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沖刺】2020創新語用題——紅樓夢里考修辭及綜合檢測2
1.我國四大名著的回目都是運用對偶修辭手法撰寫的。下列回目是打亂了順序的,請寫出各自對應正確的四組,只寫序號,要區分序號先后順序。①史大郎夜走華陰縣 ②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③曹操煮酒論英雄 ④八卦爐中逃大圣⑤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⑥關公賺城斬車胄 ⑦五行山下定心猿 ⑧金鴛鴦三宣牙牌令【解析】本題不僅考查對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題、主要情節要了解掌握。還涉及對偶修辭的運用。①⑤中“史大郎”“魯提轄”都是《水滸傳》中人物形象。②中“史太君”是《紅樓夢》中的賈母,賈母姓史,所以又稱史太君⑧中的鴛鴦是賈母身邊的得力大丫環。故②⑧對應《紅樓夢》;③⑥中“曹操”“關公”是《三國演義》中重要人物,故對應《三國演義》;④中“八卦爐中逃大圣”是寫孫悟空觸犯天條被放入太上老君八卦爐中燒煉,悟空因禍得福煉成了火眼金睛,從八卦爐逃出。⑦“五行山下定心猿”也是《西游記》中精彩情節。除了要分組對應名著,還要考慮上下聯的順序,從對聯尾字的平仄來判定,一般是仄起平收。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三句話,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讀《童年》,我們可以體會到俄羅斯下層人民生活的苦難;讀《水滸傳》,我們可以感受到義薄云天的豪情;讀《格列佛游記》,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英國統治階級的罪惡。【答案】讀《三國演義》,我們可以領略到諸葛亮舌戰群儒的風采;讀《西游記》,我們可以欣賞到孫悟空嫉惡如仇的性格;讀《紅樓夢》,我們可以了解到封建社會大家庭的興衰。【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仿寫句子的能力。句式“讀……,我們可以……”,且要注意“可以”后面是一個動賓短語,這個短語是定語加中心詞的形式。其次要注意所寫的讀過的作品和“可以”后面的內容的相關性,不能寫得驢唇不對馬嘴。3. 請結合《紅樓夢》中的這首判詞,運用排比或比喻的修辭手法描繪這一女性形象。要求明確寫出該人物姓名,表現人物特點,不少于80字。【答案】判詞描寫的人物是賈探春。她志向高遠,精明能干;她有才情,有遠見,敢說敢做;她機敏靈巧,工于心計;她自尊自強,卻又自卑。這朵賈府中嬌艷的玫瑰花偏身逢末世,“才”“志”得不到充分發揮,最后遠嫁他鄉。【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的能力、正確使用常見修辭手法的能力以及理解文學名著內容的能力。本題考查對《紅樓夢》中的判詞的解讀能力。判詞說的是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是說探春才華出眾而且志向遠大,見《紅樓夢》中探春理家和查抄大觀園。“生于末世運偏消”,是指她生活在逐漸沒落的賈府,且并非正室所生而是出自側室趙姨娘。后兩句是指探春遠嫁,在《紅樓夢》接近尾聲時,一位遠方王爺聘下探春,探春被迫遠嫁。根據判詞運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辭手法表現人物特點,不少于80字即可。4. 請參照示例(句式不必一致),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給下面三位人物分別寫一則評價。示例:《水滸傳》中的林沖:雪壓山神廟,英雄遭難落荒地;火燒草料場,義士殺敵上梁山。王熙鳳:八面玲瓏,放誕潑辣,明是一把火;巧言狡黠,機關算盡,暗是一把刀。祥林嫂:一生若草芥,譏笑聲中行乞魯鎮;殘年如風燭,祝福聲里慘死街頭。【解析】試題分析:注意對聯的要求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注意對聯的要求是字數相同,詞性一致,結構形同,然后注意押韻,從音韻的角度注意仄起平收,仄可以理解為現代漢語的三、四聲,平可以理解為現代漢語的一、二聲。5. 文學名著是人類的精神食糧。閱讀名著,能感受文化的魅力;閱讀名著,能領悟偉人的思想;閱讀名著,能洞察社會的真相。在閱讀中,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華,精神得到愉悅。為激發人們對名著的閱讀興趣,請從《紅樓夢》《家》《巴黎圣母院》等三部名著中任選一部寫一段推介詞。(15分)【答案】“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曹雪芹用十年淚訴了一部千年不遇的文學奇葩。