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強 解放軍總醫院國際醫學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副主編。長期從事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近10年來,從事健康體檢與健康管理工作,進行健康體檢、健康管理以及亞健康的研究工作。作為衛生部《體檢管理辦法》起草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參與了衛生部《體檢管理辦法》和《健康體檢項目》的編寫和制定工作。
專家檔案
人類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預防保健就可以避免,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早期發現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積極有效的醫患溝通可以提高治療效果。而健康體檢通過定期的檢查,可以從物理檢查中發現異常體征,從常規化驗數據的量變中尋找身體質變的信息,在全面體檢的基礎上及早發現危險因素,以達到預防、治未病和早期治療疾病的目的。這也是一種健康投資。
現代社會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其中一些潛在危害長期作用,會損傷機體,最終導致疾病;而在疾病顯現前能夠明確這些危險因子,并及時阻斷是明智之舉。“無病看醫生,以后不得病”正在成為關注健康群體的新需求。
讓醫生幫你定制“套餐”
一個完整、適合的體檢方案,最好是由專業的健康保健醫師制訂。如果是團體體檢,選擇體檢套餐可根據不同群體的需求,分不同層次確定體檢項目。
體檢項目的選擇其實就像到餐廳吃飯,體檢套餐是體檢中心精心配好的席桌。你也可以自己點“菜”,或者說出自己的體檢目的,讓體檢醫生幫你搭配。我們建議由“專家點菜”為您服務,這就是我們提倡的體檢單位制定個性化“套餐式體檢項目”,為受檢者在基本套餐的基礎上選擇個體化的體檢項目。
隨著健康事業的發展,如今體檢項目已多達幾百種,每一位走進專業體檢中心的人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我該查哪些項目?
基本項目不可少
不管是誰參加體檢,基礎項目是不可少的。這些項目一般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脈搏以及心理量表,內、外科醫生、五官科醫生常規查體,婦科醫生常規查體,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肝功能ALT(即GPT)、血脂、空腹血糖、腎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此項盡管在入職體檢中不查,但是作為健康體檢,建議還是要查),以及心電圖、X線胸片、B超(肝、膽、脾、胰、腎)等。
根據受檢者個體身體狀況、生活方式不同以及年齡和財力情況,可在以上基礎項目外適當擴大檢查,如肝功能檢查可擴大到最多11項;乙肝可加查所有的抗原及抗體共5項,就是通常說的乙肝兩對半;血脂檢查可增加高、低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ApoA、載脂蛋白ApoB,以及同型半胱氨酸、葉酸、C-反應蛋白等以評估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度;在通常采用的B超檢查基礎上,可以選擇彩色多普勒增加檢查范圍,如頸部和下肢大血管、甲狀腺和眼睛等小器官。此外,婦科可增加一些項目,或同樣項目可選擇更先進的檢查技術,如TCT和HPV,檢出率會大大提高。
年齡性別職業作參考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結果,男性60歲以后、女性65歲以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居全部發病率的首位;北方地區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病率高于南方地區;由于沿海居住的人進食海產品較多,血尿酸普遍較高,有可能出現了尿酸損傷骨骼、動脈以及結石的情況而患者自己并不知道,所以有必要結合個體做必要的現狀了解;一些腫瘤的發病也存在著地域的差別。所以只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才能保證健康體檢的科學和完整。
