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的30多個省份來說,青海無疑是一個比較低調的省。青海,位于中國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青海省東西長約1200公里,南北寬800公里,面積為72.10萬平方公里,素有“天河鎖鑰”、“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沖”和“玉塞咽喉”等稱謂。其中,就青海省的省會——西寧市來說,同樣非常低調。西寧,簡稱“青”,古稱青唐城、西平郡,取”西陲安寧“之意,是青海省省會,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一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西寧市位于青海省東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兵家必爭之地,素有”西海鎖鑰“、海藏咽喉之稱,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西寧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高原古城,是中國黃河流域文化組成部分。早在5000多年前,今西寧市一帶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生產、生活,繁衍生息。
二
先秦這一歷史階段,今西寧市一帶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帶。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劉徹這位千古一帝在位時,漢朝大軍西進湟水流域,漢將霍去病修建據點西平亭,這是西寧建制之始,距今已有2100年的歷史了。東漢這一歷史階段,在該地區置西平郡,治西都縣(今西寧市)。公元222年,魏國擴建為西平郡,開始在此筑城。西晉永嘉二年(308),前涼張軌將該地區納入涼州版圖,屬涼州,領四縣西都、臨羌、安夷、長寧,歸涼州。
三
最后,南北朝時期,因為戰爭頻繁,該地區的建置和歸屬變化較大。唐朝建立后,今西寧市一帶屬吐蕃的范圍。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改為西寧州,至此“西寧”之稱始于見史,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了。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治西寧縣。1946年,正式成立西寧市。1950年,西寧市為青海省會。如今,西寧市轄城東、城中、城西、城北四個區,大通、湟中、湟源三個縣,總面積達7649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235萬人。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