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即使來自宇宙極深遠處的光線也從來不受任何形狀干擾,所以宇宙很可能是平坦無垠的,不過就此下結論還為時尚早,因為沒多久NASA就通過威爾金森各向異性探測探測出宇宙存在0.4%的曲率。
也就是說只是在有2萬億個星系的科學家認為的可觀測宇宙內它是平坦的,而這僅僅是宇宙的很小一段,所以才讓我們無法發現這個曲率對于光的干擾,隨后科學家們根據光線的曲率,通過在圖上繪制不同的紅移和已知星系的距離,從而得出極遠星系更為準確的距離,并計算出真實宇宙的半徑可能至少是可觀測宇宙的250倍,體積更是驚人的1500萬倍,由此推算,宇宙的實際直徑應該達到了。
在宇宙面前地球實在太渺小,我們不是太陽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甚至連太陽系也遠非銀河系的中心,而宇宙中有不知多少個銀河系,千百年來,人類仰望星空多是憑借肉眼,近代以來,我們開始使用探測器、相機甚至射電天波,由此收集并分析那些在宇宙中已經散播了數十億年乃至上百億年之久的電磁波,并得出結論。
僅是宇宙半徑的測算就需要通過借助哈勃望遠鏡,并配合不同觀測距離的測量工具,運用三角視差、宇宙標準燭光、超新星亮度、星系紅移、宇宙微波背景等測算方法,一步一個階段的分批測算,再從紛繁的數據中得出了一個較為準確的數字。
雖然古之學者就說過,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但我們的探索一刻都未曾停止,連續飛行了22.4億公里的飛行器旅行者一號是目前持續時間最長飛得最遠的人類探測器,它表面上裝有10億年都不會腐壞的鍍金銅質磁盤唱片,里面刻錄了人類的音樂和地球的五十五種語言的問候,雖然已經漂泊了40年,動能幾乎枯竭,但是2025年后將成為流浪者的它還會遨游在茫茫宇宙為我們尋找宇宙的朋友。
關于宇宙未來存在的兩種狀態,其一,多元宇宙之說,即奇點不止一個,多宇宙爆發存在可能,而膨脹的宇宙就好比生長的胚胎,外部世界可能是我們還未知的母體宇宙,第二,宇宙輪回之說,有學家認為奇點是蘊含能量的白洞,當宇宙物質被黑洞吞噬到一定極限,就會通過奇點這個白洞噴發而出,循環往復。
如果你問高一的孩子宇宙有多大,他可能會回答你,宇宙不大,給你一張紙連續對折103次,它的厚度就已經超過已知的宇宙了,因為就算是1毫米的紙的103次冪也有1071918315576光年了,這是高一的指數函數里講過的。
宇宙有多大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哲人莊子就說得很清楚,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人類雖然很可能在存續期間無法到達宇宙盡頭,但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們的后輩還是會一往無前。