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小康網
據《瀟湘晨報》報道,數據顯示,韓國生育率低到1,僅有0.84,其境內的新生兒數量持續減少并屢創新低。
如果想要維持現有的人口情況,按道理應該保持生育率在2.1及以上。當前韓國無疑是人口負增長,換句話說也可以是自然消失。
首個自然消失的國家出現
低生育率將會給韓國帶去很多問題,比如他們很可能會成為首個自然消失的國家,從社會和經濟增長的角度都將是巨大的危機。這場低生育率的危機已經在不斷加快韓國社會老齡化,作為發達國家,韓國經濟遭受的沖擊無法預估,并且將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很難恢復。
年輕人不結婚不生育的原因離不開經濟壓力,盡管韓國是發達國家,礙于其社會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和醫療制度都還沒完善,使得國民承受著極大的經濟負擔。
高物價和高房價已經是壓垮年輕人的第一條高壓線,韓國國內經濟高速發展,生活成本也在快速上漲,漲工資的速度跟不上物價和房價上漲的速度,年輕人連維持基本的生活都成問題,更何況現在新生代年輕人追求高質量生活,想要讓年輕人生孩子就更難了。
韓國人口持續減少已經是事實,或許身在大城市年輕人的感受并不大,畢竟大城市人口集中,很難窺見整個國家的實際情況。人口減少直接導致國家勞動力不足,影響到各行各業的發展,失去充足的人力支撐,國家想要謀求更快速的發展難上加難,連維持當前的經濟發展或許都是個大難題。
為了解決低生育率帶來的人口不足問題,韓國政府應該如何做?
其實二十年前韓國就已經意識到國內低生育率的問題,隨后開始實施應對國低生育率以及社會老齡化問題的計劃。
韓國政府一方面為了鼓勵生育,給剛出生嬰兒提供育兒補助,補助金額也在逐步上調,甚至一次性發放生育補貼。另一方面,除了前面的在經濟上補貼生育,還在休假時長上助力生育,韓國政府推出育兒假制度,鼓勵夫妻一起育兒。為鼓勵韓國年輕人生育,政府從經濟到人情上簡直是無微不至,不僅從根本上降低年輕人的生育成本,還提高育齡婦女的生育意愿。
針對社會老齡化問題,韓國政府完善社保措施,保障老年人的權益也相當于緩解了其子女的壓力。韓國政府不僅給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和一些優惠政策,還專門調查老年人的生活狀況以改進其養老保險,從制度上進行一系列改革。為了緩解社會老齡化,韓國政府提高了退休年齡,同時也緩解了年輕人的經濟壓力。韓國政府力求改善社會結構,為此投入了高達兩百多萬億韓元,一方面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一方面增強國民的生育意愿,可即便韓國政府發錢了,但仍不管用。
韓國政府實施的計劃沒有按照預期發展,并被國民指責計劃還不夠細化,也不夠實用,韓國政府的這一系列政策和經驗給了很多其他國家一些啟示,畢竟低生育率和社會老齡化問題已經不只是韓國才面臨的社會問題。歐洲甚至東南亞的許多國家都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這是全世界都在面對的社會情況。韓國生育率在不斷刷新低,甚至還未到低生育率的谷底,估計這種情況還會持續至少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