她將寶黛“誰道金玉良言,俺只念木石前盟”的癡情娓娓道來,她將釵黛四春“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的才情性格細細雕琢,她將大觀園女兒們“千紅一窟,萬艷同杯”的悲劇深深嘆息,她將四大家族“落得個白茫茫雪地一片真干凈”的崩塌沉沉叩問。她是一部書寫愛與自由、奉獻與舍予的傾情之作,她也是一部詰問腐朽與專制、玷污與創傷的控訴之作,她更是一部探尋文化與人心的傳奇之作。每個讀者都有獨自的《紅樓》。【解析】試題分析:所謂推介詞,顧名思義就是指推薦介紹某種事物的文字。至于名著的推介詞,可以從小說的三要素和主題思想等內容和自己的閱讀感受等方面來介紹。1.閱讀《紅樓夢》中香菱學詩、黛玉教詩的片段,有人認為,黛玉堪稱課改實踐的優秀語文教師,請你認真閱讀名著片段,體會黛玉教詩時體現出了哪些好教師的特質,概括出其中的三點,三句構成排比句式,每空不得少于8個字。黛玉道:“正是這個道理,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香菱笑道:“我只愛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的真有趣!”黛玉道:“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淵明,應玚,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香菱聽了,笑道:“既這樣,好姑娘,你就把這書給我拿出來,我帶回去夜里念幾首也是好的。(1)黛玉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的好老師(2)黛玉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的好老師(3)黛玉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的好老師【答案】她是一個自信且能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的好老師 她是一個善于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揣摩和積累的好老師 她是一個懂得引導藝術循循善誘的好老師(她是一個極具平等意識而又善于鼓勵的好老師)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個性化閱讀文本、提出自己見解的基本能力。這是一道開放性的探究題,解答此題,要首先明確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據自己的觀點,結合著文本的具體內容,聯系現實生活,闡述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當香菱向黛玉說明求教之意時,黛玉欣然應允說:“既要作詩,你就拜我作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什么難事,也值得去學”“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可見她是一個自信且能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的好老師;在關于學詩入門的對話中,黛玉說“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淵明,應玚,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她要求香菱讀詩要讀精品,這樣,就能為自己打下正確而良好的根基。此外,還可以讀一些陶淵明、應玚、謝、阮、庾、鮑等人的二流作品,以便進一步開闊自己的文學視野。她對于陸放翁的“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這樣三四流的通俗之作是看不上眼的,告誡香菱“斷不可學這樣的詩……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可見,她是一個善于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揣摩和積累的好老師;黛玉教育香菱讀詩要循序漸進。她要求香菱先學詩佛王維的五律百首,次學詩圣杜甫的七律一二百首,再學詩仙李白的七絕一二百首,并告訴香菱要以這三人的詩歌“作底子”,而后閱讀陶淵明、“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等人的作品。可見,她是一個循循善誘的好老師。2.