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痛風,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但即便是一些痛風患者,也可能并不十分了解這種疾病,甚至還有一些人連聽都沒有聽說過痛風。由于對痛風的知識過于缺乏,因此很多人都沒能提早發現痛風的癥狀。如果能夠在發病初期就及時對痛風進行治療,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痛風給我們帶來的傷害。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些痛風的初期癥狀以及相關情況,供大家參考。
1、痛風的癥狀:高尿酸
如果是高尿酸血癥病人,很容易出現關節突發疼痛的現象,通過這一癥狀基本可以斷定為痛風急性發病,第一次發病多出現在晚上。早期表現有:
1、一般帶有畏寒、發熱、白細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全身表現。
2、單關節紅、腫、熱、痛且有活動障礙,多累及拇趾,有時也表現在跖、膝、指、腕和肘關節。
3、發病連續幾天甚至數周,之后會自行得到緩解。
2、痛風癥狀:劇痛、紅腫
通常痛風的發病時間是下半夜,腳踝關節或腳趾,手臂、手指關節處疼痛、腫脹、發紅,并伴有劇烈疼痛。通常為單側痛,不是對稱疼痛,關節對稱痛為關節炎,這一點很容易被人誤認為是痛風。
3、痛風的癥狀:痛風結石、腎衰
尿酸超標連續5年就可能誘發疼痛,人的身體內部已經開始有結晶,初始時好時壞就是界限,好的時候就沒結晶,有問題的時候就有結晶,結晶不間斷壯大即為結石,結石在腎內就是腎結石。通常皮肉內的結石可以導致骨變形,腎結石最終會導致腎衰而死亡。
如果出現以上癥狀的話,很可能就是已經出現了痛風這個問題,要是癥狀加劇的話,就需要及時到醫院接受醫生的治療。
痛風重男輕女。約95%的痛風出現在男性當中,女性僅占5%,男女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是女性人體內部的雌激素能促使尿酸的排泄,并有抑止關節炎發病的作用,其次是男性相較于女性來說,參與的社會活動更多,飲酒、攝入高嘌呤食品的量更大。
以下方法也可以視為痛風病患日常的保健之道。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多吃能夠降尿酸的食品:
1、維持適當體重
將自己的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對于痛風病人來講是特別有必要的,特別是肥胖的病人應當盡快將自己的體重減下來,平時的飲食當中還要注意避免對于動物性脂肪的攝取,以免影響身體正常的尿酸代謝。
身體肥胖者痛風的發作率比較高,據報道,痛風患者中60%-70%是肥胖型,中老年當中的男性肥胖者更易患上痛風。
2、避免喝酒
酒精在人的身體內部會代謝為乳酸,從而影響腎臟的尿酸排泄,同時酒精自身會促使ATP分解形成尿酸,故痛風患者須禁酒,特別是啤酒最容易引起痛風的發病,應絕對禁止啤酒的攝入。想要喝酒時可飲適量紅酒。咖啡及茶則不用過多限制數量,多飲水可以促使尿酸的排泄,同時還可以避免尿路結石的形成。
3、高堿性食物
有利于中和尿酸,促進尿酸排泄。像冬瓜、海帶、白菜、芹菜、黃瓜、番茄、蘋果、西瓜、等都屬于高堿性食物,平時可以多吃。
另外還有一些藥食兩用的食物,如菊苣、梔子、玉米須、桑葉、葛根、百合等,例如菊苣梔子酵菌,既能普通食用,又能利尿、促進尿酸排泄,從而達到降低尿酸的作用,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高尿酸患者很有好處。
這些藥食兩用的食物單純的靠泡水或者熬著等方式食用效果并不明顯,想要達到快速降尿酸的效果,最好還是把它們發酵了再食用。經過發酵后的食材,有效成分含量更多,活性更高,也更利于人體吸收,降尿酸的效果比喝幾個月的茶水汁更明顯。
4、適當運動
鍛煉時需要逐漸增加運動量,不可過度。禁止劇烈鍛煉如踢足球、快跑、滑冰、游泳、登山等。劇烈活動使人體內部乳酸形成過多,使尿酸增高,導致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病。
5、養成每日喝水的習慣
喝水時間也是特別講究的,不要在飯前半小時內和飽食后立即飲大量的水,這樣會影響食欲和沖淡胃液。喝水的最佳時間是兩餐之間及夜晚和早上;夜晚是指在晚餐后45分鐘至睡覺之前這一段時間,早晨是指在起床后早餐前30分鐘。
6、限制嘌呤攝取。
嘌呤是細胞核中的一種成分,只要含有細胞的食品就含有嘌呤,動物性食物中嘌呤含量較多(內臟、骨髓、海味、發酵食品、豆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