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跑友們在日常跑步中
有沒有遇上一些
晦澀難懂的跑步術語呢
中體君就簡單地介紹
六個通俗易懂的專業術語
老司機都教中體君跑馬前幾天要多吃“碳水”,儲備能量。“碳水”究竟是何方神物?碳水化合物以糖原的形式蓄藏在體內,通常儲備于肝臟和肌肉中,是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谷類、豆類、蔬果、奶制品等。跑步的時候身體最先消耗的是糖原,所以跑友們在跑步前應該先吃一點碳水化合物,例如一片面包或一根香蕉,避免在跑步過程中出現饑餓,眩暈的跡象。
電解質是指蓄藏在身體中的重要礦物質,如鈉、鋅和鉀。出汗會導致電解質的流失,容易引起電解質紊亂癥狀,包括高滲性脫水、低滲性脫水、等滲性脫水、水腫,水中毒、低鉀血癥和高鉀血癥,所以長距離跑的過程中和跑步后我們應該及時補充電解質。我們可以通過電解質飲料、鹽丸、能量膠等獲取電解質。
中體君之前介紹過核心力量能提升運動的穩定性和靈活性,那到底核心是指哪里呢?核心部位是指腹部和軀干的中心部位,腹肌主要穩定人體核心區域,胸肌進行輔助。肩部及手臂雖不屬核心,但需要一個穩定的平臺才能循環運動,從而為腿部運動提供平衡,在跑步時控制跑速。腹肌控制人體核心區域的運動,并維持跑步時核心區域的穩定。加強腹肌力量有助于提升整體穩定性及改善跑步方式。
“交叉訓練”是什么?交叉訓練指的是利用一些低強度或舒緩的練習作為補充訓練,或是在身體受傷時,代替跑步和保持狀態的替換訓練。有效的交叉訓練能更容易完成目標。常見的交叉訓練有游泳、騎行和力量訓練等。
很多跑友完成長距離訓練后都累成狗,一屁股坐下就不想動了,然而這并不是正確的放松方式。在激烈運動或者比賽過后進行的緩慢柔和的拉伸練習或跑步訓練,能更有效地幫助身體進行恢復。拉伸練習的動作每組可以做2-4分鐘不等,我們常看見的拉伸有向后弓步轉體、大腿肌群拉伸、弓箭步拉伸等。
跑友初次見面,一般都會寒暄問道“你配速多少啊?”以免遇到大神被“拉爆”。配速是跑步速度的測量,普遍指跑完1公里所耗費的時間。例如平時我們說8分半配速就意味跑一公里用時8分鐘30秒,5小時完成一個全程馬拉松,平均配速是7分鐘。
以上六個簡單的專業術語
跑友們可以分享給初跑者
希望能幫助跑友們愉快地聊天
中體君會陸續分享更多的術語
跑友們有更有趣的術語
歡迎留言告訴中體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