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二數學聯賽一等獎
昨天由數學老師告知得了初二聯賽一等獎。班上總共5人參加初二聯賽決賽,全部獲獎,其中3人一等獎。四川初中數學聯賽初二為省級,初三為全國聯賽,同一時間決賽(不能同考)。目前數學競賽獎不能在中考加分,但全國聯賽一等獎份量還是比較重,4,7,9理科實驗班會給初三聯賽一等獎的降分錄取。初中數學競賽和學科本身關系緊密,我們的最大目的就是提高數學綜合能力,為直升,為中考,為高考做輔助,班上數學前幾名的都在上超班,這次競賽也都有斬獲。
2,希望杯全國三等獎以上(北京統計,還未公布)。
不管是幾等獎,這個競賽主要是練兵,多見題型。希望杯是初中階段除去聯賽而外最重要的一個數學競賽,目前已經是23屆(小學是第10屆),初賽,決賽的題型都非常經典,靈活(有英文題)。各地中考B卷題經常出現希望杯賽原題。
3,少奧賽選拔賽金獎。
少奧賽和世奧賽在中國舉辦有3,4年時間,賽制和操作模式基本相同。各地聯辦機構在每年年底舉行初賽和決賽(還有夏季聯賽,精英賽那些就搞不懂了,也沒意義)。參賽人數還是比較多,多為練手,因為獎項含金量弱。少奧賽本屆成都市小學初中總共有3千多人參賽,考試組織很規范,題型難度適中,題型活,高分很難。設獎很少,初二組金獎總共7名,第一是育才網班同學獲得。成都區決賽金銀銅獎可以參加北京全國總決賽,交5千元左右(機票住宿等費用),大部分得獎的都沒去。
刀刀在小學是一無所獲的,最好成績就是進入華賽決賽(50多分)無獎,希望杯決賽(51分)無獎。進入嘉祥后兩次超班考試都沒考上,初一下期才勉強考上,緊跟著的華賽(初一組),聯賽都一無斬獲。競賽對我們來說遙不可及,甚至恐懼競賽。
初一上末開始我們和刀刀做了一次重要調整,在周末加了一節培優(主抓B卷)。進而在第三次超班考試中進入了超班。利用班級,培優班,超班三位一體,經過一年的整合,在年底開始參加了三項賽事,目前看來都有斬獲,雖然這些競賽獎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但是給刀刀增強了在數學學科的信心,使他的數學成績排在了班上前幾名,并以此為軸心,利用信心擴展其他學科,綜合成績相對入學(補錄)取得了重大進步。
1,班級教學是最基礎,最重要,學時最多的,塔基有多壯大,決定塔尖能立多高。嘉祥的數學教學和考試都偏難,整個教學規范系統,非常嚴格。
2,培優班我們選的羅老師,講的很踏實,超前教學,每個章節都弄得很細,中考B卷題做了大量訓練。
3,超班,7系學校都有這個設置,超前教學和競賽,超1,2,3,4分班,通過三次選拔進入,根據成績分層教學,越靠前的越講的快,難。施教老師都是年級組最得力老師,統一教案。基礎不牢實,會開飛機,刀刀最初一半都聽不懂,有了培優班的輔助,逐漸跟上。
我們最開始是最反對補課的,刀刀也反對,但是試一試的態度,堅持了下來,卻打開了一扇門,嘗到了甜頭。當然這是個人經驗,不適合每個同學,因為情況不同,適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