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古代的大一統(tǒng)王朝,人們總會想到的便是秦漢隋唐,宋元明清這八個王朝。因為它們軍力強大、繁榮富庶。但是其實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tǒng)王朝并不止這八個,而是九個。只是這剩下的一個存在感太低,以致人們不自覺的忽略,這么這個被人們所忽略的大一統(tǒng)王朝叫什么名字呢?它就是晉朝。因為在它的統(tǒng)治期間,華夏文明遭受到最殘酷的破壞和傷害,所以后世人便不自覺的將其進行了忽視。
晉朝是中國歷史上九個大一統(tǒng)朝代之一,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由司馬炎建立。它上承三國,結(jié)束了三國征戰(zhàn)不休的局面,對于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普通百姓來說,它的建立是受歡迎的,百姓期待其實行大治,發(fā)展生產(chǎn),使飽受戰(zhàn)爭蹂躪的華夏大地重新恢復過來。但是司馬氏的做法卻令百姓們失望不已,因為他們不僅沒有帶來安定,反而帶來了無限的內(nèi)亂和異族的入侵,差點使得中原漢人死傷殆盡,華夏為之不存,這是怎么回事呢?
司馬炎登基稱帝后,開始還好還知道勵精圖治,但沒過幾年便開始不顧百姓疾苦,過上了自己窮奢極欲的小日子,他光后妃就達一萬多人,開創(chuàng)了使用羊車選擇留宿的方法,史稱“羊車望幸”。由此可見司馬炎當時的生活有多么荒淫,如果剔除他開國皇帝的身份,他簡直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君。而且其形成的這種奢侈之風也影響到了整個晉朝貴族階層,使晉朝的國力不斷下降。但這還不是造成中原沉淪的主要原因,造成中原沉淪的主要原因還是司馬炎的大肆分封諸王。
司馬炎建立晉朝后,大封諸侯王,本來封諸侯王也沒什么,但是他千不該萬不該將封地的治權(quán)、軍權(quán)和稅權(quán)都交給諸侯王。他在位的時候當然沒事,這些諸侯王都老老實實的,但是等到他的傻兒子即位后,便開始內(nèi)亂不斷,十幾年間不斷的損耗國力,最終還引發(fā)了動搖西晉國本的“八王之亂”,使得中原漢人的勢力不斷衰弱。要知道在三國時期光曹魏一家就可以將匈奴、烏桓、柔然等游牧民族打的抱頭鼠竄。但是換成統(tǒng)一了天下的西晉呢?它卻被這些異族亡國,最后偏安東南一隅,這可苦了中原地區(qū)的漢民了,在異族的統(tǒng)治下,苦不堪言,這段歷史被稱為“五胡亂華”。
在這一時期,中原地區(qū)的漢人成了胡人眼中待宰的羔羊,他們被肆意的屠戮和殘殺。這屠戮達到什么程度呢?中原地區(qū)的漢人數(shù)量下降了90%,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少于胡人,使得漢人一度達到了亡國滅種的程度。而此時偏居東南的東晉,卻遲遲不能組建有力的北伐軍隊收復中原,使得中原淪陷300年,華夏險些為之不存。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后世之人對晉朝這個朝代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厭惡感,從內(nèi)心的不想提起它。這樣慢慢的晉朝也就逐漸為人們所忽視,其存在感自然也就越來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