請從《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香菱之中選擇一人,用一種花來比喻她,并簡要陳述這樣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據原著,自圓其說。牡丹因其適應性強,種植面廣,路邊花園皆可見。看似普通,然色澤不凡,于平淡中見華貴,故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正所謂“任是無情也動人”也。用牡丹比喻沉穩大氣的薛寶釵,再恰當不過。寶釵最主要的性格特點,便是端雅、溫潤。書中第八回通過寶玉之眼,說她“看去不見奢華,惟覺雅淡。罕言寡語,人謂裝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第三十七回海棠社詠詩時,寶釵便有“珍重芳姿晝掩門”、“淡極始知花更艷”的句子。雖詠的是白海棠,但其所透出的穩重而不失珍美的品性,與寶釵、與牡丹何其相似!林黛玉寄居在安富尊榮的賈府,遍覽姹紫嫣紅,卻仍獨愛那片清雅高潔的瀟湘竹,恰如一朵潔白清雅的白蓮。她芳姿翩然,才思敏捷,如白蓮般香遠益清。她惜花、葬花,為花立冢,不同流俗,如白蓮般出淤泥而不染,潔凈天然。黛玉與寶玉木石前盟,真情繾綣,共讀《西廂》。二人相知相愛,如白蓮之藕,斷而絲連,堅韌而高潔,映水漣漣。林黛玉這朵白蓮永遠芬芳四溢。 [點評] 用白蓮比喻林黛玉,能夠結合小說內容“瀟湘竹、葬花、木石前盟、共讀《西廂》”,將白蓮的特點與黛玉的品質一一聯系,二者相得益彰。“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海棠的花姿瀟灑,花開似錦,有溫和、美麗、快樂之寓意,這,都與史湘云的特征相吻合。她美不亞于寶釵,才不亞于黛玉,心直口快,開朗豪爽,風流倜儻,不拘小節,雖父母雙亡,跟隨嬸子生活,但我們看到的,依舊是一個快樂、大氣的史湘云,這與海棠何其相似!3. 某中學研究型學習小組舉辦《紅樓夢》讀書交流會。主題是“《紅樓夢》詩詞鑒賞”。請為主持人寫一則開場白。要求:①緊扣主題;②表達得體,富有文采,至少使用一種修辭;③不寫稱呼語、問候語;④不超過60字。(4分)【答案】“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這是寶釵的思想寫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是黛玉的生活環境,《紅樓夢》詩詞文質兼美。今天我們將對它進行專題鑒賞,希望同學們積極發言。 《紅樓夢》中的大觀園、《邊城》中的小鎮茶峒、《老人與海》中的大海,是作者創造的獨特的文學世界。請選擇其中的一個,寫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詩,抒寫你對它的印象。要求:依據原著,至少使用兩種修辭方法。120字左右。大觀園是寄托了作者人生理想和社會理想的清凈之境,是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的女兒國,是太虛幻境的凡世化身,是天地間至情至性、至美至圣的所在。大觀園是一面鏡子,照出來女兒尊貴、青春叛逆、詩意生活、理想新世界、兒女真情及情之悲劇。《老人與海》中的大海:老人既對海有依賴性,更對海有一種征服欲望。眺望去,不見白浪滔天,但見漁帆點點,以及老人那曬的古銅色的發光的皮膚,敏銳的眼神,善良的笑貌。他不會去欣賞所謂的風景,或許是看慣了,他唯一關心的是起航的方向、船下的巖焦和天氣的變化。在海上老人可以享受到別的地方難以企及的安寧,海也是老人抗拒命運抗拒自然的的角斗場。茶峒,地處湘西崇山峻嶺中的一個古老的小鎮,文學大師沈從文筆下的《邊城》。提到茶垌,我們不禁要問清水河畔船總順順家的吊腳樓還在嗎?耳畔仿佛響起賽龍舟的激越鼓點聲,眼前仿佛呈現翠翠歡呼雀躍的神色,翠翠如今可安好?二佬回來了嗎?一個風光旖旎,民風淳樸的邊遠古鎮,一段美麗而憂愁的愛情故事,讓人牽掛、讓人尋覓、讓人流連!明凈的風光、淳樸的民情、美麗的故事永遠定格在《邊城》。【解析】《紅樓夢》中的大觀園、《邊城》中的茶峒、《老人與海》中的大海,是作者創造的獨特的文學世界。在寫作本題的時候,需要學生準確細致理解題目的主要內容,結合題目進行具體分析,這是寫作本題的關鍵。選擇一個意象分析,在具體寫作本題的時候,需要學生結合自己對所給作品的具體理解進行分析,如寫《老人與海》中的大海,可以從大海所展示出人物特點的主要內容進行具體把握,如凸顯出大海的一種寬廣胸懷,展現出大海耀眼的特色,呈現出大海的一種風景之美等角度進行具體把握。5.請從下面題目中任選一題,按照要求作答,100字左右。(1)小說《紅樓夢》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請從林黛玉、賈寶玉中任選一人,為其寫一則100字左右的頒獎詞。要求:①請先將所選人物姓名寫在答題卡上,然后寫頒獎詞;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語言表達生動、連貫、得體;④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2)你最喜歡《紅樓夢》中哪個情節?