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新年將近,回家探親的你是否會覺得年味越來越淡,年貨也不再是小時候的樣子。別擔心,一起跟隨凱度消費者指數(在中國隸屬于CTR)發布的《中國年味發展趨勢白皮書》看看春節期間,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年貨購物籃中,各品類均有增長,對比以往的傳統年貨,堅果在此期間的滲透率為39%,并且在整個年貨購物籃中漲勢強勁,達到46%。
凱度消費者指數2018年春節數據還顯示,年輕消費者占年貨消費額的42%,成為年貨盛宴的主力軍。同時,高收入消費者和老年消費者較去年都分別出現了11%和9%的同期增長,成為消費升級的潛力軍。
在2018年春節期間,年貨相關品類消費者觸達次數達6.3億次,較平時增長了10%。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2018年二月份數據顯示,消費者在春節期間會購買3.5個品類,而非春節期間只會選擇3個品類。
其中,在過年團聚的場景下,大型包裝是消費者的最愛,大于1000克包裝,春節期間銷額是非春節期間的 7.8倍,春節大包裝占總銷量的35%。
凱度消費者指數顯示,截至2018年2月的一年,網購渠道銷額增加了98%。線上渠道的興起以及電商平臺的“年貨節”,都推動了采購年貨的新高潮。
體驗式營銷、借助當紅短視頻媒體引爆話題、借勢春晚等媒體引發關注成為當下營銷的新方式。尤其在此期間,帶著年貨禮品出境過節也使得中國年貨本土品牌成功出海,成為全新的“中國名片”和文化傳承。
年貨還參與到了春節期間社交生活的各個方面,消費者甚至帶著年貨出境過節,“隨時隨地”便可享受中國年。
如何贏得消費者?
曾經的春節消費者需求單一,而今消費需求和消費場景更加多元,消費者追求高品質生活,甚至走出國門并進行中國文化傳承。因而,品牌方應對中國年貨和消費場景進行深度洞察,抓住消費需求的延伸和演變特點。
曾經的年味可能的確是變了,原因是們的購買方式和習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年味變得更多元、更年輕、更時尚、更潮酷、更包容。未來的年味是什么樣的?會始終讓人充滿期待、充滿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