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長島
致我想抱卻又抱不到的沈先生:
我羨慕那些和你在同一座城市的人,因為他們可以和你擦肩而過。
我羨慕那些在你身邊的朋友,因為他們可以和你一起吃飯,一起聊天。
我羨慕那些和你乘坐同一輛地鐵,同一輛出租,走同一條路,看同一處風景的人……
我甚至羨慕那個可能在洶涌的人潮中不小心踩了你一腳的人,因為他會和你說對不起,你會輕輕道聲沒關系。
一年365天,我去了上海出差8次、杭州5次、武漢6次、深圳10次、北京12次、卻只去了你身邊2次。
下班回家,朋友圈92條朋友更新,工作群43條未讀消息,待回復郵件12封,電話會議2個,你的短信1326條。
周末在家,1個人,1袋香瓜子,一共648顆,13顆是空的,混進來9顆白瓜子,還有1顆是苦的。
沈先生的回信:
昨天跟我爸去參加一個婚禮,他說臺上那個姑娘是他同事的女兒,今年28了,和新郎年齡相仿,彼此都是對方的初戀。
婚禮上插播了一段關于新郎新娘相愛的回憶錄。
初中兩人同校同年級不同班,初二上同一節體育課男孩打球的時候女孩在操場邊坐著,一見鐘情,在一起熱戀兩年。
高中考到一塊,還是不同班。被老師發現叫了家長,寫了保證書好好學習不談戀愛。倆人誰都沒退縮,手偷偷拉,吻偷偷接,地上半年轉地下戀兩年半。
大學異地了,兩人開始攢錢,想對方了就買火車票,別的情侶都手拉著手的時候,他倆也能有勇氣始終自己度過,所以沒有對方參與的孤獨時刻,異地戀四年。
畢業以后男孩兒留在大學所在城市賺錢,女孩兒出國讀研,異國戀兩年。
女孩兒回國了在家鄉工作,男孩還在上海,一邊努力工作想調回家鄉的分公司,一邊投簡歷給家那邊合適的公司,煎熬戀愛兩年半。
后來男孩升職了,申請調到了自己家所在城市的子公司,結束多年的異地異國戀,兩人同居一年,然后訂婚了,婚禮在訂婚后五個月。
片子放完,婚禮就是一片哭的海洋。
新郎摟著新娘拿著麥流著淚,結結巴巴的說:我今天就是想跟全世界證明,初戀異地戀異國戀誰說不能走到最后,我倆吵過架,但是都特別特別想身邊一直都是這個人,我和XXX從13歲到現在16年,我們終于終于他媽的結婚了。
記得我上大學時候的校友阿朱,她和她男朋友從高三開始就在一起,不過大學沒能在一個城市。兩人一南一北,高鐵四個小時火車十四個小時。
阿朱每次去北京,那個男孩都給她訂高鐵票,可他來西安就只坐火車硬座。阿朱總會噘著嘴說,“你別坐火車過來了,多累啊。”
男孩就一臉笑嘻嘻,“不累啊,見到你了就一點都不累,而且同樣的錢我可以多來看你幾次!”
當時阿朱想要平攤路費,男孩死活也不答應,“你的生活費還要買化妝品護膚品呢,我又不需要這些。”
四年里,兩個人的車票攢了厚厚幾疊。
有一次他們吵架,阿朱哭著在電話里說出了分手。男孩楞了,沉默了很久后,他說,“我還有個禮物想送給你,就當是最后的紀念吧,你一定要收下。”
阿朱紅著眼睛說,“好吧!”
過了幾個小時阿朱的手機就響了,快遞的電話。下樓后,快遞小哥對她說,“你的快遞在那兒,自己去拿吧”。
順著小哥指的方向,阿朱看到了他,眼睛還沒消腫又再次傾盆大雨。男孩走過來抱住她,頭埋進她的頸窩,可憐巴巴地說,“你說這個禮物會收的,不要騙人。”
后來阿朱從男孩朋友那里知道,他那天訂的機票用光了他半個月的生活費,回去吃了整整兩星期泡面。
畢業后,男孩放棄了北京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來到了阿朱的城市。兩個人一畢業就訂婚了,四年異地戀的辛苦沒有被辜負。
你看,愛你的人終將來到你身邊。就像那句話: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有人說,當你在餐廳看到一對情侶,平平淡淡地吃著飯,時不時的玩手機,不笑也不鬧,那么他們一定不是異地戀。
因為異地戀的情侶們,每次見面都是熱烈的,是全身心被對方占據的。他的視線離不開她,她的眼里藏不住笑意。
也有人說,異地戀就是所謂的,拿起手機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放下手機是全世界最孤獨的狗。
要我說啊,異地戀是睡覺從不靜音的理由,是見不到的時候,每天都很想睡你,見到的時候,想把睡不到的每一天都補回來。
是對你何止一次的喜歡,是振動最劇烈的床,是每次見完面就感覺下不了床,因為恨不得用盡所有的姿勢。
關于異地戀,韓寒也說過這么一段話:
談戀愛就該經歷一下異地戀,體會一下欣喜憂愁無從分享,歡笑落淚不能擁抱,隔著屏幕隔著電話隔著書信聯系直到你幾乎發瘋。
也只有這樣,在下一個擁抱,乃至白頭偕老,你才會學會感恩,學會珍惜,異地戀不只考驗著對方的耐心,更是考驗了自己的認真。
因為是你,我不在乎陪伴的形式。因為是你,我選擇強大自己來適應孤獨。因為是你,遙遙無期的等待都是甘之如飴的賭注。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