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房價的背后,這條紅線存在更多的分叉與分支。
我們順著這條細細的紅線,
以史為鑒,知興替。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首先來分析房價上漲,歸結起來主要是以下四個主導因素:
1.土地財政,城市基建,致使城市升值,地價與房價上漲,本身升值所帶來的上漲,這是唯一正確的房價上漲因素,;
2.人口、土地控制,供給不足,人口卻源源不斷涌入城市,供需錯配,房價上漲;
3.18億畝耕地紅線,進一步致使供給不足,房價進一步上漲;
4.政策調控,需求更進一步加大,供給持續不足兼變相減少,火上澆油。
01
人是一切的根本
這些紅線好像各自獨立,又紛紛剪不斷、理還亂的相互糾纏,歸結到本質的核心,其實是人口。
所有的關鍵都是由人決定的。人是一切的根本,人口是一切的根本。
人口的大數邏輯本質決定著經濟的根本發展。
視角轉移到商業如此。
當下市值最高的企業,不論是服務業主導的企業,還是產品主導的企業,或者兼而有之的企業,沒有一家敢稱自己不需要海量的用戶群體來作為整體的支撐。
邏輯回歸到城市亦是如此。
城市需要大量的人口滿足大量的工作需求,大量的人口只有在城市才能擁有比鄉鎮更高的薪資,浩浩蕩蕩的人群自然會洶涌的涌入一座座璀璨的城市。
我們的城市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去滿足這座城市的繁華、這座城市的榮耀、這座城市的美好。
卻不需要這么多產生勞動力的人口擁擠在這座城市,使得這座城市的交通、教育、醫療等資源更為稀缺。
更致命的是,這群涌入城市生活、工作,想成為這座城市新的居民的人們以繳稅和自身生產力間接地為城市提供新的活力,厚積而薄發,從而使得城市得到升值,即是這片沃土的升值,而房產作為一座城市的股票,房價也因而得道升天。
何況還有這么煙波浩渺的人們想要留在這座城市,買房是留下的最關鍵的一步。
房子這么稀缺,需要的人這么多,城市的房價也因此節節攀升,永無止境。
我們要知道,城市的本身是為了控制人口,大量人口在城市,引起資源不足,再加上很早就實施的「計劃生育」,本質原因是為了確保整個國家的資源能夠足夠供應目前的人口數。
另外「18億畝耕地紅線」也是為了確保在糧食自給自足的情況下能夠保證所有人的溫飽問題所制定的指標。
由于人口繁衍的規則,全面開放生育是一個必然的結果,目前二胎只是一個緩沖期,是全面開放生育所做的準備階段。為了確保能夠確保平穩的全面開放生育,保證生育率至少2.1以上的水平。
02
「貧瘠」的土地
純粹的以人口的方面去考慮,目前的房價篩去政策調控的因素以外,仍然是處于非常克制的狀態。
這是30余年來被「計劃生育」影響的一代半人,自然而然也是30余年來生育率最低的一代半人,人口同比上一代人大概只有一半。
而下一代注定生育率是回升的一代人,也是人口開始回升的一代人。
這一代已經從垂髫稚子成長為消費最主力的人群,現在也是最主要的勞動生產力,而恰恰更關鍵當下的時間段也是他們成為了社會中流砥柱的時間段
上一代人逐漸開始退休,這一代人逐漸開始生育,上一代人的福利、下一代的養育,包括這一代人本身的需求,都是這一代中流砥柱的負擔。
最重要的莫過于,他們是最需要買房的人群。
這一代半的人群,有一些積蓄的較為年輕的單身人士需要買房,即將邁入婚姻的剛需家庭需要買房,生育二胎房子不夠住的改善家庭需要買房。
這群最主流的買房人,對房價的沖擊已經夠巨大了。
而下一代的人口數會更多,涌入城市的人口也注定會比今天更多,我們能想象,這對已經在節節攀升的房價造成什么樣的沖擊。
另外,「18億畝耕地紅線」的計算是由人口數決定的,而根據人口學家的估算,2040年~2050年,人口數會在15~16億。
這是在「計劃生育」沒有放開前估算的數據,這是和「計劃生育」時期計算的人口增長的情況所基本吻合的。
而今天已經開放了二胎的背景,以及未來必定全面開放生育的大勢,人口會超越過去「18億畝耕地紅線」計算的數目。
按照以往大米需要自給自足、保護耕地的原則,那么注定18億畝耕地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更多的土地用于耕種。
我們的土地還會勒得我們的房價更高。
03
走下去,活下去…
人口的問題與房價注定了它們剪不斷、理還亂。
高房價的悲哀可能會讓無數家庭居者無其屋,但是人口的凋零會使得國家崩盤。
兩害相權取其輕。
一切都好像已經給了我們一個注定的答案......
以上為正文,來自真叫盧俊的瑯琊
盧俊買房問答小程序上線啦
點擊下方鏈接可以直接問各種買房問題
真有好房 真有好房——專家問答
真有好房-問專家
真叫盧俊團隊會竭盡所能,
免費為你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