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象征高雅傲霜、孤標亮潔隱逸者也。
陶淵明《和郭主簿》:“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白居易《詠菊》:“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梅花象征凌霜斗雪、不趨榮利、堅貞不渝。
陸游《梅花絕句》(之三):“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陸游《梅花絕句》(之二):“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荷花象征清潔無暇、出塵離染、高潔清白。
孟浩然《題大禹寺義公禪房》:“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
李白《古風·其十九》:“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蘭花象征質樸文靜、純真無邪、淡雅高潔。
劉灝:“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知有清芳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劉伯溫《蘭花》:“幽蘭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資簏施,我欲紉之充佩韋,裊裊獨立眾所非。”
茶花象征寧靜安詳、吉祥如意、佛光普照。
溫庭筠《海榴》:“海榴紅似火,先解報春風。葉亂裁箋,花宜插鬢紅。”
唐代詩人貫休《山茶花》:“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今朝一朵墮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
桂花象征吉祥美好、崇高貞潔、榮譽友好。
南朝詩人范云寫有“南中有八樹,繁華無四時。不識風霜苦,安知零落期。”
李清照《鷓鴣天·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水仙象征萬事如意、美好高尚、思戀想念。
清代吳懋謙《水仙花》:“姑射群真出水新,亭亭玉碗自凌塵。冰肌更有如仙骨,不學春風掩袖人。”
宋代姜特立詩云:“清香自信高群品,故與江梅相并時。”
海棠象征游子思鄉、珍惜思念、離愁別緒。
蘇軾寫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唐代鄭谷《蜀中賞海棠》:“濃淡芳春滿蜀鄉,半隨風雨斷鶯腸。浣花溪上堪惆悵,子美無心為發揚。”
月季象征愛情、真摯純結、儉樸真誠。
蘇東坡贊美道:“花落花開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牡丹最貴惟春晚,芍藥雖繁只夏初,惟有此花開不厭,一年常占四時春。”
宋·韓琦《月季》:“牡丹殊絕委春風,露菊蕭疏怨晚叢。何似此花榮艷足,四時常放淺深紅。”
杜鵑花象征繁榮吉祥、堅韌樂觀、忠誠思鄉。
《草花譜》有云“映山紅若生滿山頂,其年豐穩,人競采之。”
唐·施肩吾《杜鵑花詞》:“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丁寧莫遣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
玉蘭花象征真摯愛意、孤勇優雅、感恩純樸。
明·文征明《詠玉蘭》:“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清·趙執信《大風惜蘭花》:“如此高花白于雪,年年偏是斗風開。”
芍藥象征依依惜別、難舍難分、真誠不變。
宋·張镃《芍藥花二首》:“自古風流芍藥花,花嬌袍紫葉翻鴉。詩成舉向東風道,不愿旁人定等差。”
唐·韓愈《芍藥》:“浩態狂香昔末逢,紅燈爍爍綠盤龍。覺來獨對情驚恐,身在仙宮第幾重。”
臘梅象征堅忍頑強、忠實獨立、堅毅剛強。
李商隱《憶梅》:“定定住天涯,依依何物華。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宋人王十朋寫有:“蝶采花成蠟,還將蠟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