請說出理由。要求:請先將最喜歡的情節寫在答題卡上;情節概括準確,理由充分;100字左右。(1)林黛玉:好一出“木石前盟”,一生的眼淚便是為酬報前世的灌溉之恩;好一個“豪門旺族”,一入門中便只能“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美貌多情,可惜的是體弱多病,風流態度,卻只能細心多慮。賈寶玉:令人又愛又恨又憐。愛他反抗叛逆,視功名為糞土,視愛情為至上,是在封閉的環境中開出的一朵自由之花;愛他聰穎智慧,尊重女性,說過"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兒是泥做的骨肉";恨他也是一位薄情的主子,在自己無心之過下毀了金釧兒的性命;憐他追求平等和自由一生,卻換來了一場”白茫茫大地真干凈"。(2)最喜歡的情節是王熙鳳出場。理由: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人未到,“笑聲”先到的“放誕無禮”,和眾人“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形成鮮明對比,這恰恰是在榮國府地位超群的體現。一登場又有“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更見其實力不俗。【解析】兩個題分別屬于記敘、議論類微寫作。下面我們逐個審題:先說第①個應用類微寫作。首先要了解頒獎詞是在某一主題的頒獎典禮上,對獲獎對象的事跡所作的一種陳述評價性的禮儀文稿。給人物寫頒獎詞要從大處著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欽敬的事跡,簡要概述。然后選擇《紅樓夢》中自己最熟悉的林黛玉或賈寶玉中的一個,抓住性格特點,比如:林黛玉敏感多情、體弱多病,美麗多愁等。寫作時,語言表達要生動,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第②道題是兩個小問題,先要簡述自己最喜歡故事情節,并寫出喜歡該情節的理由。在簡述情節是,要把人物、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交代清楚,然后從人物、情節、主題、藝術效果、讀者感受等角度談理由。注意有數字限制。【點睛】相對于大作文容易出現的“假大空”應試體癥狀而言,微寫作貼近生活、緊扣教材、聯系時事的命題特點更有利于考生抒發真情實感,客觀描述事物,準確表達觀點。微寫作的考查要求常常與表達方式、修辭、句式、人稱、角度等語言表達聯系起來。微寫作的形式多樣化,可以是改寫、擴寫、縮寫、仿寫以及種種片段性寫作。從本質上說,微寫作是語言綜合運用題。1.名著插圖以其高度的藝術性為人所稱道。請欣賞下面這幅《紅樓夢》插圖,用一句話點評畫面內容。要求:合理想象,并用上“共讀西廂”這個短語。【答案】示例一:寶黛在林下耳鬢廝磨,沉浸在共讀西廂的美好意境之中。示例二:共讀西廂的一幕,在寶黛的心里成了永恒的甜蜜的回憶。示例三:寶黛共讀西廂,展示了一幅純凈如水的愛的畫面。【解析】本題考查圖文轉換和語言表達準確、連貫的能力。解答此題,要考生審準題干要求:用一句話點評插畫。解答時,依照先整體后局部、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等原則觀察畫面的圖片、文字、氛圍、情感等,特別注意聯系《紅樓夢》情節,分析“共讀西廂”所展現的情感。本題是名著插畫,考生需要把握原著的情節和人物關系,一句話點評時要讓內容描述、人物關系、情感氛圍始終為名著《紅樓夢》服務。同時“共讀西廂”中,考生還要將《西廂記》中人物情感,與《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二人的情感相聯系,點評內容時要注意贊美“共讀西廂”的甜蜜、純凈之情。【點睛】點評類語言運用題,考生要做到“四要”,一要讀懂材料,為點評打下基礎;二要評在點子上,選準角度,一語中的;三要評得生動而鮮明,言簡意賅。A.賈妃看畢,稱賞一番,又笑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紅樓夢》第三十三回)B.那兩位記者都說:“今天方博士舟車勞頓,我們明天早晨定會駕臨府上聆教。”便轉身向方老先生恭維,陪著一路出車站。(《圍城》二)C.蕭云仙道:“小弟新到貴處,仰慕賢人君子。前日奉讀老先生懷古佳作,所以特來拜謁。”(《儒林外史》第四十回)D.雨村聽了,并不推辭,便笑道:“既承謬愛,何敢拂此盛情。”說著,便同士隱過這邊書院中來。(《紅樓夢》第一回)【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得體的能力,解答時要依據語境,看準對象,注意適應場合,把握語體,仔細判斷。