30歲以下年輕人 如無特殊情況,只需做基礎項目,不必增加檢查內容。對青少年來說,重點是了解生長發育情況,因此檢查項目重點應該針對生長發育的一些指標,如身高、體重、血壓、肺活量或者是肺功能及視力、色覺等方面的檢查。另外,如果想看腹部器官的生長發育情況,可以做腹部B超檢查。最后,應抽血檢查肝、膽、腎功能情況和有無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情況(可做兩對半檢查)。
工作壓力大的中青年人 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工作壓力現狀,適當增加有關檢查項目,比如心理及壓力測定、鷹演診斷系統檢查。
40歲以上男性 定期檢查前列腺,包括肛門指檢(很必要)及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測定(PSA)。由于現在心腦血管疾病發病提前,因而一些檢測設備,如脈搏波檢測(PWV)、心臟負荷測定系統(AI)都是預測心血管病的良好手段。
成年女性 每年必須進行乳房、卵巢及子宮的檢查,已婚女性要求每年做一次常規婦科檢查,包括宮頸刮片檢查,以便對于婦女常見病、多發病及腫瘤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紅外熱成像系統可供選擇。
老年人 機體出現衰退,應在常規項目外增加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的早期篩查,比如頸動脈超聲、餐后血糖,以及包括各種早期腫瘤標記物在內的相關化驗檢查,鷹演診斷系統、量子共振檢測等生理功能評價和疾病預測檢查是較好的檢測項目。
有家族史的人 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增加相關檢查項目,如選擇腫瘤篩查和基因檢測。
有慢性疾患的人 根據疾病種類,盡可能在該病范圍內,去相關專科進行全面徹底的檢查。
特殊行業的人 在醫生指導下,除了常規檢查項目外,還應增加有針對性的檢查項目,如微量元素、毒性元素測定等。
有創檢查盡量少
醫學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潰瘍、胃癌發生的原因之一,而我們臨床常見的反酸、噯氣、胃脘部不適等相關癥狀多是由該細菌引起的。對于這類疾病,臨床上會給予患者抗感染聯合治療,一般治療1月后癥狀即可消失。對幽門螺桿菌的篩查是診斷治療的前提,特別是長期在外飲食者(因為該菌是經飲食感染的)。有檢測適應證者,可以采用吹一口氣就得到結果的碳13尿素呼吸試驗,檢出率達到90%。所以稍有胃部不適的人來體檢,就沒必要做胃鏡檢查,免受檢查帶來的不適和風險。
新技術 彌補常規方法不足
現代科技的發展使醫學診斷技術突飛猛進,各種新型儀器和診斷方法不斷涌現,使人們能夠更早、更準確地發現疾病。同時,一些無創、能夠對疾病早期病變有預測、對機體功能變化有評估功能的儀器設備逐步在健康體檢中得到了應用。
PET/CT技術 PET/CT將PET和CT兩種先進的影像技術融合在一起。PET可從人體的基礎,即細胞和細胞內的分子水平,發現人體內的基本生物功能,包括代謝、血流、生物調節等過程的細微改變;CT則同時清晰地顯示上述生物功能在人體內的具體部位和對應的器官與結構。兩種技術同時應用,協助臨床醫生更準確地判斷疾病是否存在和疾病的特征。PET/CT目前主要用于心血管、腦疾病和腫瘤領域。在心血管方面,可以協助冠心病的檢測、心臟神經支配和心臟缺血后存活心肌的檢測。在腦疾病方面,對腦腫瘤、腦血管病和帕金森病、癡呆和癲癇病的診斷有很好的效果。在腫瘤檢測方面,可以協助良惡性病變的鑒別、腫瘤發展程度和累及范圍的界定、治療靶向選擇和療效監測、復發和轉移灶的確定、臨床預后的評估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PET/CT有很好的陰性預測價值,也就是說如果PET/CT檢查沒有發現體內明確的異常改變,受檢者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發生重大疾病或難以控制的進展期腫瘤的可能性就非常低。
