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絡上流行一句話:說過很多次了,平頭穿中山裝的不能惹,或者是別惹中山裝,別惹黑雨傘!
武俠劇中,精武門陳真,以及以前軍統的特務,還有中南海的保鏢都是清一色的中山裝,后來一些黑幫也穿這類的衣服。顯得特別干練,特別精神,特別神勇。
中山裝,顧名思義,是近現代中國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在廣泛吸收歐美服飾的基礎上,綜合了日式學生服裝(詰襟服)與中式服裝的特點,而設計出的一種直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并被世人稱為中山裝,此后大為流行,一度成為當時中國男子最喜歡的標準服裝之一。
通常關閉式八字形領口,裝袖,前門襟正中5粒明紐扣,后背整塊無縫。袖口可開叉釘扣,也可開假叉釘裝飾扣,或不開叉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對稱,有蓋,釘扣,上面兩個小衣袋為平貼袋,底角呈圓弧形,袋蓋中間弧形尖出,下面兩個大口袋是老虎袋(邊緣懸出1.5~2厘米)。褲有三個口袋(兩個側褲袋和一個帶蓋的后口袋),挽褲腳。
由此可見,中山裝的形成在西裝基本形成上又揉合了中國傳統意識,整體廓形呈墊肩收腰,均衡對稱,穿著穩重大方。
衣服外的四個口袋代表“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前襟的五粒紐扣和五個口袋(一個在內側)分別表示孫中山先生的五權憲法學說(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還有監察權在領口(紐扣)和內側(口袋),以彰顯監察權的人民監督作用);衣領為翻領封閉式,表示嚴謹的治國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間突出的袋蓋,筆山形代表重視知識分子,背部不縫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
當然,如今的中山裝仍然深受國人喜愛。穿中山裝已經不再是服裝搭配的事,好像已經變成了選擇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