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許多人被西成高鐵12月6日正式開通的消息刷了屏。西安到成都,原本被秦嶺巴山重重阻隔的兩地,終于實現了4小時通達。“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歷史,終于被現代科技所完全戰勝。在我們歡呼現代科技的同時,不妨來懷念一下歷史中的蜀道,以及蜀道中所蘊含的古人智慧。
古蜀道
蜀道有多難?
自先秦以來,蜀道綿延三千余年至今依舊散發著神秘光芒。蜀道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的大概念,包括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而現在通常意義上來說,蜀道是指從漢唐首都長安穿越秦嶺、巴山,到四川成都的道路。要說蜀道有多難,李白的《蜀道難》中這樣寫到:“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古蜀道示意圖
蜀道由漢中而分,有南段、北段,共七條,北面有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和陳倉道,南面有荔枝道、米倉道與金牛道。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時候,古蜀道作為聯通京城通往西南乃至西南臨近國的要道,在我國歷代經濟和文化發展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幾千年里,無數的政客商賈、文人兵卒甚至皇親國戚行進在古蜀道上,他們留下的大量的城池、建筑、棧道、詩歌和傳說,與奇特珍貴的自然景觀一起,沉淀出悠久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構成了獨一無二的蜀道文化。
蜀道的故事
從關中入蜀的七條古道,每一條都充滿了歷史。我們不妨挑選幾個簡單來講一講。
古蜀道
儻駱道:最便捷也最艱險的一條的蜀道
儻駱道是西安周至的駱峪口進山,翻越秦嶺后南出漢江支流儻水河谷,最終抵達洋縣華陽鎮,因名叫“儻駱道”。儻駱道是一條溝通南北的捷徑,更是一條奇險無比的道路。它要翻過五六座海拔接近三千米的高山,從老君嶺到都督門之間,道路一直沿著太白山南側迂回,上上下下,極為艱難。直到現在,從西安往漢中的飛機航線,仍依儻駱道的線路飛行,足見這條古道的直接和優選。
古蜀道
褒斜道:我國最早修建通行的蜀道
始修于春秋戰國時期的褒斜道是我國最早修建通行的蜀道,被稱為“蜀道之始”。褒斜道早在西周末期就有人類活動,而成為交通通道的時期應該是在戰國時的秦惠王時代,大將張儀滅蜀時候用作運兵的通道。
陳倉道:蜀道中最長的一條,因劉邦出了名
陳倉道是秦嶺蜀道中最西端的一條,相對于其它蜀道,陳倉道翻過分水嶺以后,走的是嘉陵江河谷,路途迂回,是蜀道中最長的一條。因為山勢較為平緩,且有嘉陵江水運之便,便于快速行軍,易于奇襲,因此陳倉道最有利于軍事行動。其中,最著名的軍事行動便是劉邦從陳倉道出奇兵定三秦的故事了。也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典故的由來。
影視劇中的劉邦
子午道:給楊貴妃運送荔枝的專用道
子午道很神秘,因為它的修建時間、起止路線,名字由來都一直撲朔迷離。但有一點卻非常清楚,那就是這條道路是唐朝時候給楊貴妃從重慶地區運送新鮮荔枝的專用道,因此又叫做“荔枝道”。
影視劇中的楊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