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的歷史時期之一,也是民族融合的關鍵時刻。在這個時期。先后有過許多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主要是匈奴、鮮卑、羯、氐、羌這五個少數民族,被稱為五胡亂華。那么這些胡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先來說匈奴人吧。五胡亂華最初是由匈奴人劉淵揭開了序幕,最后一個匈奴人的政權是赫連勃勃所建立的大夏政權。431年,赫連定被吐谷渾人所殺,匈奴人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是所有的匈奴人都被殺了嗎?當然不是,而是他們已經完全和中原民眾融合為一體。比如十六國時期最先建立政權的就是匈奴人劉淵、劉聰父子騎兵的時候就公開宣稱自己建立的政權叫:漢,是大漢王朝的延續。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晉書》中劉淵起兵時所公布的文告。至于今天的人們有誰是匈奴人的后代,這已經是一件很難說得清楚的事情了。至少,漢族中的金姓可以肯定是來自于匈奴貴族金日磾之后。
前涼、前趙、后趙、成漢和東晉示意圖
其次說說鮮卑人,鮮卑人從前352年燕慕容雋消滅冉閔之后進入中原,到581年北周被隋文帝所取代,在北中國活躍了兩百多年。此后的鮮卑人哪里去了呢?他們也已經和中原民眾融合為一體了。比如唐朝著名詩人元稹、元結等人的祖先就是匈奴人。隋煬帝有一半的鮮卑人血統,唐太宗則是有四分之三的胡人血統。其祖父李虎宣稱自己是漢代李廣之后,其祖母獨孤氏是鮮卑人。其外祖父竇毅說自己是東漢竇統之后,實際是紇豆陵之后,其外祖母是北周的公主宇文氏。后來慕容、呼延等姓氏,都是來源于鮮卑人。北宋初年的大將慕容延釗就是鮮卑人。梁山好漢里的雙鞭呼延灼,也是鮮卑人之后。
羯族人號稱是匈奴別部,他們大約是早期被匈奴人征服的民族,后來隨著匈奴人一起進入中原。后趙政權就是他們建立的。后趙滅亡后,一部分羯族人被冉閔所殺。而另外的一些羯族人則是融合到中原民眾之中。
氐族人進入中原以后建立的政權有前秦、成漢、后涼等政權,他們很快就和中原民眾融合為一體了。比如李流、李特兄弟入川后建立了成國,338年李壽改國號為漢。他們的后人幾乎全部融合到四川當地百姓之中。前秦滅亡后,苻堅的侄子苻朗投降了東晉,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就叫:《苻子》。該書是淮南王劉安著《淮南子》之后的另一部重要的道家文化作品。后涼滅亡后,呂隆的后人都遷居到關中地區了。
羌族人建立了后秦等政權,他們除了一部分人融合到中原民眾之中外,還有一部分人向南發展,成為今天羌族人的祖先。
其實,在那個時代里,進入中原的不僅這五個民族,比如北涼就是由瀘水雜胡沮渠蒙遜所建立的。而在“十六國”中,也有西涼、北燕、前涼等漢族政權。最終所有的這些人都融合而為一個共同的民族共同體,而空前強盛的李唐王朝就是建立在這樣的民族共同體基礎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