基因組學、蛋白組學技術 基因作為遺傳性疾病的物質基礎,是蛋白質合成的編碼,若出現變異很難改變,但基因變異并不一定導致疾病。很多以前認為是基因變異所致的疾病,目前證明是蛋白質表達異常。基因表達是受多因素調控的。基因多態性檢測(SNP檢測)用于檢查基因的變異,用來評估疾病風險;蛋白組學檢查是檢查表達異常的蛋白質。二者結合,可以用來確定患病風險,能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進行基因組學、蛋白組學檢測在疾病預防上有重大意義,同時使得個性化醫療成為可能。
當然,這些都是費用較高的檢查,從衛生經濟學角度來說,不應該一開始就選擇費用昂貴的檢查項目,要循序漸進,有的放矢,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收益。
目前,一些評價身體功能和疾病預測的新型儀器也在體檢中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
熱斷層(TTM)掃描系統 是基于被動接收人體組織細胞代謝熱的一種以功能為主的醫學影像設備,根據病變部位組織與周邊組織及該部位正常代謝熱分布的差別來判斷疾病組織的實時功能代謝狀態,從而做出疾病的診斷和疾病早期風險評估以及疾病干預效果監測。
熱斷層(TTM)掃描系統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感染性疾病及組織細胞損傷性疾病的診斷,常用于肝、肺、骨關節等重要臟器功能評價。二是對組織、臟器血液供應情況的評價,常用于心、腦等重要臟器。三是可對腫瘤的活躍程度、浸潤情況、血供狀態等做出判斷,對位置較表淺的組織,如乳腺、甲狀腺等組織的腫瘤以及淋巴轉移情況的判斷較其他設備具有一定優勢,對深部組織腫瘤有一定的篩查和鑒別診斷意義。四是在亞健康疾病的評價及健康管理中的應用。人體亞健康狀態是一種全身反應性疾病,熱斷層(TTM)掃描系統可通過一次掃描獲得全身信息,較其他手段具有明顯優勢,同時具有無損傷、無輻射等特點,更適合于健康體檢及健康管理。
全身健康掃描系統 鷹演DDFAO全身健康掃描通過主動對人體發送每秒255次1.28伏的電刺激,采集和分析人體細胞電阻和生理反饋信號,能夠對人體功能檢測起到定向、定位、半定量的指導意義。它可以在短短的3~5分鐘全面測量出人體的各系統功能狀態、生化指標、神經遞質、電解質、間質血氣等諸多參數,從而對機體進行全面評價。通過機體功能減弱或亢進預測潛在的危險因素及疾病發生的風險,從而進行有效的干預和治療指導。
新理念 開展功能醫學檢查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或體會,由于身體不適到醫院做體檢,常規體檢結果均正常,未發現器質性病變,醫生下結論是未見異常,甚至有些體檢單的結論是健康。但自己身體確實不舒服,有乏力、疲勞、頸肩部僵直、沒胃口、易發火等癥狀。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也就是機體處于發生疾病之前的功能學改變的階段。
如何知道一個人是不是處于亞健康狀態,亞健康者采取哪些措施可以讓機體向健康方向轉化?近年來,一種被稱之為功能醫學檢測的項目在國內高端體檢和健康管理機構悄然興起,它是專門針對亞健康人群的融體檢與保健于一體的新理念。功能醫學是以人的基因、環境、飲食、生活形態、心理等共同組合成的獨特體質作為治療的指標,而非只是治療疾病的癥狀。它采用先進的檢查技術,定量檢查反映器官功能的血液、尿液、唾液、糞便和頭發等標本中的各種分子,評估器官功能,然后再根據檢測結果結合個人生活形態與飲食習慣,制定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通過非藥物方式補充營養與能量并排除毒素,修復受損細胞和提升器官功能,從而逆轉患病因子,達到獲得健康的目的。它評估的是器官的功能而非僅器官的病理,這正是功能醫學的主要原則之一。
進行功能醫學檢測的手段有很多,如近年研發并投入使用的心理及壓力測定儀、熱斷層檢測儀(TTM)、鷹演疾病早期診斷系統、超倍生物顯微系統、脈搏波檢測(PWV和ABI)、心臟負荷測定系統(AI)、量子共振檢測、食物不耐受檢測等。這些檢測儀器和項目是對傳統醫學檢測方法和手段的補充,可全面了解機體的健康狀況。不過,這些檢測手段提供的多是一種對身體整體或局部功能的評估和疾病早期的提示,而不是診斷結論,不可一概否定,也不可盲目擴大其功效。
