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疝腹痛
方證 | 病機 | 辯證要點 | 治法 | 組成 |
大建中湯方證 | 寒實結聚,彌漫三焦 | 嘔吐不能飲食,由腹部至心胸陣發性痙攣性疼痛,不可觸近,可兼有手足逆冷,下利等,舌質淡有齒痕,苔薄白,脈沉伏等 | 溫陽建中,驅寒止痛 | 蜀椒(二合,去汗) 干姜(四兩) 人參(二兩)膠飴一升 |
赤丸 | 陽虛寒飲結聚,血脈阻滯不通,陰陽不相順接 | 腹滿痛,肢體厥冷,伴有寒飲上逆之惡心嘔吐心下悸動,舌淡齒痕。苔白膩,脈沉細而遲 | 回陽散寒,溫通降逆 | 茯苓(四兩) 半夏(四兩,洗,一方用桂) 烏頭(二兩,炮) 細辛(一兩)上四味,末之,納真朱為色,煉蜜丸如麻子大, |
當歸生姜羊肉湯方證 | 虛弱體質,內里虛寒,血脈不通 | 正虛失養,腹中冷痛,綿綿不休息,引及脅肋部,并伴有經脈拘急,手足冰涼 | 補虛驅寒,溫通養血 | 當歸(三兩) 生姜(五兩) 羊肉(一斤) |
大烏頭煎方證 | 陽虛陰盛,陰寒結聚,氣機閉塞 | 發作性的繞臍劇痛,伴有四肢逆冷,冷汗淋漓,,發作時脈象由弦緊變為沉緊 | 破沉寒痼冷,溫通經脈,緩急止痛 | 大烏頭,五枚,蜂蜜煎 |
烏頭桂枝湯方證 | 陽虛失展,血分滯澀,表里俱寒 | 大烏頭湯證得基礎上出現身痛,而且肢體麻木不仁 | 破沉寒痼冷,溫通表里 | 大烏頭,五枚,蜂蜜煎,合桂枝湯 |
大黃附子湯方證 | 寒飲內盛,水不化津。實邪雍滯 | 脅下偏疼,便秘腹痛,發熱,脈象緊弦,手足不溫,舌淡,苔厚膩 | 溫里散寒,通滯止痛 | 大黃(三兩) 附子(三枚,炮) 細辛(二兩) |
溫脾湯方證 | 陽氣不足,寒邪中阻,血脈不通 | 便秘腹痛,繞臍不止,肚臍下絞痛,手足欠溫,脈弦沉遲,苔白 | 溫陽通脈,和中緩急,攻下冷積 | 甘草 附子 人參 芒硝(各一兩) 當歸 干姜(各三兩) 大黃(五兩) |
10、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11、寒疝腹中痛,及脅痛里急者,當歸生姜羊肉湯主之。
12、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宜溫藥下之,以大黃附子湯。
13、寒氣厥逆,赤丸主之。
14、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15、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20、治腹痛,臍下絞結,繞臍不止,溫脾湯方。(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