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絡年齡決定容貌?
《黃帝內經》曰:經絡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不僅如此,你的經絡多少歲,你的容顏就是多少歲。
因為“面子”與“里子”緊密相關,痘痘、色斑等都是經絡臟腑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骨骼、肌肉、一笑一顰,都與氣血息息相關,而與氣血關系最密切的莫過于經絡了。比如,皺紋的產生是胃經氣衰所致,因為胃經在臉上分布最長,管轄范圍最廣。
以下是經絡“衰老”發出的6個“求救信號”。如果你也開始擔心年齡問題,覺得精力不濟,臉色不佳,這酸那痛的話,檢查一下自己的身體有沒有以下6種反應,如果有,就說明經絡不通了,開始“衰老”了。
二、你的經絡多少歲?
經脈不利或阻滯不通,經脈循行部位可出現相應癥狀:
1、疼(痛)
經絡疼痛具有兩個特點:
一是在經脈循行線上的多個部位均可發生疼痛;
二是沿經脈循行線出現“牽引痛”,常見頭痛、頸肩痛、腰痛、膝關節痛等。以頭痛為例,兩側頭痛是膽經不通暢;前額痛在胃經;頭頂痛與肝經密切相關;后腦勺疼痛則是膀胱經的問題。
2、冷
好發于膝關節、后背、胃脘。穿露臍裝的人,腹部容易著涼出現冷痛;經絡不通的人,后背最容易怕冷。
3、熱
如心經不暢出現心煩,手三陰不暢出現手心發熱等,還會導致痤瘡,甚至面部烘熱等癥狀。
4、麻木
最常見于手足、舌頭。
手臂麻木多和頸椎部位經絡不暢有關系,常見于伏案工作者;
足部麻木和腰椎部位經絡不暢有關,多見于久坐人群;
舌頭麻木和腦部的經絡不暢有關,多發于有高血壓、冠心病的老年人。
5、酸
人體肌肉容易出現酸痛,多見于平時缺乏運動的人。
感冒初期也容易出現酸痛,這和太陽經不通暢有關。
6、腫脹
下肢腫脹和足三陰經有關,多發于站立工作的人群;
腹部、腰部腫脹和腎、心的慢性病有關,多發于中老年人。
如果上面的6點你占的很少甚至沒有,那你很可能實現“逆生長”,有點小病小痛也康復得快。
如果你符合的太多,也不要緊。聰明的古人早已把方法準備好了,就等著你的決心和毅力。
三、升溫是疏通經絡最有效的方法
身體內寒濕重時,就如面對一塊因冷而凍住的土地,你用按摩和針刺的方法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只有“大地”回暖,河流化冰,土地解凍,河流才會通暢,土地才會松軟、透氣。
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只要身體內寒濕重,身體內所有的管道就會因冷而收縮,身體內的肌肉、組織也會遇冷而板結。這時推拿、按摩等治療方法對治療各種疾病效果甚微,而且只能暫時緩解。遇到這類情況時,就要學會為身體升溫、排寒濕。
艾灸排寒濕,滲透力直達瘀堵部位。艾灸的溫熱作用就是“松土”的利器,灸火循經,灸的藥性也是順著經絡直達病灶。艾灸所產生的熱量是一種短紅外波,其滲透能力是一般遠紅外波的3-4倍。艾灸的終極目的也是疏通經絡。艾灸用陽氣滋潤虛弱的臟腑,氣血充足了,經絡自通。
四、灸此三穴,乃通經絡美容最簡之法
早上起床時,人睡了一個晚上,各經絡、血液運行都處在一個平緩的狀態,如果是一躍而起,血液運行會跟不上,這時簡單灸下3個穴位,可以輕松打通經絡,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
1、合谷穴
《四總穴歌》中“面口合谷收”,說明了合谷穴具有統治面口五官一切疾患的功能。能養顏美容,還可預防緩解牙齦疼痛、眼睛疲勞、喉嚨疼痛、耳鳴、面部神經麻痹、頭痛、鼻出血等。
2、內關穴
心主神,其華在面,所以女人養顏首先要養心。內關穴就是美人穴!養心穴!它是八脈交會穴之一,能打開人體內在機關,有補益氣血、安神養顏之功。艾灸此穴還可預防緩解如胸悶、心慌、心絞痛等心腦血管疾病。
3、足三里
該穴位主管脾胃,脾胃不好的人易容顏憔悴、面色無華。要想氣色好,必灸足三里。
早晨起來艾灸這3穴,讓頭部、胸部、腿部的經絡都得到刺激,讓血液自由通行,如此可以更好地通經絡。
五、多梳頭,勤運動,食絲瓜
1、梳頭促進血循環
用木梳從額頭前至枕后,從兩側的顳部至頭頂進行“梳頭”,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頭為最佳。人體各條經絡都匯聚于頭部,梳頭時要經過百會、印堂近50個穴位,對這些穴位進行刺激,可以促進頭部血流,疏通經絡。
2、打坐練瑜伽疏通經絡
例如:坐時,屈左腿,將左腳的腳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溝處,雙手放在左膝蓋上,輕柔地做上下彈性運動數次,使之接觸地面;然后換右腳,有助于活動人體多處韌帶,保持經絡暢通。
3、食療引導經絡
比如老絲瓜筋絡貫穿,類似人體經絡。借老絲瓜氣來導引人體經絡,使氣血通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