多長時間做一次體檢
健康體檢是一門科學,哪些人群該查哪些項目,不同的年齡段和生命周期重點檢查什么項目,是有一定講究的。全面的健康體檢不僅僅要檢查身體(生物)健康,更要檢查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以及生活和工作環境的健康。現在,醫學模式已經從單純的生物醫學升級為生物、心理、社會、環境的四維醫學模式,體檢也不應該只單單檢查軀體的致病危險因素。健康體檢的頻率最起碼應該是一年一次,有條件的可以一年兩次,一次全面的基礎檢查,一次針對性的檢查。這是因為對于一些特殊疾病,如癌癥、肝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等,一年的間歇足以使其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
體檢項目怎么選
健康體檢一般應根據年齡、性別、生活習慣、性格特點、個人嗜好、既往的健康狀況及家族遺傳病史、近況、生活方式等綜合因素考慮,決定選擇較適合于本人的體檢項目。特殊情況可以適當增加項目,以便得到較為全面的健康信息。當然,如果體檢時什么檢查都做,也是一種方式,但這是不科學的。一是沒有多少人從經濟上能負擔得起,二是醫生也不會為體檢的人做這種“大包圍”式的檢查。一般體檢都會有所選擇地做一些檢查,我們通常稱為篩查。通過篩查,如發現有異常的項目,再做進一步的檢查。這樣既不會浪費太大,又基本能達到體檢的目的。準備要進行健康體檢的人不要自作主張決定檢查項目,最好征求醫生的意見。
正確的做法是:受檢者在體檢之前將個人的有關情況和擔心詳細向醫生說明,由專業醫生進行綜合分析后,根據受檢者的身體狀況“量體裁衣”,做出既符合受檢者個體狀況又比較經濟實惠的個性化方案。一般來說,首次體檢應相對全面,要對個體存在的危險因素以及對身體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分析和評估。專業人員會根據上述分析,結合常見的健康問題進行第一輪篩查,再根據篩查結果進行進一步的細致檢查和復查。
自選體檢項目時也要征求醫生的意見。受家族病史、年齡、心理、嗜好等的影響,人與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既不能為了省錢專門選擇常規檢查項目中幾個項目進行檢查,因為這樣檢查出來的結果是不能反映出整個身體的真實情況的;也不能撒大網,浪費醫療資源和給自己的身體帶來沒有必要的傷害,因為有些檢查并不是無創、無損傷的。
如何選擇可靠的體檢機構
由于各家體檢機構的環境、設備、技術、服務、醫師資質不同,體檢價格會略有不同。在相近的環境、服務,相同的設備、技術、醫師資質等前提下,體檢者在選擇體檢機構時要“貨比三家”,避免誤入價格虛高、檢查質量不達標的體檢中心。
我建議您選擇健康體檢機構時注意以下幾點:
機構合法 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能獨立對自己的醫療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隊伍專業 各崗位人員必須符合資質,醫護人員要有執業證書,要有多年從醫經驗和職稱資格證明;醫生、護士、導醫比例合理;重要崗位人員固定。
設備精良 設備不僅要先進,更要通過計量監督部門每年的計量認證,以確保各種數據的準確真實。
布局合理 體檢場所相對獨立,不與病人合用,防止交叉感染。體檢時要一人一屋,保護受檢者的隱私。要能提供全面的、人性化的健康服務,如體檢前注意事項的講解、導檢。
此外,一個合格的體檢機構還要能給體檢者出具詳細準確的健康狀況報告,以及量身定制的健康指導方案等。
你問我答
問
B超檢查發現有中度脂肪肝,需要去醫院就診治療嗎?
答 超聲發現脂肪肝,可根據肝功、血脂化驗結果再定是否去醫院診療。如肝功正常,血脂不高,可采取清淡飲食、加強體育鍛煉、減肥等措施,同時定期復查。如血脂較高,甘油三酯超過正常值兩倍以上,建議先采取清淡飲食、加強體育鍛煉、減肥等措施,3個月后復查仍高時,可服用降脂藥物。如肝功異常,出現轉氨酶、膽紅素改變,超過正常值兩倍以上,建議到醫院就診治療。
問
尿中查出紅細胞為+,或白細胞+,可能有什么問題?需要復查嗎?
