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占卜,必先起卦。
八卦有先天后天之分,起卦方法亦有先天起卦法與后天起卦法之別。
先天起卦法:常用的有報數起卦法、年月日時起卦法等。后天起卦法:常用的有銅錢搖卦法、物象+方位起卦法等。兩種方法都使用先天八卦數和后天八卦方位,都可用外應輔助斷卦,但卦象是主要的,外應是次要的。若卦象兇,外應也兇,主大兇;若卦象吉,外應兇,主總體是吉利的,但在辦事過程中,恐有不順,或犯小人等;若卦象兇而外應吉,主事體原本不順利,但在某些方面又顯現出好的跡象。
一、先天起卦法
先天起卦法是在未成卦之前,先求取卦數,由數而起卦。因先天八卦早于后天八卦,其時還沒有《周易》之書,故無《周易》卦爻辭的存在,但已經有了《周易》之理,需要用《周易》成書之前的易理斷卦。所以,用先天起卦法來預測事物之吉兇,往往只以卦的體用或卦象的生克比和推斷吉兇,一般不用《周易》本經的卦爻辭來推斷吉兇。
(一)報數起卦法。
1.報數方法。讓求測者報數前,放松思想,集中意念,心里默想所測之事,如求財、求官、測婚、測升學、測疾病等,然后從1-99之內,隨口報1-2個數字即可。
2.起卦方法。根據所報的兩個數字,用第一個數字除以八余數得上卦;第二個數字除以八余數得下卦。兩數字之和除以六余數得動爻。若所報之數小于八或六,則不用除,直接以該數算。若正好除盡,沒有余數,則直接按八或六算。
(二)年月日時起卦法。
年月日時起卦法,又叫時間起卦法,是根據求測者求測時間即年月日時的數來起卦的一種方法。基本步驟:
1.計數方法。
⑴年數以地支序數為數:即子年1、丑年2、寅年3、卯年4、辰年5、巳年6、午年7、未年8、申年9、酉年10、戌年11、亥年12。
⑵月數用農歷數:即正月寅1、二月卯2、三月辰3、四月巳4、五月午5、六月未6、七月申7、八月酉8、九月戌9、十月亥10、十一月子11、十二月丑12。
⑶日數也用農歷數:初一為1、初二為2、……二十九為29、三十為30。
⑷時數與年數一樣,以地支序數為數:即子時1、丑時2、寅時3、卯時4、辰時5、巳時6、午時7、未時8、申時9、酉時10、戌時11、亥時12。
(5)卦數取先天八卦數:乾1、兌2、離3、震4、巽5、坎6、艮7、坤8。
2.裝卦方法。
年支數、月數、日數之和,除以八余數為上卦,如被八整除,則以8數計算(下卦亦同);年支數、月數、日數加時數之和除以八余數為下卦。年支數、月數、日數、時數之和,除以六余數為動爻,如被六整除,則以6數計算。這樣本卦(也叫主卦)就裝好了。寫成公式:
上卦=(年支數+月數+日數)÷8的余數;
下卦=(年支數+月數+日數+時支數)÷8的余數;
動爻=(年支數+月數+日數+時支數)÷6的余數。
以上裝出的卦為本卦或主卦,它反映的是事物初始階段的信息或目前的情況。
3.確定變卦、體卦、用卦及互卦。
有動即有變,卦中動爻是確定變卦、體卦、用卦的主要標志。
⑴以動爻定變卦。變卦是由本卦經過某個爻的發動變化而得到的,反映的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最終結果。如:《乾》卦初爻動變,卦就變成《天風姤》。若多爻變亦然,余仿此。
⑵以動爻分體用。一卦有體用之分,無動爻的卦為體卦,有動爻的卦為用卦。體卦為自己,用卦為他人或所測之事。卦宜體克用,不宜用克體;宜用生體,不宜體生用。用克體不吉,體生用有損耗之患,體用比和則吉。
⑶互卦是由本卦中間的四個爻交錯組合而成的,反映的是事情發展的過程。具體來講,互卦就是指將本卦去掉上下兩爻(初爻和上爻),用中間的四個爻組成一個新的重卦。組合方法是:用本卦中的第三、四、五爻作為互卦的上卦,用本卦中的第二、三、四爻作為互卦的下卦。
(魏德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