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愿者 劉玲:
人是很難被說服的,但可以引導!
沒有人愿意被說服,因為一旦被說服就意味著自己不行,自己不好,這種自卑的感覺沒有人愿意被別人撩撥出來,所以即便內心已經有所松動,嘴上依然會死死的扛著,儼然一副寧死不屈的樣子,即便知道對方是為了讓自己更好,也不會輕易允許自己被別人說服,這就是人性。
如果我們知道一個人內心的需求后,就可以結合自己的觀點和對方的需求,整合后傳遞信息給對方,由對方來決定和選擇,這樣ta會很愉快的選擇你給的方向,而不是讓ta感覺被你控制被迫選擇,每個人的改變是源于自己的需求時,就會主動自發進行調整,但如果是迫于外界壓力時,ta可能也會改,只是會帶著抵觸心理或者拖延行為進行。
比如女人很希望男人晚上下班后早點回家,如果用:“你怎么又回來這么晚”這樣帶著抱怨情緒的話指責對方時,男人下一次可能就會回來的更晚來應對女人,那么如果換成“老公,你這么晚才回家好辛苦哦,我在家一直很擔心你呢”試問這樣體貼關心男人的話,任哪個男人下一次還敢拖延時間回家呢?
否則怎么能夠得到對方的信任呢?自己都無法做到的事,是很難讓別人也跟隨改變,所以市面上那些講幸福的人,首先自己要先感受到幸福,才知道如何傳遞幸福,才能夠真正的感知別人要的幸福是什么樣子,而不是單純的形式和口號。
我們很多時候花費大量的口舌來說服別人,期望別人認同我們,只是這樣會越來越消耗我們的能量,不如自己先說到做到,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別人吸引別人,你會發現自己成功快樂,也會給別人帶來成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