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國家大部分都是小國家,政權都較弱,因此建立強大的聯(lián)邦是對他們有利的。
而打贏了巴爾干戰(zhàn)爭、在一戰(zhàn)中保衛(wèi)了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就可以起到大部分主導作用。如果保加利亞也加入的話,首先勢力就會不均衡。南斯拉夫諸國特別是塞爾維亞肯定不會同意。再者保加利亞本身就不是非常弱的國家,它可以非常完整優(yōu)秀地維持自己的政權,根本就不需要屈居在某個統(tǒng)一政府的管理下。羅馬尼亞也是如此。
而阿爾巴尼亞則是因為意大利的政權干涉。從一戰(zhàn)起就是這樣。二戰(zhàn)時阿爾巴尼亞也就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政權,并且對塞爾維亞敵意很大,南斯拉夫則是更愿意維持原來的邊疆,所以阿爾巴尼亞始終沒能加入南斯拉夫。(還有一點就是阿爾巴尼亞和保加利亞等國實際上跟南斯拉夫的文化相差很大,雖說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之間也有著差異,但基本上合并為同一種文化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另外由于阿爾巴尼亞并不屬于斯拉夫民族,他們是獨立的阿爾巴尼亞族。在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都是原來阿爾巴尼亞移居過去的,很早以前南巴爾干包括科索沃都算阿爾巴尼亞的土地,后來被劃給塞族了,阿族人趁著塞族人戰(zhàn)亂離開科索沃的時候大舉遷入,形成了后來的科索沃民族分布格局。塞族和阿族的仇恨很深啊,不論是從歷史上還是現(xiàn)在的科索沃問題,阿爾巴尼亞又怎么會加入南斯拉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