答 尿中查出紅細胞+ 、白細胞+,一定要復查尿常規,留取次日晨起空腹、中段尿標本送檢,必要時做尿細菌培養加藥敏實驗、抗酸桿菌實驗、腫瘤細胞檢測等。要注意是否在女性月經期,是否有細菌性或霉菌性陰道炎,或是否有泌尿系感染、結石、結核、前列腺炎、膀胱炎、腫瘤等。
問
常見的腫瘤標志物檢查,如CA125、CA242、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檢查,若有升高但又不是很高(如低于1倍數量),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有多大?需要如何繼續檢查?
答 這些腫瘤標志物是很敏感的,其升高提示不同部位有惡性腫瘤的可能,如CEA與胃腸道腫瘤、AFP與肝癌、CA125與婦科腫瘤等有關。但除了與腫瘤相關外,這些指標還與器官的炎癥有關。如果腫瘤標志物升高,可根據其提示的不同部位的腫瘤選擇相應的檢查項目,如檢查結果均為陰性,可定期復查,動態觀察其變化。
問
谷丙轉氨酶偏高,但與肝病相關的其他指標正常,可能是什么原因?還需要做哪些檢查?
答 谷丙轉氨酶(ALT)升高,如小于兩倍正常值,考慮與飲酒、過度勞累及脂肪肝有關;如大于兩倍正常值,考慮有急性肝炎的可能,需要進行肝炎方面的相關檢查。
問
幽門螺桿菌陽性說明什么問題?需要治療嗎?
答 幽門螺桿菌(HP)陽性,說明身體存在HP細菌感染。如果患者進行胃鏡檢查或過去的病史提示存在淋巴瘤、萎縮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胃癌家族史、血小板減少及HP感染相關的消化不良癥狀,必須進行HP殺菌治療。
問
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血脂指標如果出現異常,哪些指標對健康的影響更大?血脂出現異常,哪些情況需要藥物治療,哪些情況可以通過生活方式改善來控制?
答 高脂血癥是指血甘油三酯及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屬于“好膽固醇”,具有抗動脈硬化作用,其降低可能與遺傳、藥物、生活方式等有關。若血脂指標出現異常,建議戒煙酒,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低脂飲食,忌食甜食及純糖食品,限制肥肉等含高動物脂肪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木耳、海帶等含高膳食纖維的食物和洋蔥、大蒜等。增加體力活動,減輕體重。如經過以上調整3月后復查血脂仍然高,建議口服藥物進行降脂治療,定期復查血脂及注意肝功變化。
問
血尿酸高于正常值,就說明有痛風嗎?
答 血尿酸高于正常值并不說明患上痛風,痛風時患者會出現身體癥狀,如四肢小結節疼痛、晨僵、關節變形等。但是血尿酸升高要提高警惕,因為發生痛風的機會會大大增加。但也有些人尿酸很高,并未發生痛風。
問
體檢發現血小板數值低于或高于正常值,還需要做哪些檢查?
答 血小板數值有改變,有可能是疾病所致,有可能并不是疾病的原因。如健康人一天不喝水,就會出現血小板升高。如果血小板減低,要結合其他的檢驗指標,考慮是否有肝硬化、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可能,建議到消化內科或血液科就診。
問
血常規中的一些指標,如紅細胞比容、平均紅細胞體積、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平均血小板體積、血小板比容、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等,有些人會或高或低,這些說明什么問題,應該做哪些進一步的檢查?
答 這些指標單一發生變化,可以先觀察;如果多項指標發生變化,這時會有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等關鍵指標變化,應該到血液科就診。
問
如果空腹血糖增高,一定再查餐后血糖嗎?
答 如果空腹血糖增高,一定要查餐后血糖。這對于指導疾病的治療,調整藥物種類及劑量有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