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過高,痛風反復發作?看看中醫如何用一...
尿酸過高,痛風反復發作?看看中醫如何用一個方子,從“戰略”上消滅它
現代醫學認為痛風主要是尿酸過高,在治療方面往往用秋水仙堿等藥治療,但大多數人仍然反復發作。那么中醫是怎么來治療痛風的?今天就來分享一個自己之前的醫案:
這是一個男性患某來診的時候,自訴:反復多關節腫痛15年余,本次痛風為2周前發作,多累及踝關節、膝關節,關節紅腫疼痛,至今疼痛難忍,不能行走,去醫院血生化檢查:血尿酸 653umol/L。
在問診的過程中了解到,患者有,抽煙、飲酒習慣,每天吸煙10支,飲酒4到8兩?,F在用洛索洛芬鈉片,氨酚羥考酊片。
這就是因為,患者本就痛風病史較長,耗傷正氣,加之平素嗜煙酒,致濕熱內生,流注經絡關節,氣血運行不暢,痹阻不通,發為痛風。
諸癥合參,均為濕熱痹阻之癥,舌脈亦與其證相符。對于這種癥狀,當以祛濕清熱、疏風止痛。
四診合參,方擬:當歸,羌活,防風,天麻,豬苓,澤瀉,茵陳,黃芩,葛根,苦參,生白術,炙甘草,威靈仙,秦艽,土茯苓,萆薢,黃芪,生姜,大棗
方中羌活苦辛溫,茵陳苦微寒,兩藥用量最重,共為君藥。羌活走上走表,擅祛風濕療關節疼痛,茵陳走下走里,擅清熱利濕,二藥相合,寒熱并用,表里共調,上下共療;
又“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方以豬苓、澤瀉淡滲利濕,導濕從小便而去;并配合清熱燥濕之黃芩、苦參,使濕去熱孤,熱清濕解,解除濕熱膠結之勢。以上共為臣藥。
升麻、葛根、防風散風解表的同時又可助羌活發散肌表之風濕,引脾胃清陽之氣上升;蒼術、白術健脾燥濕;
人參、當歸益氣養血、扶正驅邪,使邪去而正不傷,當歸兼能活血止痛;知母清熱潤燥,防方中苦燥傷陰。以上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并配合參、術等藥健脾益氣,擔方中使藥。
復診的時候,患者訴說,疼痛僅復發2次,而且疼痛感大為減輕,已經能夠行走,但左膝仍腫大,不能彎曲,血尿酸降低到 469.8umol/L。考慮患者病程較長,久病入絡,故在原方基礎上加用藤類藥物絡石藤、忍冬藤、雞血藤、海風藤,以加強通經活絡、活血止痛的功效。
一個月后,患者的癥狀已然消失,血尿酸降低到 348umol/L,其它癥狀均已消失。半年后隨訪,再無復發。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說這個方子是不是每個人都適用?
答案肯定是不行的,中醫醫治病癥講求辯證施治,沒有任何一個方子能作為特效藥,適用于所有人。
我在多年的臨床中,論治高尿酸血癥和痛風,初期重在“行血海之瘀滯,解經絡之蘊結”,即活血化瘀以治腑;中期重在清熱燥濕、化濁消腫、通淋排石以治節治臟;病變晚期則以通絡活血定痛為基本大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