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大概有四百多個皇帝,有些是為國為民的明君、有的是只顧自己貪圖享樂的昏君、有的在位時間長達幾十年,然而有一位皇帝在位時間都不到一天,經(jīng)史學家的推斷,其在位時間,可能還不到一個小時,連一頓飯的時間都不夠,國家就亡了。
完顏承麟
這個倒霉的皇帝,就是完顏承麟,大金的末代皇帝,說是這樣說的,但其實,他充其量只是一個“替罪羊”,是來替別人背鍋的,而這個背后的人就是完顏守緒,也就是金哀宗,從金國建國以來,到公元1234年,金國已有將近120年的歷史,金國也曾有著十分輝煌的戰(zhàn)績和歷史,靖康二年,金朝南下攻占了北宋的首都東京,擄走了徽、欽二帝,以及后宮的諸多人員,將近三千多人。導致了北宋的滅亡,也在歷史上也被稱作是靖康之恥。這個時候的金國,是宋朝不敢惹的。
靖康之恥
不過到了金哀宗這里,金國就好像水中的浮萍一樣,漂浮不定。金國的實力本來就大不如前,再加上這個時候,南宋和蒙古聯(lián)合起來,攻打大金,咱先不說南宋,但就憑借著蒙古的鐵騎,就足以踏碎金國的城門,然而其二者聯(lián)合,實力更是強大,金國根本就沒有能力抵抗,此時蒙古和南宋的聯(lián)軍已經(jīng)包圍了蔡州,金國的破滅就在眼前,此時的金哀宗完全是無能為力的,但是,他又不想做亡國之君,覺得這是一種羞辱,所以,他就對手下的大將完顏承麟說,想把皇位傳給他,不過這個大將是一個十分忠心的人,他對皇帝說這哪行呀,自己是俗人一個,沒有那個本事,也沒有那個想法。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永遠追隨皇帝,保護皇帝的安全。
皇帝看他不肯接受,就勸他:卿平日矯健有將略,萬一得免,祚胤不絕,此朕志也。
意思就是說,將軍平日里就身手矯健,有領兵作戰(zhàn)的能力,萬一你有機會逃出去的話,我們的大金就不至于滅亡了。聽了這樣的話,這個忠臣一想,這也是為國家著想呀,就一口答應了,于是第二天,就舉行了登基儀式。
蔡州被迫,大金滅亡
第二天,登基典禮還在進行之中,蒙古和南宋的聯(lián)軍就已攻入城內,完顏承麟只好草草的結束典禮,趕快領兵出戰(zhàn),希望能夠守住城池,然而實力太過懸殊,敵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打破了他們的防守,完顏承麟死在了亂軍之中,就這樣,大金的最后一個皇帝走到了人生盡頭,120年歷史的大金也走到了盡頭。
而史學家根據(jù)當時的雙方兵力情況以及相關資料的記載推斷,很有可能當時的完顏承麟連一個小時不到,就被敵軍殺死。這也使得,他也成為了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僅僅不足一頓飯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