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31)是世界無煙日,2018年世界無煙日宣傳的主題是“煙草和心臟病”,大家都知道,心血管疾病是危及糖友生命最主要的原因,然而,平時我們更多強調的是心腦血管疾病治療ABC(抗血小板、降壓、降脂),卻忽視了一個不僅有效而且能節省開銷的生活方式干預手段,這就是遠離煙草(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的煙草接觸)。
全球煙草流行每年導致700多萬人死亡,這其中有近90萬非吸煙者是因吸入二手煙而失去生命。
在全球疾病奪命排行榜單上,如果把心血管、腦血管、外周血管等各類血管疾病合而為一的話,無疑將高居榜首,把其他疾病遠遠甩在身后。而煙草會損害全身的各類血管,是冠心病、中風、外周血管疾病等血管疾患的重要危險因素。研究顯示,即使吸煙者每天吸煙不到5支,其患冠心病的風險也會顯著升高。心血管疾病也是二手煙導致死亡最重要的原因,超過87%的人死于缺血性心臟病。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面臨著比非糖尿病人群更高的心臟病、卒中、外周動脈疾病、糖尿病足等可怕疾患的發生風險,因此,遠離煙草更加必要。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內壁往往不光滑,血液粘稠度大,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本來就容易發生血管堵塞。吸煙使得血管進一步收縮,容易造成大大小小的血栓堵塞血管,進而導致腦卒中、心絞痛、心肌梗死及下肢缺血甚至壞死等危險病癥出現。吸煙還可引起血糖升高或波動,同時降低胰島素敏感性,使得血糖更不容易控制。此外,還會損害糖尿病患者的呼吸道及胃黏膜,增加血液粘稠度,引發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同時使得末梢血管循環不暢,增加末梢神經炎、脈管炎、足部潰瘍等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戒煙,且要堅持不吸煙。
事實證明,在一切室內公共場所及工作場所實施全面無煙法律可顯著降低因心臟病入院的人數。然而,無煙法律能夠得到支持和有效實施的關鍵在于,讓公眾充分認識二手煙的危害。除了媒體,衛生系統的各級單位及專家具有更強的能力和公信力,向公眾、患者宣傳煙草使用及二手煙的健康危害或許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