A項,“愚姊妹”謙稱自己的妹妹,使用得體。B項,“駕臨”,敬辭,稱對方到來。此處用于自己,不得體。《圍城》原文為“那兩位記者都說:‘今天方博士舟車勞頓,明天早晨到府聆教。’便轉身向方老先生恭維,陪著一路出車站”。C項,“奉讀”敬詞,“拜讀”的意思,使用得體。D項,“謬愛”,錯愛。稱人見愛的謙詞。使用得體。故選B。3.在下列語段橫線處依次填入的句子,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紅樓夢》是部偉大的現實主義文學巨著,不知打動了多少讀者的心。每一個讀懂它的人都會被書中人物的命運深深牽動,恨不能與其生,與其死,但也必須進得去,出得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今天的青年人雖不致如此迷眩,也須把《紅樓夢》當作文學作品來讀,進得去也出得來才好。②文學的美常常是在最細微處令人拍案叫絕的,不進到書中去怎能體會到?③據傳清代有一商人女兒讀《紅樓夢》入了迷,竟至臥床不起,她的父母把書燒了,她在床上大哭道:“奈何燒殺我寶玉!”這就是進得去出不來的典型了。④所謂出得來,就是說不要被書中所表現的兒女之情“迷眩纏陷”。⑤所謂進得去,當然是指充分欣賞《紅樓夢》的文學美,充分體會曹雪芹筆底的波瀾、筆端風力,感知作品中人物的一顰一笑。【解析】連貫的題目應注意時空語序、邏輯語序、陳述對象一致、句子結構對稱等問題,答題是先確定某幾組句子肯定是挨著的,據此排除其它選項,然后總體審查。根據文意,首先應介紹“進得去”“出得來”。故⑤②④③,最后總結并提出觀點,即①。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中學生讀《紅樓夢》到底要達成怎樣的目的?方向錯了,名著閱讀教學就會貶值。有些教師引導學生關注《紅樓夢》中的飲食、服飾、園林、詩詞等文化,將《紅樓夢》上成了關于傳統文化的普及課。教師這樣做或許有自己的理由:①____。但問題在于,如果要普及傳統文化,《紅樓夢》并不是最佳選擇。②____,讀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更直接;要了解詩詞文化,③____,畢竟曹雪芹并非以詩詞名世。至于園林、飲食,普及性的讀物就更多了。【答案】①《紅樓夢》是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 ②要了解古代服飾 ③讀《唐詩三百首》更有收獲 【解析】本題考查語意銜接連貫的能力。此題三個補寫句子都在句中,依據上下句內容的提示,綜合主語一致、時間邏輯順序、詞語搭配、意境氛圍等角度判定出正確選項。這段文字談的是教師如何指導中學生選擇經典作品閱讀才更有價值。①處填寫教師這樣做的理由,可以根據上文“將《紅樓夢》上成了關于傳統文化的普及課”,推斷此處要出現“傳統文化”這個關鍵詞,再考慮句子的連貫性,需要點出“《紅樓夢》”字眼。②③兩處可以互相參照。由“《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要了解詩詞文化”,可知,②處應填寫“要了解古代服飾”之類的話語。③處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所填寫的書目只要能夠借以了解詩詞文化即可,同時應使用“讀……更……”的句式。【點睛】補寫句子題語言靈活,語境多樣。要先把握語段的話題對象和中心觀點,確定補寫類型是總攬式補寫、結論式補寫還是過渡式補寫,重點抓住關聯詞、代詞、動詞、形容詞等詞語或冒號、分號、頓號等標點符號的提示作用,做到文從字順,語義貫通,邏輯嚴密,不超字數。在中國小說史上,無論就哪個方面而言,《紅樓夢》都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紅樓夢》是中國小說中反映時代最深刻的作品,具有極高的思想性。《紅樓夢》的敘事結構也有了重大突破。它改變以往多數小說情節和人物單線發展的特點,創造了一個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藝術結構,使眾多的人物活動于同一時空,情節的推移也具整體性。《紅樓夢》的語言運用更達到 的地步,它以北方口語為基礎, 傳統文言中的精華,融會貫通,形成高度藝術化的文學語言。作者往往只需用 ,就可以勾畫出一個個性鮮明的形象;作者筆下每一個典型形象的語言,都獨具個性,像寶釵的雅,黛玉的尖,鳳姐的俗,薛蟠的粗等等,使讀者僅憑這些語言就可以 人物。作者的敘述語言,包括小說里的詩詞曲斌,不僅能與小說的敘事融成一體,而且也能為塑造典型性格服務,做到了“詩如其人”—( ),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由于以上卓越的各方面的成就,因而使《紅樓夢》無論是在思想上或是藝術上都別具面貌,呈現出永久的藝術魅力,卓立于世界文學之林。(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2).