,使筷子之間摩擦出一些凹槽裂紋,從而導致容易殘留或滋生微生物。
而且,很多人洗完筷子會直接放在筷籠里,而在這樣濕漉漉的環境,就給了病菌可乘之機。更可怕的是,還可能會滋生可致肝癌的病菌“黃曲霉素”。
建議
家里竹木筷子不要成把搓洗,最好分開清洗;清洗時不要用硬物破壞筷子表面,應用洗碗布蘸洗潔精輕柔擦洗;筷子洗干凈后,應瀝干水再放進筷簍,筷簍要放置在通風干燥處。
竹筷或木筷最好3~6個月更換一次,如果筷子出現裂痕、變形,變色等情況,就應盡早更換新的。
4.大桶食用油開封后使用很久或油炸食品用油反復使用
很多人在超市優惠時會購買大桶或大量食用油,因大桶油一般會比小包裝的更經濟實惠,會認為食用油只要在保質期內都是可以食用的,所以優惠時會多買一些儲存。
但其實不然,有調查顯示,食用油一旦開封,3個月就是安全用油的臨界點,開封3個月還沒有吃完的油,就相當于我們身邊的一個危險致癌因素。
因油脂氧化和酸敗后,常有黃曲霉毒素污染,會產生一股“哈喇味”。而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劃定為1類致癌物。所以,如食用這樣的油,輕則會引起嘔吐、腹痛腹瀉;若長期食用這種酸敗的油炒菜,還可能令患癌癥風險大幅增加。
還有一種就是煎炸食物剩余的油,因怕浪費,便留作下次炒菜使用。但用過的油,油煙點會降低,再使用時不但會產生更多的油煙,而且油里還會含有上次使用后殘留的有害物質,再次受熱也更容易產生致癌物。
建議
開封的食用油最好在3個月內用完;如果家里人少,最好買小包裝的油,經常換新油。
油瓶最好不要擺在陽光能直射的地方,這樣更容易加快食用油氧化。
而煎炸用油不建議重復使用。
5.餐桌上總有隔夜菜
一般家里吃不了的飯菜,經常會放在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還在繼續吃。但蔬菜里面通常含有硝酸鹽,在細菌的作用下,硝酸鹽就會轉變為對人體有害的亞硝酸鹽,存放時間越長,亞硝酸鹽含量越多。
偶爾吃一頓可能沒有關系,但如果我們長期吃這樣的剩菜,攝入的亞硝酸鹽過多,就會對人體造成一些影響,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可能會致癌。
建議
每餐可少做一些,盡量不要剩余。
但如果做多了,那么肉類的亞硝酸鹽含量相對比較少,所以剩余肉菜馬上放入冰箱,可以下一餐吃(但也不要超過一天);而綠葉類的隔夜菜最好扔掉,因為它的硝酸鹽含量較高。
這4個習慣會讓您更健康
1.健康均衡飲食
飲食清淡,飲食中的鹽每天不超過6克;多吃新鮮蔬果、谷類和豆類,每天最好吃5種以上;每天攝入紅肉少于90克(如牛、豬、羊肉)、少吃加工肉類(如香腸、火腿);戒煙,限酒。
2.堅持運動
可根據身體情況制定運動項目,每周堅持運動3~5次,每次持續30~45分鐘。
3.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能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維持正常的抵抗力,有利于抵御癌癥基因的沖擊,避免罹患各種惡性腫瘤。至于睡多久,可因人而異,一般每晚6~8小時的睡眠為好。
4.定期體檢
應定期進行體檢,了解身體情況。如有癌癥家族史、有危險因素人群應每年定期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并請醫生制定合理的癌癥篩查方案。
其實,癌癥并不是突然出現的,它有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而且,根據已經獲得的知識,有近50%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而這些可預防的癌癥中,80%都與生活方式有關。
來源: 吉林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