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瓷板畫之所以綿延不衰,跟它深厚的藝術魅力是分不開的。瓷板畫具有瓷板平整光潔之美,便于陶藝家以瓷當紙,隨意揮毫,充分發揮作者的繪畫天才,充分展示瓷畫的審美意境。瓷板畫能夠透徹表現中國畫的神韻和意味,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審美習慣和審美趣味。其構圖、線條、色彩、意境,均吸收了傳統國畫的畫風,又烙上現代山水畫的印記。
印文是“珠山八友”作品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印文就是印章的文字,印文的鑒定主要看一點,即印文與作者的用印相符合,如發現該作者從未用過的印文,就值得懷疑。目前所見少數鉆牛角尖的人,往往在同一人不同畫作上印文出現少許差異時咬住不放,這是不對的。必須知道,瓷畫上的印文不是象紙畫那樣蓋上去的,而是畫上去的。俗稱“畫印”。印文的大小,筆畫的粗細,會因畫面的大小有所不同,印文的清晰度會受入窯燒制的影響。但印文的字體不會改變。
王大凡瓷板畫市場2009年拍賣價格僅僅幾十萬在2011年單屏的成 交價格飆升到了920萬元,兩年時間內拍賣成 交價格漲了近10倍,這次王大凡的四條屏人物瓷板拍出近千萬元的價格,給市場傳遞了一個信息,就是和王大凡同期的“珠山八友”等藝人的作品價格將普遍上漲。
瓷板背面的特征和墊物推斷瓷畫的真偽。瓷板背面常會遇到三種情況,一是背板有筋條紋,麻布紋和細條紋,也有無紋的。這多是燒制瓷板的工藝所形成的。豎燒者使用高嶺土撐條,燒成后敲掉撐條,成品板上留下筋條紋。平燒者則因墊燒物不同,形成麻布紋、細條紋或無紋。二是瓷板背面,有的白而潔凈,少見污染,有的是黑褐色的污垢,這是框架蓋板密封好壞形成的。三是框架背面有紙板之類的墊物,這是在瓷板與框架厚薄、大小尺寸出現差異,為了使瓷板不松動受損而放置的。有些人把瓷板背面無紋、潔凈、有墊物的瓷畫作品都論定新品,這并不科學,瓷板新老還是應從胎釉鑒定中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