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由于以上各方面的成就的卓越,因而使《紅樓夢》無論在思想上或是藝術上都別具面貌B.由于以上各方面的成就的卓越,因而《紅樓夢》無論在思想上或是藝術上都別具面貌C.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卓越的成就,因而使《紅樓夢》無論在思想上或是藝術上都別具風貌D.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卓越的成就,因而《紅樓夢》無論在思想上或是藝術上都別具風貌(1).B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求,然后把握成語的意思,再結合語境辨析正誤。“登堂入室”,也說升堂入室,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登峰造極”,比喻達到頂峰;語境是說《紅樓夢》的語言運用達到頂峰,應為“登峰造極”。“兼采”,同時采納;“博采”,廣泛地采納;語境是說同時采納“北方口語”和“傳統文言中的精華”,應為“兼采”。“三言兩語”,指很少的幾句話,形容較簡短、簡潔;“只言片語”,個別的詞句,片段的話語,形容話語零碎;語境是說作者語言的簡潔,用“三言兩語”恰當。“判斷”,斷定,肯定或否定某種事物的存在;“判別”,辨別(不同之處);語境是說辨別人物,應為“判別”。故選B。(2).A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的連貫性。解答本題,考生應先瀏覽括號前后的內容,把握語境,然后應依據上下文的相關提示語進行準確補寫。前面說“做到了‘詩如其人’”,之后使用破折號,表明后面是對前面的解說,而前面的“詩如其人”是指小說里的詩詞曲賦同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點極為相似,所以應選“與(和)……”句式,這就排除BCD三項。故選A。(3).D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瀏覽劃線句,然后按照主謂賓的成分壓縮句子,先觀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殘缺等問題,再分析修飾成分。“由于以上卓越的各方面的成就,因而使《紅樓夢》無論是在思想上或是藝術上都別具面貌”,第一處,“由于以上卓越的各方面的成就”定語語序不當,應該為“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卓越的成就”,排除AB兩項。第二處,“由于……使……”成分殘缺,濫用介詞導致主語缺失,應刪去“使”,還“紅樓夢”的主語地位。“面貌”與“風貌”在作“風景、景象”時,意思相近,排除C項。故選D。王維在《使至塞上》膾炙人口,“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紅樓夢》里香菱說 :“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似的。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你是否同意香菱的話,為什么?請結合《香菱學詩》的有關內容加以解答。【答案】同意。因為詩歌以意境為上,語言可以平中見奇,出乎意料也能入乎情理。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解析】該題考查學生閱讀名著,賞析詩歌語言的能力。答題前,先通讀材料,仔細理解語段的內容。抓住問題,仔細審理,然后結合相關內容回答。本題要求分析王維《使至塞上》中,香菱對“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直”和“圓”的分析是否有道理。并結合《紅樓夢》中《香菱學詩》的相關內容加以分析。《香菱學詩》中有相關情節。黛玉:“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香菱笑道:“詩的好處,有口里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短短十個字,抓住了塞外最典型的特征,又精心錘煉出“直”、“圓”這兩個形容詞,從而通俗自然而又有力地勾畫出塞外風光的蒼莽、孤寂、奇麗、壯闊。在荒涼遼闊的茫茫沙漠之中,一道烽煙垂直升起;而在遙遠的地平線上,一條長河蜿蜒曲折而來,河中倒映著一個渾圓的日影。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么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