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GDP增速為6.9%,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一、二季度同比均增長6.9%,三、四季度同比均增長6.8%,連續10個季度運行在6.7%-6.9%的區間,表明經濟運行態勢的穩定性不斷增強。
從已經公布成績單的各省區市看,多數省份經濟增速的波動幅度較小。在東部省區市中,北京市2017年的生產總值增速為6.7%,比上年放緩0.1個百分點;上海全市生產總值增速為6.9%,比上年加快0.1個百分點,經濟總量首次突破了3萬億元大關;福建、山東的生產總值增速比上年分別放緩0.3和0.2個百分點。當前,東部地區面臨著以創新引領率先實現優化發展的重任,在發展動能轉換的過程中,總體上經濟增速的調整幅度較小,表明經濟運行平穩,也說明動能的轉換是有成效的。
中部地區6個省份均已公布成績單。2017年,山西的生產總值增速由上年的4.5%回升至2017年的7%,升幅達到2.5個百分點。這是山西的經濟增速自2014年以來首次步入合理區間,表明山西已經擺脫對“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的依賴。此外,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的增速較上年均有所放緩,降幅在0.1-0.3個百分點,湖南的增速則與上年持平,總體上表現也十分平穩。
在西部已經公布成績單的省區市中,重慶經濟增速為9.3%,比上年放緩1.4個百分點,這也是自2002年以來重慶經濟增速首次回落至個位數。不過,重慶的地區生產總值規模已經達到19500.27億元,在全國的城市經濟總量排名中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廣州。
此外,新疆預計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元,增速達到7.6%,超出7%的預期增長目標;四川、陜西的經濟增速比上年加快0.4個百分點;廣西的增速與上年持平;貴州的增速雖然比上年放緩了0.3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兩位數的增長(10.2%);寧夏的經濟增速放緩了0.3個百分點;青海的增速放緩了0.7個百分點。
在東北三省中,黑龍江的經濟增速為6.4%,比上年加快了0.4個百分點,與全國增速的差距由上年的0.7個百分點收窄至0.5個百分點。近年來,東北地區受國內外錯綜復雜的環境影響,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黑龍江的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6000億元大關,經濟增長實現年度預期目標,殊為不易。遼寧、吉林暫未公布2017年經濟運行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