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學乃興家之道,和睦乃齊家之道,勤儉乃持家之道?!边@是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告誡子孫的興家箴言。
一個家庭最大的喜事,并不是擁有取之不盡的財富。很多人通過拼搏努力,掙下了龐大的家產,給子孫留下很多金錢,結果卻讓子孫養成了生活奢侈、好逸惡勞的惡習。
俗話說:“積錢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本褪歉嬖V我們這個道理。很可能一個不肖子孫做出了敗家之舉,就會給家庭帶來衰敗。
積累錢財不如教育子孫,興旺家庭要有優良家風。子孫向學、家人和睦,家風勤儉,一個興旺來臨的家庭,往往有這三個跡象,有一個,也是喜兆。
一、子孫向學
曾國藩說過:“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币馑季褪钦f,一個家庭一定不能讓子孫養成睡懶覺的習慣。
別看每天晚點起床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卻能讓子孫生出怠惰之心。一個人連早起都做不到,更不用說會認真努力地學習。
在這方面,曾國藩有切身的經歷,他的祖父曾經立下耕讀傳家的家訓,他從小就被寄予振興家業的重任,所以曾國藩向學之心非常堅韌,就算六次科舉不中,他依然勤學不綴,終于在第七次高中進士。
從他學業有成,步入仕途開始,曾氏家族也隨著他的升遷而越來越興旺。所以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培養子孫向學的精神,讓他們刻苦讀書,只要能夠取得人生的成就,就會給家庭帶來興旺,這就是一個家庭能夠振興的喜兆。
二、家人和睦
袁了凡說過:“未有和氣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氣結焉,而家不衰敗者?!边@是他在《了凡四訓》中的名言。
袁了凡所著的《了凡四訓》,本來是為了教導兒子袁天啟,讓他繼承自己的訓誡,樹立良好的家風,讓家族能夠長盛不衰。這部書一經問世,就因為其中深刻的治家智慧而聞名,被后世很多世家借鑒學習。
袁了凡非常重視家庭和睦,一個家庭如果家人之間總是紛爭不斷,為了家長里短吵鬧不休,連家人都不能互相包容, 也不會為家庭付出,家庭一定會走向衰敗。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币粋€家庭能夠家人相處融洽,家庭成員一團和氣,就能和氣生財,和氣致祥,給家庭帶來福氣,這才是家庭興旺的喜兆。
三、家風勤儉
“勤儉節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這是曾國藩給家族子弟傳下的家訓。
曾國藩不僅要求家人做到勤儉,他自己也一生奉行不悖。曾國藩雖然身居將相之位,但是他每天的生活都跟寒素之家沒什么兩樣。
曾國藩被很多同僚稱為“一品宰相”,并不是因為他位居一品,而是他每餐吃飯的時候,只讓廚房給他做一品蔬菜,絕不多設。從這些小事上都能做到嚴格自律,這就是他的成功之道。
曾國藩雖然位高身崇,但是從來不做奢靡之事,朝中上上下下都對他推崇備至。他才能在風云詭譎的仕途一生安穩,同時讓他的家庭也越來越興旺。所以一個家庭不管富貴還是貧寒,都要有勤儉的家風,這才是一個家庭興旺來臨的喜兆。
向學乃興家之道,和睦乃齊家之道,勤儉乃持家之道。這三條就是能給一個家庭帶來興旺的優良家風,如果你家有一個,也是喜兆,做到兩個以上,就太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