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農村的老人去世后其子女會涉及到農村宅基地的問題,主要就是農村宅基地能否繼承的問題,那農村老人去世后宅基地該如何處理?子女能否繼承?
1、宅基地只能由本村居民享有。子女戶口已經遷出的,不再享有本村宅基地。
2、子女戶口遷出的,農村父母去世后,父母所享有的宅基地由村集體收回。如果宅基地上有房屋的,可以子女依法繼承,不論子女戶口是否在本村內。在房屋存續期限內,房屋占有范圍內的宅基地可以繼續使用至房屋消滅時止。
原是農村居民,子女參加工作已為城鎮人口,在農村的父母去世后其宅基地使用權應當交還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房屋還存在的,其房屋是個人的私有財產,宅基地允許房屋繼承人使用。如繼承人要求處理房產,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將房屋折價給土地所有者;
2、將房屋出售給有正住戶口,需要用地建房或沒有達到宅基地使用面積的當地居民,并到縣級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屬變更手續。
3、允許依法將房屋出租,按規定交納土地使用費。
舉例:
老張的父母在農村宅基地上修了一棟房子,當他的父母百年離去的時候,老張只能繼承那棟房子,而不能說這個宅基地也能被繼承,宅基地的所有權是集體的。我們所說的宅基地繼承,實際上說的都是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
理由如下:依據我國法律,宅基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分離的,所有權是集體的,使用權是房屋所有人的,也就是老張的。
二、怎么才能繼承
上面那個問題已經說了,宅基地是不能繼承的,所以這個問題更準的來說應該是:怎么才能繼承宅基地使用權?
要怎么做呢?依舊還是老張的例子:老張在繼承了父母的房子后,應該去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變更登記申請,由原土地登記機關依法進行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這時候,老張才能依法繼續使用宅基地。
三、誰能繼承?
先了解一下這個知識:按照我國法律規定的“地隨房走”的原則,公民繼承了房屋,就可以使用房屋所占的宅基地。所以我們確定房屋的繼承權就可以了。
房屋繼承很簡單,直接按照法定遺產繼承順序來繼承就好了。但因為涉及到宅基地的合法使用,就必須滿足繼承人和被繼承人屬于同一個村集體這個條件,簡單來說就是,你要在村里面有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